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東方紅!1958年,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式拖拉機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再到耕地不用牛,中國農業可謂走過了一條漫長的演變道路。而中國一拖,則讓中國農民“耕地不用牛”的時代提早到來,那一年是1958年,是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式拖拉機誕生的年份,距今整整六十年。

大愛東方紅!1958年,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式拖拉機

大愛東方紅!1958年,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式拖拉機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六十年來,中國一拖雖經起落,但始終不忘初心,在田間地頭創造了中國農機工業的偉業。

記者在中國一拖廠區參觀時感受到,這家企業之所以能為中國“三農”建設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靠的是不斷變革的力量。這體現在技術的變革上,體現在管理的變革上,也體現在制度的變革上。 

技術變革

自建成投產以來,中國一拖歷經技術引進到消化、改進,再到發明、創新。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壓路機和第一輛軍用越野汽車。對於研發體系的建設、產品技術的創新以及製造工藝的改進,中國一拖極為重視。以產品為例,動力換擋拖拉機和無級變速重型拖拉機的研製成功,先後打破國外農機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格局。以項目為例,中國一拖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新型輪式拖拉機智能製造工廠項目,進一步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設備利用效率。

大愛東方紅!1958年,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式拖拉機

2016年,我國首家拖拉機動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國一拖成立,進一步鞏固了中國一拖在中國農機行業的領先地位。

管理變革

管理變革,也是中國一拖在業績不景氣時能夠轉危為安的重要法寶。20世紀80年代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導致大型履帶拖拉機銷量銳減,危機襲來,中國一拖管理層立刻派大隊人馬下鄉調研,按照反饋信息調整產品線,小四輪拖拉機收穫了市場歡迎。此後,逐漸摸清改革門路的中國一拖走上企業兼併之路。1997年,中國一拖以43.3億元的銷售收入再次達到高峰,同年成為我國農機企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但之後,中國一拖卻長期在虧損的邊緣徘徊。中國一拖的管理層清醒地認識到,之所以出現較大虧損,根本原因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運營企業的規律缺乏系統認識。在諮詢機構的協助和自身研究的基礎上,中國一拖提出了圍繞市場化放權的“三分四層”發展戰略,終於扭虧為盈。

大愛東方紅!1958年,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式拖拉機

中國一拖順應向知識、技術、服務密集型企業調整的要求,大力推進從低端製造到高端製造,從傳統制造到現代製造的轉型。當下,又以“聚核鑄強、創新驅動、發展成套”的戰略思路,開啟成為卓越的全球農業裝備供應商的奮鬥之路。

制度變革

制度變革,是中國一拖不斷奮進的重要保障。記者從採訪中瞭解到,中國一拖堅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圍繞勞動、人事和分配製度進行了變革,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早在1997年,中國一拖在香港地區成功上市。2008年,國務院國資委批准國機集團與一拖集團的重組方案。2012年,中國一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唯一擁有“A+H”上市平臺的農機企業。

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管理和制度變革,中國一拖聚焦核心,做強做優,讓東方紅這個金字招牌在國內外市場上不斷閃爍新的光芒,煥發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