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遊的過程中,你會信任帶團的導遊嗎?

愛遊秦皇島


一定會啊, 因為我是做訂製旅行的,導遊是我的同行啊!哈哈哈。開個玩笑。不過即便我們操作團隊旅遊,也一定會安排好行程和靠譜的陪同人員,而且我們不做購物團隊,畢竟產品質量優先。


團隊旅遊的旅行社陪同人員一般分為領隊和導遊,這種分工在出境旅遊的時候尤其明顯。

領隊是在大家集合的出發地,協助大家成團的旅行社工作人員。一般在發團之前,遊客會拿到旅行社出具的“出團通知書”,出團通知書上寫的出發聯繫人,就是領隊。他們會負責遊客出發之前和返回出發地的相關工作,並且一路陪同。

有些客人會說我們導遊在路上不說話,對要去玩的地方也不熟悉。這也是情有可原的,首先這是領隊不是導遊,領隊是專業的陪同人員,有可能全世界跑,而並非針對某個目的地長期去。可能這個地方他們也是第一次去,對他們來說跟遊客沒有區別,負責講解的也不是他們。

領隊往往是旅行社在編的工作人員,專業的領隊是需要考取領隊證的。


而導遊不同,導遊是在某個目的地的專業陪同和講解,可能就是當地會說漢語的人或者在當地生活了很久的中國人。當領隊和客人抵達目的地,登上巴士的一瞬間, 其實是類似一個交接儀式,在當地的生活和服務就要看當地領隊的了。


為什麼會有不信任導遊的情況出現?

大多數旅行社安排的無論領隊或者導遊,一般都是有相當從業經驗且性格比較外向、熱情和善的。畢竟是純服務型行業,如果沒有好的態度基本很難立足。

但是這些年隨著某些黑心旅行社操作的低價購物團隊興起,導致了遊客和旅行社導遊之間尖銳的矛盾激化。這些黑旅行社先虧本以低價吸引遊客成團,等團隊到達目的地後就採取強迫購物、不帶景點、大量時間浪費在購物點,甚至以甩團(大巴、導遊、領隊全部離開)來威脅遊客消費,以此來收回成本或者盈利。

當然導遊的工資基本也來源自這些利潤,因為導遊迫切的希望遊客購物,因此也會採取一些過激手段。最近接連爆出的黑導遊、惡導遊都是屬於這種類型。是需要被嚴懲的典型。

當這種情況越來越多,遊客和旅行社矛盾逐漸爆發的情況下,自然而然作為最為貼近遊客的導遊就成為了最不被信任的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於監管制度不嚴、黑旅行社鑽空子和有遊客圖便宜的心理共同造成的。


如何杜絕這種現象,重新打造和諧的旅遊環境


1,加強監管

這是旅遊局和各個地方監管部門的職責。一旦發現這種購物團和強迫購物的現象,就要嚴懲這種黑惡旅行社,重罰重判,從源頭上遏制這種情況的再度發生。


2,旅行社需要規範產品

隨著新生代90和00後甚至部分重視質量的80後旅行者的興起,價格一定不再是旅遊產品的決定性因素。服務、質量、體驗才是王道。在智能應用越來越遍及以及經濟越來越好的的現在,自由行已經不再是奢求,甚至變成了年輕人首選的旅行方式。即使不選擇自由行,小型團隊和高端定製旅行也開始陸續興起。

團隊旅遊已經是夕陽產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不思進取,只想依靠低價和購物去陰客人的話,可能再過幾年這個行業就不存在了。


3,遊客們需要提高警惕

面對低價的誘惑,一定要學會區分。某些“省港澳六日豪華遊飛機往返4星酒店只要300一位”的這種宣傳單,拿到就扔掉一定沒錯的。旅行是開心的事情,大部分商家還是合法守規的,只要不想著佔便宜,跳出低價的坑,那麼再黑的導遊也黑不到我們!



只要好好規範這個行業,我相信遊客和服務人員彼此信賴的情況很快還是會出現的!


越遊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真心的說一句話!不信任.也許是我曾經就是因為自己的老實!實在.相信導遊的話.我上當受騙過!從哪以後我基本就不團遊了.有時跟著團游到附近的景區玩.我也是找熟悉的人或朋友熟悉的旅行團才出去.這也許就是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吧、

記得那是19年的十月份.我抱團去了華東五市.時間為三天.第一天.第二天都是玩.轉景區.吃飯.休息.都相安無事.說實話.陪我們這個團的導遊水平還是確實的不錯.瞭解和知道的也多.一路上講解的也非常詳細.我是一個比較喜歡玩的那種人.全國各地也轉了不少的地方、也跟隨過好多的導遊.但是像這次遇到這個水平的導遊還是第一次.通過一兩天的接觸.感覺還是特別的滿意.

風景美不美.全靠導遊一張嘴.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導遊講的好.講的詳細.對遊客也是特別的關照的原因.我問她什麼問題她都會很耐心的給我講解.是我對她產生了好感、放鬆了警惕、

我們結束了第二天旅遊.明天是最後一天.玩完就可以回家了、導遊在回賓館的路上給我們說.雖然和我們就接觸了短短的一兩天看著我們明天就分手了還挺難過的、她這麼說搞的我心裡也酸酸的.然後有接著說.明天的旅遊項目是到揚州的一個翡翠店去轉.給我們介紹了這麼樣辨別真假翡翠.講了很多的注意事項.講了在揚州當地人都特別的喜歡的一個東西.貔貅.她們當地祖祖輩輩就信這個貔貅.如何避災.如何招財了.如何逢凶化吉.說我們去的這個店全是批發價.全國好多地方的翡翠都是從這裡拿貨.有質量保證書.假一賠十.這個導遊也給我們保證了.也留了她的聯繫方式!說要是假的.要是還能找到比這個店便宜的東西.十倍的價格賠償

由於我這幾年身邊也發生了好多不幸的事情.我也是那種信迷信的人.聽她這麼一說.就像請個貔貅戴.避避邪氣.第二天早上碰見她我還專門的給她說.還說了好多感激的話.到了店以後.她直接把我領到櫃檯.給我介紹了一款什麼所謂的霸王貔貅.說這個貔貅是多嗎多嗎好!多嗎對嗎靈驗.價格是5800元.我聽了他的話買了.也給我了質量鑑定書和保證書.等我回到家.見到我的朋友就把這事說了.我這個朋友以前是搞古董的.對這些東西好像還明白店.等我拿給他看了以後 .他笑著說.你這個東西最多也就值一千多元錢,不是真貨.我聽完氣的要死.打電話給那個導遊說了這事..那個導遊不等我把話說完.電話給掛了.我朋友也勸我說.這事就算了.就當買個教訓吧、我不是喜歡貔貅嗎.雖然價格上是上當受騙了.可我請回來吃貔貅可是真的.戴著我的貔貅.照樣為我招財.替我擋災。





華哥房車自由行


在景點,景區旅遊方面我聽導遊的,因為他對本地熟悉,土特產等就要酌情考慮,篩選這去聽和買,沒有必要的,一定不要買,因為人都有 衝動的時候,一聽好就買,回家就後悔。土豪除外。因為我出去旅遊帶回的東西,可以說有一半能發揮作用就不錯了。所以我建議旅遊就是旅遊,別輕信導遊的帶一大堆東西。





遊山嬉水遊天下


我選擇信任。

我自己就是導遊員,我在工作中最不喜歡聽到的話就是:“導遊的話能信的啊?”“不要聽她講,她不就是要賺錢嗎?”“騙騙人的呀,哪有她說的這種情況?”

太多太多,不堪回首,現在回想起來,還會覺得不舒服。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導遊就變成了“坑蒙拐騙”的代名詞。這和我當初入行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做導遊是我的工作,我是用服務來賺錢,如果您認可我的服務,可以選擇購買我推薦的產品。如果您不需要這些產品,那也請相信我善意的提醒。

回到原問題,在跟團遊的過程中,我會信任帶團導遊。

我知道她推薦商品、餐廳、自費都會給她返傭,我選擇購買我需要的產品,互不為難。

我知道她工作不易,有時候拍客人馬屁只為要一個好評,我選擇給她一個大大的讚賞,肯定她的工作。

選擇信任,是我將心比心,是我知道導遊的工作不易,是我希望有更多人能認同導遊的工作!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攸聲旅遊


很多人旅遊的時候會選擇自己去旅行,也有人會因為想省事選擇跟團旅行,但是很多跟團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各種不必要的消費!跟團去旅遊要注意哪些?

1、報團前諮詢清楚

首先報團的時候就要問清楚,不能因為哪個團費便宜就報哪一個,像一些團價很低的多半都是一些購物團,可能花的錢比高品質純玩團還多,最重要的是遊玩體驗差就只在生氣了!

2、注意合同

雖然說在選擇團的時候沒有因為貪便宜選錯團,但是也不能保證你選的團和你籤合同的團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在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閱讀仔細,不然到時候只能有口難言了!

2、注意自身的言行

在旅遊景點商品購物街,不過份駐足盯著看櫃檯物品,不主動詢價,不理會搭訕,能避免“引火燒身”麻煩。

4、不要相信導遊那張嘴!

跟團遊,要擦亮眼睛,不要太相信導遊的鼓吹,如果景區有些小的工藝品,價格也不貴,可以捎帶些送親朋好友,切勿相信所謂大師開光過的佛珠,玉石。



楊樊林


跟團旅遊中,我是不相信導遊。原因很簡單,就是導遊想方設法忽悠你多消費,自己從中獲得收益。這是現在國內外旅行團的導遊及整個行業一種“潛規則”。只是個別旅行社做的比較好一點,個別旅行社管理的比較嚴格一點,這些旅行社就是國內那些品牌的旅行社。有些旅行社、有些導遊帶的團糟糕的很,整個旅行途中天天推銷旅遊商品,旅遊車把遊客拉上不停歇的進購物點,更嚴重的是還強制消費,不管你買多還是買少,必須得消費一點點。這種行為讓人很反感,導遊花言巧語能說會變,苦口婆心說讓你們支持他,同情他,可憐他,說自己帶團也不容易,旅行社給的底薪非常的低等等理由,總之一句話就是忽悠的讓你消費。而遊客消費以後,好多事情都是有一種上當的感覺,遊客能不吐槽嗎?這種旅行社越做越糟糕,越做越雜,但是他以低廉的報價來不斷吸引遊客。

報團中所謂的零團費、負團費導致導遊中途甩客、與景點購物點合謀欺騙遊客,甚至威脅遊客造成的惡果。加上旅遊投訴麻煩、監管的不到位,甚至有些地方保護主義的思想的作怪,造成了人們對旅行社及導遊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寧願自助遊多花點錢、費點事也不願意參團。所以當你出去跟團旅遊的時候,不要相信導遊那張嘴!跟團遊,要擦亮眼睛,不要太相信導遊的鼓吹,如果景區有些小的工藝品,價格也不貴,可以捎帶些送親朋好友,切勿相信所謂大師開光過的佛珠,玉石,什麼養生藥品、保健品,什麼比內地便宜的首飾珍奇、名貴物品。所謂的這些商品,其中裡面都有一些“奧秘”,一定要忍住自己的手,理性消費,切莫就像小品裡面的大忽悠一樣上了當,影響旅遊心情。所以我總結是這樣的,因為我以前總是報團去旅遊,感同身受,好幾次的經歷讓人很是鬱悶。後來我基本上不報團,都是自駕遊。綜上所述,若跟團旅遊,我是不相信導遊。


行者無疆369


跟團遊的過程中,必須信任帶團的導遊。

跟團遊中,導遊是一對多服務,考驗的是導遊的統一協調溝通能力,同時需要所有團員必須信任他(她),願意服從他(她)。

服從源自信任,如果團員對導遊沒有信任,不願服從,各自主張,那麼整個團隊就會變成一團散沙,導致行程諸多麻煩和不快。

有一次跟了一個經濟團遊,因為行程中有自費項目,報名時也明說了的,行程單中也標明瞭項目、單價。

行程中,導遊要帶大夥去參觀自費項目,一部分人認為是被導遊忽悠,沒有去。導遊沒辦法,只能把那幾人放路邊,讓他們等別的人去遊玩回來再接他們上車。

因為不信任導遊,他們在那沒景沒吃的路邊瞎等了兩個小時。

聽去的團員回來說那個景很特別,值得一遊,其實自費的才是景點精華,而且那個點花錢不多。他們表示,出來玩能去看的景不去有所遺憾。

跟團遊,團友擔心的是主要是被導遊忽悠自費、購物,其實報名跟團時自費項目有哪些、進幾個購物點,都是明明白白告知的,想跟團的朋友考慮考慮自己的承受能為再決定跟不跟就好。

帶團的導遊也只是按旅行社規定,按行程方案帶大家走,不能隨便更改、刪減行程,為團員整個行程的吃住行安排好一切,他們都很盡職盡責。

跟團遊,大家對帶團的導遊是可以信任的。





落英繽紛160056092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跟團遊的過程中我建議對導遊多一分信任,旅途會更精彩。下面我拋幾塊磚,歡迎大家金玉交流。

首先,導遊大多數是帶專線,經驗豐富。我們報名跟團旅遊,整個行程大多數導遊都走過幾十上百遍了,導遊對於景點、吃飯、住宿、集合時間地點、購物、遊覽攻略,注意事項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導遊大多都會在車上講解的時候提前告訴大家,這時候一定要認真聽認真記,對提高旅遊質量有很大幫助。所以一個優秀的導遊不在於給客人唱了多少歌跳了多少舞,而在於自身業務熟練,提前給客人把行程中的注意事項講解透徹明白。下車之後大多以自由遊覽為主,景區遊人太多,四五十個人下車後很快被其他團的遊客衝散了。下車後導遊幾乎沒法再講了,車上講的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一定要信任導遊,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你不信任導遊信任誰呢?

其次、對導遊工作理解、支持,做到良好溝通。導遊帶團連續幾天和客人在一塊,帶著客人遊玩,不少走一步路,還要安排旅途中客人吃喝拉撒睡的諸多事情,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吧?有的客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自己不明白的事,上去就和導遊爭吵,這是很不理智也很不正確的處理方式,爭吵能解決問題嗎?肯定是解決不了。如果爭吵能解決問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啥都不幹每天爭吵,問題就解決了?爭吵只能讓遊客和導遊之間失去信任。旅途中難免遇到你覺得不順心的事情,一定心平氣和的和導遊交流,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你自己的問題,可以單獨和導遊交流,儘量避免大庭廣眾之下質問導遊。導遊給出的解釋如果不能讓你滿意,你可以向旅行社投訴,如果還是接受不了,你可以繼續向有關部門投訴,直到你滿意為止。但是請你不要和導遊爭吵,更不能難為導遊。導遊帶團的任務是讓客人玩的開心,該做的都做好了,導遊的付出對得起自己的工資,不包括要受誰的氣。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人在旅途要信任導遊,而不是給導遊出難題。因為把你帶出去還要帶回來的人,是導遊。

第三,導遊帶團中最容易和客人產生分歧的應該就是購物安排和推薦自費。報名跟團遊都有詳細行程計劃,購物和自費說的清楚明白,大多數客人都能理解和接受。也有個別素質比較低的客人故意挑事的。購物安排沒有強制購物,只是要求客人必須進店,有的客人提出來不買也不進店,遊客這樣做已經違反了旅遊合同但是他不覺得自己有錯,還理直氣壯的和導遊爭吵,還有必須消費的自費項目客人臨時不參加等等。導遊只是按照旅遊合同帶客人遊玩,客人違反旅遊合同的做法應該和導遊良好溝通,導遊給你解釋的很清楚了,你還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真是不應該,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你也不要覺得購物和自費導遊拿了多少好處,你應該想想同樣的旅遊路線,為什麼純玩團和帶有購物的團為什麼差了幾百塊錢?

第四、每次旅遊遇到的導遊都不一樣,導遊的素質也良莠不齊,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斷力。如果你遇到一個工作認真負責,對客人熱情真誠的導遊,請選擇信任導遊,不要給導遊出難題。如果你遇到一個導遊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全程和遊客沒交流,誘導客人消費,請你也不要和導遊爭吵,因為爭吵不能改變一個人天長日久養成的不負責任,這時候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更談不到信任了,相信這樣的團你也不想再參加第二次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歡迎金玉交流討論





高山仰止007


我覺得信任是要有的,但是也不要盲從盲信。

現在旅遊業發展比較完善了,導遊也是通過各項考核上崗的,可以說在你出去的這段時間裡他是要負責你衣食住行的人,基本的信任肯定是需要的。

之前去雲南選擇的是跟團遊,雲南大家是知道的,之前的導遊評價都不是很好,什麼辱罵乘客、強制購物什麼的,自從國家管控可市場之後,現在已經好多了。我們報的是零購物純玩團,就是行程裡是沒有去購物店這一項的。一路上換了3個導遊,每個城市換一個。

第一個導遊負責昆明和大理,是個小姑娘,說話很利索也很負責,整體感覺很不錯,但是雲南的導遊必備的一項職責就是給遊客介紹當地的特色、特產,也是為了讓遊客消費促進當地經濟,這個我是理解的,到大理的時候,導遊就在車上開始介紹銀器和玉製品,但是也一直強調不強制購買,有需要想買的她可以介紹靠譜的商店。旅行團的一個小姐姐被說的有點動心,但是自己也沒有主意,一直猶豫不決的,最後也沒買成。

第二個是香格里拉的導遊,香格里拉海拔3600米左右,這就涉及到了高反的問題了,他在車上反覆強調高反的嚴重性,不想出問題需要購買氧氣之類的,但是也強調不是強制購買,但是他說的那麼恐怖,讓你不買都不行,幾乎每個人都賣了,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沒用上。

第三個是麗江的導遊,也是介紹玉器,大篇幅的介紹黃龍玉的價值,之前的那個小姐姐沉不住氣了,在麗江買了玉鐲子,對這個我不懂就不評價了。最後還一直介紹雲南的各種藥材,旅行團裡又有很多人買了。

他們一邊強調著不強制購買,一邊給安利這些商品,對這些我是持懷疑態度的,先不說玉器這些死物,那些藥材連個像樣的包裝都沒有,更不用說什麼合格證了,該拒絕還是要拒絕的,不能導遊說什麼就信什麼的。


小哥0708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跟團遊,能信任帶團導遊嗎?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信任。但根據自己報團的實際情況留個心眼兒就行。首先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個最基本的信任,其次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陌生人。所以主要是把握好一個度。


為何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

其實我相信回答不相信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這其實都是正常現象。導遊本身只是一份職業,由於職業特殊性,它所服務的客戶流動性大,口碑傳播性廣,只要有問題會無限誇大和人盡皆知。由於前幾年旅遊行業對導遊從業者的標準抓得不是特別嚴,導致出現了一部分自身素質較差的導遊帶壞了整個行業的口碑,強買強賣,限制自由,甚至威脅生命,什麼樣的問題都出現了,但是大家如果去仔細瞭解數據會發現,這樣的低素質導遊佔比其實也並不是很大。這就像是娛樂八卦明星,只有有那麼兩個出問題了,大家都會覺得娛樂圈都是這樣。所以對於導遊這個職業咱也不必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同樣是人,同樣有情感,我們只需要自己心裡做好一定的防備即可,把握好信任度。


為何選擇信任

其實我只跟過兩次旅行團,因為我個人喜歡自由行。而湊巧的是兩次跟團導遊到最後都成為了好朋友。我的心態是:既然選擇跟團,就說明我把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好幾天,而唯一能讓我和陌生環境做好的對接的唯一途徑就是導遊,我不相信他還能信誰?我如果那麼不信任導遊我又為何要跟團呢?我們都在說相信這個世上還是好人多,只要你真誠待人,他們也會真心待你。如果從一開始你就把自己武裝起來,去和他溝通相處 那我只能說你的這次跟團遊是不會快樂的!那很多人說我真成帶待人了,但導遊確實不行,團也不行。那我只能說圖暗示你選擇的說明選團眼光不夠好,導遊不好那純粹真的是運氣不好,不能因為一次不好的體驗,把一個職業一棒子敲死。


上述回答我是結合了自身經驗總結出來的個人觀點,當然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