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1.用沸水沖茶: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茶葉中的很多營養物質,還會溶出過多的鞣酸和芳香物質,使茶有苦澀味,降低了滋養保健的作用。泡茶的水溫一般應在80℃左右,冬季可適當高一些。

2.一日兩餐能減肥: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有些女性為了追求苗條身材,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樣能減肥。實則恰恰相反,一日兩餐的人更容易發胖,相撲運動員就是一日只吃兩餐的人,你願意像他們一樣胖嗎?

3.吃水果能清潔口腔: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糖分,這些糖分及水果殘渣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故進食水果後,仍舊要刷牙漱口。

4.經常進補海鮮: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有不少人怕體重升高不吃肉,改成大吃海鮮。海鮮富含營養、高蛋白,味道鮮美,但多食無益。它容易帶給人們一種現代富貴病——痛風,根源在於海鮮中含有大量嘌呤,易在體內蓄積,最終導致痛風。所以,海鮮味道雖美,還是少吃為宜。

5.久坐按摩椅: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有不少人家裡都備有按摩椅,很多人都是一坐上面就老半天,覺得這樣可以達到按摩效果。但骨科醫生提醒,中老年人千萬不要隨便按摩頸部,以防小病按出大病來。很多老年人的頸部血管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或鈣化的情況,隨便按摩,容易造成硬化斑塊脫落,導致血管堵塞,引發中風。骨質疏鬆的老人如果盲目接受來自按摩椅等設備的外來治療或外力過大,很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6.再生氣也不發怒: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長期積壓怒氣會影響身心健康,怒氣長時間得不到排解就可能變成憂鬱情緒。喜怒哀樂本是人之常情,沒有理由強迫自己控制情緒,應適當發洩不良情緒。

7.血壓越低越好: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很多人都患有高血壓,於是覺得血壓越低越好,人體的血壓低於120/80亳米汞柱,就能夠有效地預防心臟病以及中風發病的概率。但是,血壓太低也不健康,如果舒張壓降到70毫米汞柱以下,心臟病的發作以及死亡的概率就會增加1倍多,所以保持穩定的血壓最健康。

8.魚吃得越多越好: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魚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對保護視力、消除炎症等有益,但要注意魚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果長期過量吃魚,可能導致血小板凝聚性降低,從而引發各種自發性出血。

9.喝醋保健: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聽說醋有軟化血管的作用,於昱就有人每日以喝醋來養生保健,結果喝了一陣,胃出了問題。醋作為一種調味品,不光能增進食慾,開胃健脾,促進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壓、防治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直接喝醋來軟化血管是錯誤的,醋的酸度太大,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損傷脾胃,還會軟化骨質,導致骨折。

10.吃飽喝足有利健康: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飽食終日而又缺乏運動,會造成能量過剩,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第一死因,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威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八分飽才有利於健康。值得強調的是,天天晚餐豐盛是大忌。長此會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11.油鹽不進降壓降脂: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研究發現,長期攝入過多食鹽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食用油吃得過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血栓的形成。出於對這兩點的擔心,一些老人索性不吃油和鹽了,想要杜絕風險。但事實是,鹽和油並不是健康的敵人,適當食用不會有損健康,因噎廢食反倒有害。過度限鹽會造成鈉攝入不足,使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衡,促使水分進入細胞內,誘發腦水腫,輕者出現意識障礙,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率加速、噁心嘔吐等問題。食用油也是必需品,完全不攝入食用油,可能導致一些營養素的缺乏。老年朋友要學會正確地控油和減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於6克,食用油用量在25~30克之間。

12.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所以不喝牛奶了:

盤點12個養生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許多人不食用牛奶是因為他們覺得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而牛奶中所含的某些成分還具有抑制膽固醇的作用。醫學研究還證實,喝牛奶還有助於減少冠心病和治療高血壓。但是,需提醒大家的是,牛奶不要空腹喝,因為空腹喝牛奶不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