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中學在家如何進行線上教學?

海小綿滴滴答


課前準備:1、20M以上的寬帶,3年以內的電腦,安靜的環境,適合自己的線上教學軟件平臺。

上課過程:

由於網課不同於線下課,學生都是在自己家,有的在書房甚至在臥室,所以更需要老師加強課課堂的把控能力,說白了,就是抓住學生的吸引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課程內容豐富有趣,課件要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情包等等,增強趣味性。同時可以利用網絡視頻資源,很好的展示所學知識點。

2.問答形式多樣化,點名抽答,輪流回答,搶答等,通過多樣的問答,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3.重視課堂筆記,學生的課堂筆記能很好的反映每節課的學習情況,可以在下課後要求學生將筆記照片發到群裡,通過對學生筆記的督促瞭解,反思課堂效果,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力。

補充推薦幾款好用的

授課軟件:釘釘,騰訊會議,qq等,有不懂的可以諮詢我


來咯噢


我是一名物理老師,我以教物理的方式來講講以老師角度準備的網課內容,學生應該怎麼學習。

網課相對於教師授課有很多的劣處,第一不能及時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第二不能真實瞭解學生有沒有自主完成課堂任務,第三沒有了課後討論不能及時瞭解學生的課後複習情況等等一些諸多問題,因此要想學好網課,學生和老師以及家長要達到一定的配合,不然效果只會是事半功倍。因此我在這分享一些線上的教學方法希望家長和學生能夠有所啟發。

首先就是上課期間的學習狀態,因為線上老師不能時時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所以我們的學生要隔斷時間向老師展示自己的課堂筆記,家長要是在家期間也可以隔斷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要是碰到有偷懶的行為也不要第一時間上去指責而是下課後再和學生溝通引導學生所犯下的錯誤。

其次就是有沒有自主完成課堂作業,在上課期間建議家長沒收孩子的手機,學生在做課堂作業是也可以做完向老師展示做題的步驟正常老師會在上課期間隨時抽插學生展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課後複習和作業完成度。老師我每次都會把比較難作業的題目的解題步驟做成ppt的形式展示解題步驟和注意點然後發個家長,學生可以做完之後和ppt互相對照找出錯誤點,要是有問題的可以跟家長說,家長可以發給老師,老師再統一收集並且再下一課上面解決問題。

以上是我對線上教學點一些自己的講解希望對廣大家長和學生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題型解析


在這樣一個“寒假”過成了“暑假”的特殊假期裡,筆者由於執教的是今年即將迎來高考的2020屆高三年級,為了不耽誤學生抓緊時間複習備考迎接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考,自農曆正月初六開始至今,筆者一直工作在網絡教學的一線。
由於是第一次完全採取“線上上課”的模式進行教學,在整個過程中也是不斷的反思和調整,由此積累了一些心得與體會,雖不是與題主一樣執教中學歷史學科,但同樣作為中學老師,應該有可以相通之處,在此也借題主寶地分享給各位網友,特別是給廣大辛苦奮戰在高考複習備考路上的同仁,供大家參考。


1.課前資料準備

(1)“課上講解”內容選取:

我個人認為,與高一、高二年級需要講授新授課建構知識體系相比,其實高三年級在這個時候開展在線教學相對來講是最方便的,畢竟學生的基礎知識在第一輪複習過程中已經基本複習完畢,很多知識點對於學生而言只需要夯實一下細節作為鞏固,教學工作更重要的是輔以一定量的練習促使學生學會在試題的新情境下應用知識。所以我結合自己學生已經結束第一輪複習的進度特點,選取第二輪複習的“小專題”作為日常在線教學的內容。之所以加個“小”字,是考慮到學生聽課時面對屏幕,用眼和用腦壓力都遠高於平時,集中注意力的難度也比較大,所以我在選取內容時的原則就是“小而精”,利用20至30分鐘講解一個專門的問題,防止學生走神。

(2)“課後作業”內容選取:

考慮到“在線教學”時的屏幕頁面限制和難以開展廣泛互動交流,一般講解“選擇題”更為方便,並且學生提交作業時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網絡問卷”提交選擇題答案,故我在佈置作業時多選取課上專題講解相應的選擇題作為作業內容。同時,通過切割某些經典的主觀題,保留題幹主要信息和設問,也讓學生適當完成一定數量的空,保持對填空題的手感,也方便後期講解。另外,筆者是利用ppt來編輯和發佈作業(如下圖),感覺這樣對使用手機進行在線學習的學生比較友好,畢竟每個題直接佔滿整個手機屏幕的感覺還是很爽的,而且做完一題清清一點屏幕直接進入下一題的感覺也不錯。

(3)資料格式調整:

由於我班大部分學生是利用手機聽課,考慮到屏幕尺寸遠不如電腦,而且學生每日聽課時長多在6至8節課,用眼量偏高,另外各個學科每天都會下發各式各樣的資料,於是我首先把自己的資料按照下發日期和資料內容進行了“系統命名”,方便學生下載使用和留存,分為【直播課件】、【作業】、【答案】等類別(具體見下圖),也方便我自己記錄每日工作內容。


然後,我在課前對每一份資料都從“字號”和“動畫效果”兩個方面進行了調整,目的是減少或簡化不必要的動畫效果,以免干擾學生聽講或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儘可能將關鍵授課內容的“字號”調大並儘可能選擇不同顏色以便突出。


2.講課與聽課過程把控

在線講課畢竟不同於現場授課,面對屏幕乾巴巴的講總像是少了點感覺。通過在第一次講課之後與同學們交流,結合我個人的感受,我也對講課和聽課過程進行了反思。首先是講課時還是需要用交流式的語言,甚至口語化一些也都沒有關係,不用像錄製微課一樣逐字逐句的一本正經的念,語速也可以隨著教學內容而時快時慢,該重點強調的內容用重音,一般內容用普通音調,以免學生聽覺疲勞。

另外對於學生的聽課過程的督促,我採取不定時點人用話筒或者用文字對話回答問題的形式督促學生跟上我的講課進度,在一些重點問題上也適當給學生幾分鐘沉默的思考時間,留足學生聽課的思維空間。


3.課後練習佈置與反饋

經過幾天的在線教學實踐,我感到較為困難的在於落實學生的聽講和課後作業完成情況,畢竟沒法當面批評學生,好像力度也小了好些。於是在課後作業佈置與反饋方面我也不斷在嘗試與變革中前行,除了剛才所提到的選取大部分選擇題+少部分填空的內容策略之外,在作業的提交與反饋方面我也經歷了從“上傳群相冊”到“提交在線問卷”的嘗試與變革。開始幾天疲於批閱“群相冊”和“群作業”的我在學習了其他特級老師分享的“騰訊問卷方法指南”之後就像看到了曙光,立馬也開始了自己的嘗試。

自從嘗試了“提交在線問卷”這一策略,讓我對於“在線教學”的好感度立馬有了極大的提升,畢竟可以很方便的看出學生的易錯點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並且可以通過EXCEL軟件很快處理數據,把完成質量較差的同學單獨“抓”出來進行重點強調,我一般也會單獨要求做的不好的同學單獨把改錯過程發送給我。並且在講課時我還會專門公佈選擇題每個選項的百分比,以便同學們知道易錯選項,引起更大的重視。

不過也有老師認為學生有可能會利用“搜題”軟件提前查閱答案,以防被我抓出來,我個人認為自覺性方面的問題只能通過平時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滲透和強調了,當然我作為班主任也在“在線班會”課時對學生加強了教育。總的來講,從我目前的觀察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作業答案還是比較符合其自身的水平的,畢竟就算是平時在學校學習,也會有學生抄作業的情況發生,所以堅持這一在線提交問卷的策略不能因為一小撮學生而放棄,畢竟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


4.小結

說實話,在這個假期的大規模在線教學開始之前,我本人一直對在線教育持有的是非積極的態度,但是從這十幾天迫不得已開展的嘗試來看,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在線教學的方便之處(當然前提是得辛辛苦苦的準備好相關資料),甚至開始設想在今後恢復常態教學後利用週末時間組織學生完成練習並在線提交作業答案,又或者是發佈一些微課資源讓學生在週末自主開展學習,哪怕每個週末只是1或2小節課,對於學生來講積少成多也可以提高日常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善於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學習,我個人認為這也是“在線教育”對於這些生長在信息化時代的學生更大的意義之所在。


班主任S老師


當前,學生通過各類網絡平臺開展的線上學習是“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居家學習並不等同於新課直播,在組織學生學習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兩者之間的區別,要更多考慮這一學習形態的特點。客觀上,離開學校現場的班集體,學生產生一種鬆弛的感覺是自然的。因此,教師精心準備PPT、視頻等教學資源和教學設計時,應將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自學作為重點。前者是路徑,後者是目的。

教師可以在課前錄製如何開展自學的教學視頻,也可以在講課過程中結合具體內容講解自學的要點。教師要努力改變學校日常教學的習慣,調整“教”與“學”的時間分配,將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放在重要位置。此外,考慮到居家學習學生分散的特殊性,教師線上教學的重要功能在於組織學習,通過學習賦權,激發學生學習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主動性,激勵並指導學生開展自主而有深度的學習。


三友讀書會


認真聽,不懂的地方反覆看。獨立限時完成作業。錯題再做類似題3個。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