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前言:法国影评人弗朗索瓦·特吕弗,在拍摄了一部与《四百击》题材类似的短篇《顽皮鬼》,并获得布鲁塞尔电影节的认可之后,特吕弗才决定拍摄长篇《四百击》,《四百击》除了法国观众喜爱外,影片的版权还卖到了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特吕弗凭借处女作长篇《四百击》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新锐导演,

本文将从视听语言、场面调度、隐喻符号,来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1959年,特吕弗导演的电影《四百击》在法国上映,是一部由让·皮埃尔·莱奥德,克莱尔·莫里耶,阿尔贝·雷米等人主演的青春成长片,同年,特吕弗凭借自编自导的"自传体"故事《四百击》,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凭借此片,这位"臭名昭著"的影评人特吕弗一战成名。

在电影上映后,特吕弗的父母因无法接受影片中的形象与特吕弗决裂,而特吕弗回应道:"安德烈·巴赞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父母了。" 所以,电影《四百击》经常被提及为特吕弗自传体的影片,

主角安托万(13岁)与父亲还有继父生活在一起,在学校总是被老师刁难,回到家后,即使自己很乖的帮忙做家务,没有做作业的时间,母亲与继父的吵架原因也会归咎到自己身上。安托万逃学过程中,意外发现母亲出轨事实,安托万的一次离家出走经历,使安托万与母亲的关系得到缓解。

当安托万因抄袭被强制退学时,安托万再次离家出走,为了生存,13岁的安托万决定去偷记分员办公室的打印机赚点钱,不料打印机非但没有被卖出去,安托万的偷窃行为害的他被送入了少年管教所。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四百击》,特吕弗极大程度上致敬了导师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且影片极力讽刺翻拍艺术文学的传统电影,呼吁年轻导演们创造具有个人想法与风格的电影,处处显露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风格。本片将从镜头语言、场面调度、隐喻及其现实意义来剖析《四百击》的独特魅力。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镜头语言:纪实主义表现手法搭配多种镜头,以旁观者角度讲述故事,展现人物状态与处境,加深观众思考

作为写实主义理论的代表,巴赞开创了世界电影理论的第二个里程碑,他的电影纪实主义包括三个方面: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叙事结构的真实。

特吕弗巴赞纪实主义的"粉丝",巴赞所指出的,电影导演应该充分利用全景镜头、长镜头以及场面调度、景深镜头、手持摄影的优势,尽可能的在不进行镜头剪辑的情况下,将时空与空间的关系交代出来,特吕弗在《四百击》中完美的展现了写实主义风格。

1.纪实性拍摄,使影片生活化,拉近观众与影片人物的距离,真实地展现50年代的法国街景以及主角安托万的状态

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加地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且巴赞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写实主义的口号。电影《四百击》突破了法国界盛行的"老爸电影",转而以客观视角,带领观众冷静观看安托万的生活。

逃学中,安托万与朋友去滚筒玩,玩游戏,体育课上,老师带着学生们到大街上跑步,大街上人来人往,"一二一一二一",随着口号,学生们越跑越少,都溜出去玩了。安托万卖打字机被发现后,继父抓着安托万,"也许这么做会让你学乖,这件事迟早都得了结",走过人头攒动的大街,继父决定把安托万送入局子…

很多诸如此的极具现实生活的场景,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影片通过纪实手法,记录安托万生活的点点滴滴,镜头细腻且真实的再现了50年代的法国街景以及安托万的生活,观众甘心与电影作品同化。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2.多种镜头的使用,客观展现人物的生活,使观众深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以及与外界生活的不相容

  • 景深镜头:增加画面的真实感,深层次地刻画人物形象与心理状态

巴赞肯定了景深镜头的几大优点,一增加画面的真实感,二景深镜头中包含很多潜在的不易用表演演出来的信息,三景深镜头能够压缩拍摄的镜头数量。最早对景深镜头进行熟练掌握的,当属1941年的现代电影里程碑之作《公民凯恩》了。

特吕弗受巴赞理论影响,使用影片中必然有不少景深镜头的使用。在《四百击》中,安托万离家出走,暂住在一个几乎荒废工厂里面,当有工人来工作时,安托万拿起盖在自己的衣服离开,前景是重大的冰冷的机器,后景是两个工人交谈说话,安托万低着要走出来,呈现了当时安托万身处的无助境地,也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

当安托万因巴尔扎克差点烧掉房子时,他受父亲数落,母亲则成为合格母亲,这时,景深镜头再一次将安托万的家中父母形象再次介绍,主角安托万就是法国小孩中的典型,自己成为程式化社会体制中的牺牲品,在试图努力变成乖孩子之后,又遭受教育缺陷的宰割。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 长镜头:真实地聚焦个体,"强制性"地观众处于观看状态,让观众了解人物生活,铺垫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影片开篇,以埃菲尔铁塔作为主体,利用手持摄影,拍摄主观镜头下的埃菲尔铁塔在视线内由远到近再到远,埃菲尔铁塔仿佛安托万内心十分重要的东西一样,越来越远。同时,开篇的长镜头奠定了《四百击》是一部压抑、令人看了会同情主人公的电影。

在《四百击》的结尾部分,三个长镜头的连续使用成为这部电影更加经典的一部分,其一长达80秒的安托万逃跑镜头,平移镜头拍摄,安托万始终处在画幅中心,没有配乐,只有安托万的脚步声,使观众希望安托万就此脱离苦海,为安托万暂时的自由开心。

镜头二是长达52秒的跑向海边长镜头,将镜头从安托万身上向左摇到海边,除了安托万的脚步声,开始加入背景音乐,安托万一直向往海边,音乐衬托了安托万的暂时愉悦。

镜头三安托万到达海边长镜头,从左侧进入观众的视线,到达海边,安托万横向跑向海水中,走了几步向镜头走来,影片最后定格在安托万的面部特写,皱着眉头,眼睛十分好像忧郁无助且迷茫,但是又好像是内心充满希望,仿佛在向观众询问答案,这个定格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技巧。

在影视创造中,镜头属于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单位,正是新好莱坞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学习,才开始赋予镜头新的含义,所以,作为法国新浪潮代表作《四百击》,主题的表达更是离不开视觉效果的处理,导演通过纪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展现了50年代法国13岁安托万的生活,不被家人喜欢,与外界不相容,使导演将自己想讲的故事最大程度地得到了表达。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场面调度:街道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半即兴表演,使用自然灯光,更加接近真实生活

作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主将,特吕弗对"作者论"有着极高的推动作用,特吕弗指出,不能一味的对已有文献的艺术与文学进行拍摄,要放弃陈旧的电影拍摄方法,追求具有导演创作性的原创剧本进行拍摄,当然,特吕弗所指出的这个方向正是法国新浪潮所推崇的电影创作方向。

特吕弗提出关于解读电影"作者策略"的方法,一是场面调度,二是导演个人表现力。关于特吕弗的《四百击》在场面调度方面:布景设计、表演都尽力做到了接近真实生活。

  • 布景设计:《四百击》中,安托万来到街道上,镜头采用实景拍摄,安托万在小角落偷喝牛奶,画面中,一明一暗,导演个公正的角度拍摄安托万。而且在场面调度方面,偷牛奶事件中,安托万的行动轨迹中有奔跑,有散漫的走,爬上爬下,全景、近景、中景的使用,结合长镜头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真实感,更加增添了偷喝牛奶的紧张心理活动。
  • 演员: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们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采用非职业演员拍摄,主角安托万正是导演特吕弗通过《法兰西晚报》招聘而来,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用半即兴方式拍摄。比如《四百击》片尾安托万被审讯部分,便是导演特吕弗充当审查者,饰演安托万的角色试镜过程。在这张场戏中,安托万自诉自己是一个不被家人需要的人,总是被赶来赶去,说谎话也比真话来的好,接近真实的表演更加说明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 灯光:一个作者导演,总是在场面调度方面具有一惯性,如蒂姆·波顿,在他执导的影片中,总是以奇幻恐怖光影出现,而在《四百击》中,特吕弗大多采用自然光进行实景拍摄,如:安托万偷喝牛奶时,灯光一明一暗,安托万在打滑时,更是采用了自然光进行拍摄,与影片的整体视觉基调完美配合。

《四百击》是特吕弗献给巴赞的影片,除了运用写实主义理论,崇尚自然风格,长镜头、景深镜头外,在场面调度上,街道的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使用以及作者论在影片中也得到完美呈现,暗示了安托万悲伤孤独的童年以及父母、学校对自己教育的缺失。这部特吕弗的自传体影片成为他作者电影的开端,同时《四百击》为法国新浪潮,甚至至今的很多电影导演造成了学习的榜样。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隐喻符号:象征性符号,含蓄暗示电影导演的意图,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发观众的深思

文学中重在意向,如诗句"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动作便能涵盖诗人内心活动,电影中隐喻表达不失为导演表达内心意图的手段。如贾樟柯导演《天注定》中,晋剧《玉堂春》的使用,"苏三,你可知罪?",不仅仅是问的台下的小玉,也是问的观众。

特吕弗对传统电影嗤之以鼻,所以在影片中使用了对于此的隐喻。

其一,影片中出现两次学生们在教室里写作,在《四百击》开头部分,学生们坐在教室里,默写老师教过的知识以及在第七分钟时,学生们听写老师说的课文,这两场戏一共持续了长达七分钟。

其二,安托万十分崇拜巴尔扎克,在看了巴尔扎克写的文章后,自己将他文章中的精彩部分完全照抄下来,老师以抄袭劝退安托万。

《四百击》中的这两例表明了特吕弗"老板电影"的零容忍态度,这是特吕弗在电影创作中第一次呼吁"作者论",以及对呆板教育的讽刺,虽然大多时候都认为这是特吕弗对教育的批判,但却不失感怀。

又如影片名称《四百击》,何为四百击?原来电影《四百击》的名称翻译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后者又由法语"les quatre cents coups"翻译而来,在法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青春的强烈反叛,法国人相信,不听话的孩子打400下,孩子就会改掉坏习惯。

主角安托万,是历史上法国小孩的典型人物,自己成为程式化社会体制中的牺牲品,在试图努力变成乖孩子之后,又遭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陷的宰割。

作为视觉艺术体的电影,除通过镜头展现深意外,还可以利用隐喻来增加故事的深度,带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隐喻可能是电影题目,可能是色彩,亦或是意像,其作用都是将看似简单的故事,引发对人性与社会或者对人生的思考。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结语:

在成长中,13岁的安托万始终处于被"丢弃"的状态,纪实主义的拍摄手法以旁观者看待他的成长,多种镜头以及场面调度加深了故事的真实感,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孩子,这个孩子在镜头面前犯的错也不过如此。

《四百击》批判教育僵化、父母教育缺失,以及对"老爸电影"的鄙夷,该片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作品,甚至是后代的学习榜样。直至今日《四百击》对当代父母教育以及学校教育起着巨大帮助,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教育对于孩子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一味的"放弃"孩子绝不是正确的方法。

以电影《四百击》为例,从三个不同方面解读特吕弗电影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