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今天是公元2019年12月28日,2019年只剩3天。

糊塗君在期末之餘,敲下這篇稿子的時候,看著掛曆寥寥可數的頁數,忽然有了點開12306的衝動。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時間的移動瞬息萬變,明明知道它在我們的周遭苦大仇深地流淌著,而我們卻無法拽住它,只能任由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白了少年頭。愁煙終於染上了眉間,卻難以做到與時間和解。

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暴走卻的的確確上演著,掛曆一頁一頁撕去,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沒有打一聲招呼,我們就猝不及防被推到時間的關卡。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新年即將到來,跨年的危機感來勢洶洶。在某個節點做某種計劃,似乎是人類社會共有的慣性。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常常會被追問如此行為的意義何在。跨年的意義究竟何在?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沒有一個答案可以符合那天的心境。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一大群人漫無目的地聚在一個適合跨年的地方,深夜掛著個大大的黑眼圈,等著某個時刻的到來,卡在零點鐘聲前做著自己認為有特殊含義的事情,也總比在自己的小房子裡用一碗泡麵、幾場遊戲打發來得強。凡事都執著意義,只會成就一個毫無辨識度的人生。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維特根斯坦在《文化與價值》中寫道:必須嚴格避免任何儀式性的東西(任何一種可以說是沾染著大祭司德性的東西),因為它們很快就會腐爛。然而儀式性的東西會腐爛,充滿儀式感的舉動卻窮出不窮,對於人類來說,跨年的儀式感尤其強烈。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要想親眼見證時間與儀式感同在的一刻,去倫敦跨年絕對是不虛此行的選擇。倫敦的新年煙花活動是英國每年冬季最盛大、最令人難忘的活動,每每到下午就有無數人聚集在泰晤士河沿岸等待這場狂歡的開幕。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跨年煙火燃放區域位於泰晤士河東岸的倫敦眼附近。倫敦眼不斷變化顏色的燈光、大本鐘奏響的編鐘旋律和投射在Shell Centre的燈光倒計時一同組成了新年前的倒數階段。而璀璨奪目的煙花會伴隨著新年的12下鐘聲及隨後不同主題的音樂在倫敦眼及其周圍盛放。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在日本,東京鐵塔亮燈倒數也是跨年名場面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民眾自發聚集在東京鐵塔下面倒數迎接新年。不過2015年新年倒數時,燈沒亮,大屏幕上沒有顯示新的一年,也沒有振奮人心的萬人倒數,大家在一片錯愕中告別了舊的一年。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A.F.布雷迪在《那個特別的瘋子》中寫道:

“跨年夜,是一年中最被高估和令人失望的夜晚。特別是在紐約。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這裡,站在冰冷的嚴寒中,站在這個星球上最糟糕的地方,聽著糟糕的音響裡流行歌星和不知名歌星唱的歌,在跨年那一刻,看著沃特福德跨年水晶球降落儀式,口中喊著萬歲。”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每年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盤算著去哪跨年,然後不約而同在同一個地方碰頭,難道他們不知道跨年夜無非如此嗎?或者說他們只是跨過人山人海、千山萬水來感受一場空歡喜?事實上這一場“說走就走”遠比想象中有意義。天南海北的許多陌生人因為一場儀式而相遇,在新舊交替時見證彼此的存在,也慶幸自己捱過了這一年,還有機會去遇到更多的陌生人。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無論是煙花表演還是廣場倒數,都是群眾參與活動,唯有在聲勢浩大的情緒中,個體才會有滿足感。從這種意義上說,跨年夜上的聚攏,倒數,狂歡,倒更像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吧?時間倏忽而逝,留下一地的未完待續,以及被時間拋棄的恐慌。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在不夜城待久的都市人,熟悉霓虹燈陪伴一整晚的夢境,已經沒耐心看星星的閃爍和玉漏的輪轉。他們沒辦法處理這一年的滿地雞毛,也不知道這一年是否圓滿,於是只能拽住一個特定的日期,在那個午夜,用音樂、美酒和煙花做背景,希冀人群的喧囂鬧騰能夠彼此壯膽見證,在這一年的尾聲留下一點回響,告訴世界自己真的有好好生活。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在這場追趕時間的旅途中,或許來不及細細觀賞沿途的好山好水,也來不及去網紅景點打卡,但是還是可以遇見不同的異鄉人,也可以有很多插曲發生,因為知道這一刻再也回不來了,所以那些熟視無睹的事物都被寄予眾望,在某一個雲淡風輕的晴天被重新翻閱。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每年的跨年夜,零點鐘聲無疑是最扣人心絃的。這鐘聲或是你心中默唸的,也可以是實實在在的滴答聲。蘇州的寒山寺向來以鐘聲聞名天下。每年12月31日23時42分左右,寒山寺都會舉行僧人敲鐘儀式,需要敲夠108下。為了這108下鐘聲,寺外的候場點早就被人流鎖定。據說這個儀式一跟佛教傳說有關,二跟節氣氣候相關。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佛教傳說,凡人都有“百八煩惱”,打鐘“一百八”,也是為了破“百八煩惱”。當鐘響108下,人的所有煩惱便會煙消雲散。另外一個說法是節氣,太陽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響108次,表示一年的終結,有除舊迎新的意思。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何處沒有鐘聲?何處不能告擾?只是在這一天,意味著一年的終結,總希望在某個有意義的鐘聲中,褪掉一年的不合時宜,並在新的一年迎來新的希望。這鐘聲可以是祝福,祝福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也可以是警告,警告自己過去的一年是如何惋惜。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鐘聲遼闊,迴音不斷,在反思與悔恨中跨到新一年未嘗不是一種認識自我的途徑。在不捨中驀然看見煙火衝向天空轟然裂開,將自己的光亮普照大地,稍瞬即逝的華美,極致的精神滿足。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跨年之夜。不是某個神明的生日,不是某個英雄的誕辰,不是神話中某一個偉大的時刻,不是民族史裡某一個壯烈的發生,那麼,人們慶祝的究竟是什麼呢?

跨年夜:一杯敬過不去的過去,一杯敬來不及迎接的未來

的確,在那轉瞬即逝的一刻,人們究竟想抓住什麼呢?究竟在慶祝什麼呢?大概是慶祝即將過去的一年,匆匆迎接還沒做好準備的新一年吧!





這是林深時見鹿,清醒時作文的@糊塗青年原創的文章。學業繁忙,努力不停更,如果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一下,與你一起品美文,侃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