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把小孩教育的不膽怯,自信的孩子?

WEIXIAO123


孩子膽怯、不自信,很多時候是和父母的批評教育有關係的。有些父母想讓孩子變得更努力、更優秀,就不斷的指責孩子,長期以來,孩子的自信心就受到了打擊,總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遇事往後躲,變得膽怯。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不做強勢的父母,而是柔弱的小草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拿一些幼兒園做的手工摺紙給我。當然了,小朋友做的會比較粗糙,但是我都會很認真的看,在手裡比劃,問他這個是怎麼折的?孩子就會很高興的告訴我,同時也會笑話我,媽媽什麼都不會,好笨啊!此時,我就會“戲精”上身,繼續扮演傻白甜,問孩子很多的問題。孩子頓時就覺得自己是超人,什麼都會,非常認真的告訴我怎樣去做。

不僅如此,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我都是示弱的,孩子都會主動去做。通過做事,孩子發現,原來自己可以這麼能幹,內心充滿了力量,臉上展現出來的都是自信的笑容。

二、孩子遇到畏難情緒時,要多鼓勵

孩子上小學時,老師佈置了一次手抄報選修作業。孩子拿著作業本回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就想放棄,並且和我強調,是選修作業,可以不交的。但是我想讓他試一試,於是就告訴他,“做做試試看,有媽媽幫你呢。”在我的鼓勵下,孩子開始動手去做。遇到難題,我就幫他上網蒐集資料,引導他思考。在我的陪伴和鼓勵下,孩子做完了手抄報,並且還被老師評為優秀作業。孩子回家後一臉的得意,我趁熱打鐵,告訴他以後遇到難題要多嘗試,不能輕言放棄。所以孩子現在做什麼事情都不膽怯。

三、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肯定

我的一位朋友迷信棍棒教育,在自己孩子身上進行“實踐”。結果,他那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屁股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我問朋友:“學習成績上去了嗎?”回答:“零蛋、不及格、五十分……”其他方面表現好嗎?朋友皺起了眉頭。

一位哲人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讚揚、鼓勵正是對人的肯定的表現,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所必需的。

所以能夠看到孩子的進步並加以肯定,並創造機會讓孩子表現,這樣才能教育出自信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