「華泰固收|張繼強團隊」油價取代供給擾動,助推通脹下行——2020年2月通脹數據點評

張繼強 S0570518110002

研究員

蘆 哲 S0570518120004 研究員

張大為 S0570119080165 聯繫人

報告發布時間: 2020年03月10日

摘 要

核心觀點

2月CPI同比5.2%,回落0.2個百分點,PPI同比-0.4%,回落0.5個百分點。CPI如期回落,但幅度低於市場預期,主因食品端漲幅仍大,疫情導致生鮮產品供應不暢。而非食品價格表現偏弱,也或打破市場對持續通脹壓力的擔憂。我們認為疫情不改通脹全年下行趨勢,沙特打響石油價格戰可能造成PPI短期深跌、助推CPI下行。對貨幣政策而言,通脹的偏負面約束淡化,穩增長是重中之重,疫情向全球擴散後還需要提防外需衝擊。但疫情是中短期事件衝擊,央行需要平衡中長期與短期目標,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預計更多采取定向措施助力疫情防控。

2月CPI小幅回落,非食品偏弱打消通脹擔憂

2月CPI同比5.2%,回落0.2個百分點,環比0.8%。核心CPI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CPI如期回落,與春節錯期、翹尾值走低有關,但回落幅度低於預期,主要是食品端漲幅仍大,同比21.9%,環比4.3%,源於疫情導致生鮮產品供應不暢,豬肉短缺問題也仍待緩解。而非食品價格表現偏弱,同比0.9%,環比-0.2%。尤其交通和通信分項較弱,醫療保健也並未出過度漲價。供給約束不及需求乏力,也或打破市場對持續通脹壓力的擔憂。

2月PPI重返通縮,下游復工慢導致上游累庫

2月PPI同比-0.4%,回落0.5個百分點,環比-0.5%。其中,生產資料同比-1%,環比-0.7%。疫情擴散引發全球原油需求走弱的擔憂,石油化工產業鏈價格走低。建築業復工進度較慢,黑色、建材等庫存積壓引致跌價壓力。環比漲價的僅有木材紙漿和農副產品類。生活資料同比1.4%,環比持平。必選與可選消費品價格漲跌分化,一般日用品環比0.1%,耐用品環比-0.2%。疫情期間日用品的囤貨需求提升,但居民消費支出意願偏弱,商場停業、人員封閉式管理也造成消費需求被動收縮,可選消費品價格承壓。

疫情不改CPI下行走勢

我們認為,1月是全年CPI高點,疫情不改通脹向下趨勢。上半年食品端仍因豬價約束維持高位,非食品端受油價的下拉作用明顯。下半年食品端將因豬價拖累較快走低,非食品端可能因居民收入放緩而承壓,CPI下行節奏將加快。四個季度CPI同比中樞分別為5.2%、4.7%、3.8%、2.2%。蟲害引發主糧減產是今年CPI的潛在風險。

石油價格戰或造成PPI深跌

我們認為,PPI短期繼續下探的壓力較大,沙特石油價格戰是主導因素。短期內,石油化工產業鏈價格或大幅走低,其他工業品也因能源、運輸價格走弱而存在成本端壓降空間,測算3、4月PPI受油價拖累分別約1.5、4個百分點。國內逆週期擴基建有望提振上游黑色、建材等工業品價格,但PPI反彈受到外需壓制與成本端油價約束。預計PPI全年中樞有所下移。

市場啟示:通脹約束淡化,關注疫情發展

通脹對貨幣政策的偏負面約束淡化,並非當下主要矛盾。預計年內CPI高點已過,豬肉引發的通脹表象將逐步消退,而疫情導致的局部物價上漲具有臨時性,供給端將隨企業復工逐步恢復,但需求可能面臨內外雙重壓力。此外,油價也將進一步拖累CPI。2020年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穩增長成為重中之重,突發的新冠疫情無疑加大了穩增長壓力,疫情向全球擴散後還需要提防外需衝擊。但目前而言,疫情仍是中短期事件衝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預計央行更多采取定向措施助力疫情防控。若疫情能夠較快平息,貨幣政策則可能重回“小步慢跑”路徑當中。

風險提示:外需收縮超預期、油價走勢不確定性較大。

2月通脹概覽

2月CPI同比5.2%,市場預期4.9%,前值5.4%;環比0.8%。

2月PPI同比-0.4%,市場預期-0.3%,前值0.1 %;環比-0.5%。

(市場預期為Wind一致預期)

2月CPI小幅回落,非食品偏弱打消通脹擔憂

2月CPI同比5.2%,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翹尾因素約2.9%。CPI環比0.8%,環比回落且低於歷史同期水平(過去5年均值1%)。核心CPI同比1%,回落0.5個百分點。當月CPI如期回落,與春節錯期、翹尾值走低有關,但回落幅度低於預期,主要是食品端漲幅仍偏大,疫情導致生鮮產品供應不暢。非食品價格表現偏弱,供給約束不及需求乏力,這也或打破市場對持續通脹壓力的擔憂。

分項來看:

2月CPI食品同比21.9%,走高1.3個百分點,環比4.3%(過去5年均值3.3%)。

節後CPI食品本應季節性回落,但疫情導致今年春節被動拉長,生鮮供應因農工不足、物流不暢仍然偏緊,食品端價格漲幅仍相對偏高。其中,鮮菜與豬肉價格環比分別9.5%、9.3%漲幅較大,蛋類環比-5.8%跌幅較大。蔬菜貯存週期短,供求矛盾突出,而豬肉短缺問題尚待緩解,主銷區漲價壓力較大。禽蛋價格反而存在供給過剩壓力。去年禽蛋利潤隨豬價推高,提振補欄熱情,而禽蛋生產週期短,去年11月以來供給增加推動價格不斷走低。據北京新發地,2019年肉雞與蛋雞的孵化量到達到了歷史高點。

2月CPI非食品同比0.9%,回落0.7個百分點,環比-0.2%(過去5年均值0.3%)。其中,除衣著之外,其他分項均弱於歷史2月均值,尤其交通和通信分項偏弱,醫療保健分項也並未出現價格過度上漲。此前,市場普遍擔憂非食品因復工不配套與物流因素出現供給約束,價格過度上漲。但目前看,漲價的可能只是極少數類別,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尤其線下娛樂、旅遊、交通運輸等服務類需求低迷,而供給相對剛性,價格向下壓力較大。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2月PPI重返通縮,下游復工慢導致上游累庫

2月PPI同比-0.4%,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翹尾因素約0.1%。環比-0.5%。

分項來看:

2月PPI生產資料同比-1%,環比-0.7%。其中,採掘、原材料、加工工業環比分別為-2.3%、-1.3%、-0.3%。上游產品中,能源、化工環比分別-0.7%、-0.5%,1月下旬國內疫情擴散引發全球原油需求走弱的擔憂,石油產業鏈價格走低。黑色、建材價格環比分別-0.4、-0.2%。建築業受返工不足約束較大,復工進度慢於上游材料生產,庫存積壓引致跌價壓力。2月份水泥庫容比超過70%,創2016年以來新高,主流貿易商鋼材成交量環比下滑約63%。環比上漲的僅有木材紙漿類和農副產品類,前者主因廢紙回收量不足所致,後者仍是成本端漲價帶動。

2月PPI生活資料同比1.4%,環比持平。必選與可選消費品價格漲跌分化,一般日用品環比0.1%,耐用品環比-0.2%。疫情期間日用品的囤貨需求提升,但居民消費支出意願偏弱,商場停業、人員封閉式管理也造成消費需求被動收縮,可選消費品價格承壓。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疫情不改CPI下行走勢

我們認為,1月是全年CPI高點,疫情不改通脹向下趨勢。上半年食品端仍因豬價約束維持高位,非食品端油價的下拉作用明顯。下半年食品端將因豬價拖累較快走低,非食品端可能因居民收入放緩而承壓,CPI下行節奏將加快。四個季度CPI同比中樞分別為5.2%、4.7%、3.8%、2.2%。蟲害引發主糧減產是今年CPI的潛在風險。

食品端,豬週期還是主導因素,禽蛋供給或存在階段性擾動,主糧價格需關注蟲害風險。

首先,由於豬肉價格在CPI中權重提高、在目前CPI漲幅中貢獻度高,仍主導CPI食品端走勢。截至今年1月,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4個月同比降幅收窄。我們預計上半年豬價還處在築頂過程,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增加而較快回落。其次,疫情導致飼料短缺、肉雞滯銷,部分種雞場停孵,預計禽蛋或在4月左右出現暫時性漲價壓力,但難以改變CPI走勢。最後,沙漠蝗災、草地貪夜蛾是主糧價格潛在隱患。據農業部,沙漠蝗災侵入我國的概率較小,不對國內糧價造成直接影響,但風險仍需警惕。草地貪夜蛾捲土重來壓力較大,農業部印發《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指出今年蟲源基數大、北遷時間提前、發生面積擴大,預測有重發態勢。蟲害引發主糧減產是今年CPI食品端的潛在風險。

非食品端,局部供給壓力逐步緩解,油價下拉作用明顯,下半年可能需求收縮物價承壓。隨著製造業、物流運輸業復工有序推進,局部供給矛盾正逐步緩解。而油價大幅下挫,交通分項對CPI的下拉作用明顯。下半年隨著中小企業壓力向居民收入端傳導,消費需求可能收縮,非食品端的可選消費與服務價格仍有向下壓力。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石油價格戰或造成PPI深跌

我們認為,PPI短期繼續下探的壓力較大,沙特石油價格戰是主導因素。國內逆週期擴基建有望提振上游黑色、建材等工業品價格,但PPI反彈受到外需壓制與成本端油價約束,測算3、4月PPI受油價拖累分別約1.5、4個百分點,預計PPI全年中樞有所下移。

短期內,上下游復工節奏錯位,導致原材料累庫,價格出現向下壓力。上游原材料生產多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用工約束較小,復工進度快。下游需求端的製造業、建築業多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復工進度較慢。因此存在原材料累庫與跌價壓力,2月份PPI已有所體現,預計復工錯位在4月基本緩解。

逆週期擴基建有望前置加力,提振工業品價格。疫情對經濟衝擊與政策逆週期訴求成正比,年初經濟“挖坑”已無法逃避,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GDP翻番目標,財政將前置發力,基建投資有望在3-4月隨著施工條件具備而逐步提速,對PPI有提振作用。

海外疫情擴散,外需前景不樂觀,拖累全年PPI中樞。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了積極成效,而海外疫情卻開始加速演繹,所及之處也或打斷經濟正常運轉秩序。考慮到海外政策空間和後手並不充足,本輪全球弱復甦的前景變得黯淡,外需乏力或拖累全年PPI中樞。

沙特開展石油價格戰,全球油價斷崖式下挫,短期將造成工業品價格深跌。3月6日,歐佩克和俄羅斯未達成一致減產協議,3月9日,沙特放出增產信號打響“價格戰”,布倫特油價一週內從每桶50美元跌至30美元左右。新冠疫情以來,油價經歷從需求端拖累,轉變為目前供求兩端壓制,後續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大,或呈現低區間、高波動特徵,沙特、俄羅斯、美國三方博弈將主導近期油價變動。短期內,石油化工產業鏈價格或大幅走低,其他工業品也因能源、運輸價格走弱而存在成本端壓降空間。根據我們測算,領先1個月的布倫特油價對PPI彈性約10%,預計拖累3、4月PPI分別達1.5、4個百分點。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市場啟示:通脹約束淡化,關注疫情發展

通脹對貨幣政策的偏負面約束淡化,並非當下主要矛盾。預計年內CPI高點已過,豬肉引發的通脹表象將逐步消退,而疫情導致的局部物價上漲具有臨時性,供給端將隨企業復工逐步恢復,但需求可能面臨內外雙重壓力。此外,油價也將進一步拖累CPI走低。

2020年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GDP翻番目標,穩增長成為重中之重,而突發的新冠疫情無疑加大了穩增長壓力。2019Q4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貨幣政策要“守正創新,勇於擔當”,政治局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當前的宏觀形勢對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和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向全球擴散後需要提防外需衝擊。2月底以來國內疫情持續好轉,但海外卻呈現擴散之勢,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從外需角度進一步拖累國內經濟增長,這是二季度面臨的最大隱患。一旦外需收縮之勢超出預期,貨幣政策面臨的壓力會更大,寬鬆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美聯儲率先“非常規”降息50BP,有助於減輕貨幣政策的外部約束,打開政策空間。不過,國內疫情相對海外更加可控,央行貨幣政策仍是以我為主、以內為主。

疫情的發展演變是重要變量,或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可能隨著時間非線性提升,需要關注全球產業鏈、房地產與債務風險、就業壓力等“次生”風險。目前而言,疫情仍是中短期事件衝擊,央行需要平衡中長期與短期目標,避免房地產調整和宏觀穩槓桿政策前功盡棄,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預計更多采取定向措施助力疫情防控。若疫情能夠較快平息,貨幣政策則可能重回“小步慢跑”路徑當中。

風險提示

1.外需收縮超預期。如果海外疫情造成外需收縮超預期,貨幣政策寬鬆壓力將加大。

2.油價走勢不確定較大。

沙特打響石油“價格戰”引發油價暴跌,後續油價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大,對通脹影響影響較大。

本材料所載觀點源自03月10日發佈的研報《油價取代供給擾動,助推通脹下行——2020年2月通脹數據點評》,對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請以上述研報為準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華泰固收 · 張繼強團隊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油价取代供给扰动,助推通胀下行——2020年2月通胀数据点评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體會、經驗與教訓,

願我們一起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