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進入“無愛”社會嗎?

最近有個社會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年輕一代單身率上升,而且“不婚主義”群體人數上升。

似乎慢慢的,對於現在的我們,特別是90後之後的人,情感需求在逐步減弱,愛情似乎不再是必需品。

那麼這究竟是少數人的錯覺還是普遍現象呢?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們會進入“無愛”社會嗎?

就我個人而言,愛情似乎真的已經不是必需了。單身狗嚷嚷著要脫單,天天說被餵狗糧心很痛,實際上內心並無波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經歷,很多個寂寞的夜晚,想找一個人聊天傾訴,翻翻列表,似乎有好感的女生/男生不少,但始終沒有發出一條消息。考慮一旦開始話題會不會很尷尬或者沒法結束,所以想了會打開了遊戲或者視頻,漫漫長夜很快就過去了。

或者這種經歷,與跟自己互有好感的女生初次見面,安排了一場完美的約會,結束時甚至感動了自己,但當你紳士地送女生回到家,卻沒有上去喝杯茶或者交換微信的打算。就好像已經失去了心動的感覺。

又或者你現在並非單身,卻在某些時候:例如爭吵,例如你窩在被子裡卻想起過會要去約會。是否會有一種談戀愛太累不如單身過得輕鬆自在,有沒有發現自己對於愛情中存在的問題變得容忍性越來越低呢?

我們會進入“無愛”社會嗎?

我覺得,這些場景並不少見。

說實話,我認為如果沒有適當的調節方法,人們情感需求越來越低的趨勢幾乎是必然的。

究其原因,從科學層面分析是說得通的。歸根結底,愛情會給我們帶來滿足感和愉悅感是我們需要愛情、追求愛情的原因,而這個滿足感實際上是大腦上為了對“會促進總群繁衍生存”的行為進行正向激勵而作出的反饋,也就是一種化學物質的釋放過程及其反應過程而已。

隨著我們身邊科技的改變和社會的變遷,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娛樂形式,我們從身邊獲得滿足感的成本越來越低、途徑越來越多。而與之相對的,現在獲得愛情的成本卻越來越高,愛情的“純度”也越來越低。愛情變得複雜,戀愛帶來了很多問題和壓力,這就使得我們在愛情開始之前就患得患失,甚至拒絕愛、可以遠離愛。因為有了更廉價的替代品,我們的大腦自然也就偏向選擇更優路徑。

我們會進入“無愛”社會嗎?

雖然最後依然會過正常人的生活,結婚生子,但實際上更多是為了別人而非自己。不婚主義者不算很多,但是“不自願結婚主義”者卻為數不少。

這大概算是娛樂飛速發展的後遺症吧。娛樂至死並非一句空話,科技的發展必然會帶來人類自身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長此以往,必然會帶來心理與生理層面的進化,只是不知道我們適應的速度能否趕得上科技進步。希望人類不要自己毀掉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