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江寨紀行

出鳳凰縣城往西,車行約半小時,迎面即到鳳凰有名的苗寨——山江。

去的那天正逢臘月趕場,街上人山人海,車開不進鎮,我們在對歌臺就下了車。對歌臺約有半畝面積,地方就在公路旁,只踏五級石階就可上去。坪臺四周植著綠樹,中間立有一高大石碑,上書“苗歌臺”幾個大字。右後角還立有一小亭子,顯得典雅秀氣。左後角則有一株數百年的古松柏樹,約有二三人合抱粗。山江鎮的一位老人指點給我們說:“這就是剝皮樹!”


山江寨紀行

這就是剝皮樹


為啥叫剝皮樹?原來,6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龍天勝的裁縫,在這顆樹上曾被苗王龍雲飛下令活活剝了皮。龍雲飛為什麼要剝龍天勝的皮?其緣由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其弟媳吳妹者在丈夫患癲狂死後,年輕守寡,暗中與裁縫龍天勝私通,其私情暴露後,龍雲飛命人將吳妹者槍殺了。同時,另將龍天勝押至這棵古樹旁,用酒灌醉,然後將其兩手兩腳釘在樹上,殘忍地將他的皮剝了,並製成一條血鞭,還懸掛在龍家大院門樓下,以正家風。其二是說吳妹者勾通龍天勝,用毒藥害死了龍雲飛的胞弟龍滕甲,並且買通了一個排長欲暗殺龍雲飛。龍雲飛派人將吳妹者綁石頭丟下天坑,而將龍天勝活活剝皮處死。這棵剝皮樹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裡,還作為“階級鬥爭”的典型見證物,經常供人參觀受過“教育”。

無論是何緣由,從這次的剝皮事件可以看出,龍雲飛的性格確實頗為殘忍。但此人的歷史經歷比較複雜,人們對他的評價保貶也頗有爭議。小時的龍雲飛讀書發憤,志向高遠。他又是苗守備龍跛子的兒子,家裡條件比較好。辛亥革命爆發後,他積極響應革命,曾參加光復軍攻打過鳳凰城,起義失敗後流亡到辰沅一帶,當過縴夫又參加了青紅幫,不久率苗民武裝投入到湘西鎮守使田應詔的麾下,在湘西討袁護法軍裡當了一名團長。陳渠珍任湘西統領後,龍雲飛繼續受重用,當過鳳、麻、辰、瀘的警備司令。1936年,陳渠珍因革屯事件爆發,被湖南省主席何鍵排斥下臺,去了長沙。龍雲飛不久亦被解甲歸田回了山江。


山江寨紀行

龍雲飛的舊宅


1937年,龍雲飛暗中與CC派骨幹張炯等國民黨元老聯繫,在鳳凰組織“湘西革屯抗日救國軍”,與永綏吳恆良、隆子雍、梁明元等義軍相配合,並圍困鳳凰縣城要挾南京政府,迫使何鍵調離了湖南。接著,張治中入主湘政,湘西革屯抗日救國軍均被收編,龍雲飛出任了暫六師師長。他率部開赴前線,在株州戰役中打敗過日軍,受到過嘉獎。株州戰役結束後,蔣介石排除異己,下令改編了暫六師,龍雲飛被調任第九戰區長官司令部任少將參議,從此失了兵權。他隨即請了長假閒住在沅陵。直到1949年春又返回山江。該年冬,解放軍過境去四川,龍雲飛將部隊撤至毛都塘,還幫助籌集過糧草,維持過治安。但解放軍走後,龍雲飛受國民黨特務陳靖熊的盎惑煸動,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遂拒絕了縣人民政府的多次規勸,並糾集三千餘土匪悍然向得勝營、阿拉營兩地發動進攻,企圖攻佔鳳凰縣城。


解放軍417團打退了土匪的進攻,搶佔了龍雲飛的老巢總兵營。龍雲飛率殘部進入深山藏了起來。此時,湘西軍區黨委又通過陳渠珍寫信做龍雲飛的工作,勸其投誠,但龍雲飛與其兒子龍膏如等商議後,仍拒絕了規勸。1951年元月20日,剿匪部隊組織萬人搜山,龍雲飛躲在都裡鄉暴木村山上無處可逃。走投無路之際,他拔槍朝自己肚腹連開了6槍。死後其頭顱被割下,在鳳凰古城樓上還懸掛了數日。

龍雲飛死時65歲。他的一生留給了人們很多的思索。假如他在晚年能聽從人民政府的勸告接受投誠,他也許就不會落入這樣自絕的結果。


山江寨紀行


往事已了,山江寨的風貌卻依然如舊。從對歌臺往前走去,便可見另一種風景:那滿山的綠樹,那黃土壘成的苗家寨子,那古色古香的集鎮建築,那穿戴著各種銀飾服裝的苗胞們,看起來都如詩如畫。只有背後半山腰龍雲飛昔日的保家樓大院故居,深透著幾分破敗和蒼涼,彷彿在向人們昭示著那過去的難忘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