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五代時期後梁與後唐的魏州之戰——後唐莊宗李存勖

VS後梁名將,人稱“一步百計”的劉鄩

  • 1. 導火索

915年,後梁天雄軍節度使楊師厚病逝。楊曾是後梁第一戰將,早年隨梁太祖朱溫立下赫赫戰功,後對梁末帝朱友貞擁立有功,受封鄴王。他的天雄軍下轄魏、博、貝、相、澶、衛六州,也就是唐朝鼎鼎大名的河朔三鎮之一的魏博。他晚年驕縱異常,創立了著名的親兵部隊“銀槍效節都”,對朝廷聽調不聽宣,甚至有不臣之心。


師厚純謹敏幹,深為太祖知遇,委以重兵劇鎮,他莫能及。然而末年矜功恃眾,驟萌不軌之意,於是專割財賦,置銀槍效節軍凡數千人,皆選摘驍銳,縱恣豢養,復故時牙軍之態,時人病之。”

好在楊師厚自己死了,後梁朝廷鬆了一口氣,梁末帝吸取教訓,決定把天雄軍一分為二,新天雄軍只有魏、博、貝三州,另外創建昭德軍,管轄另外三州。他派

賀德倫擔任天雄軍節度使,張筠擔任昭德軍節度使,又派劉鄩率兵6萬渡過黃河震懾天雄軍。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楊師厚的六州之地


賀德倫到任後,要分天雄兵一半給昭德,天雄兵中多為父子兄弟,不願分別,怨聲載道。賀德倫為穩定局勢,請劉鄩派兵五百入魏州。魏兵聽聞後更加害怕,以銀槍軍張彥為首發動兵變,活捉賀德倫,消滅了劉鄩的五百人,之後向後唐投降並求援,李存勖欣然接納,梁、唐魏州之戰爆發。

  • 2. 大戰始末
  • 李存勖入魏

李存勖西來,卻並不急於入魏州,先在山西永濟駐紮。他認為叛軍反覆無常,決定殺雞儆猴,便傳喚叛軍首領張彥來見。張彥毫無察覺,帶了500銀槍軍大搖大擺地來覲見李存勖,李存勖用一番不忠不義的罪名處死了張彥等人,叛軍心驚膽寒。他大棒後上蘿蔔,用好言好語安撫餘眾,第二天,又讓魏州軍擔任身邊護衛,彷彿劉秀推心置腹降伏銅馬軍的手段,成功收攏了魏州人心,安然進據魏州。


王入魏州,行至永濟,誅其亂首張彥,軍士股慄,帝親加慰撫而退。翼日,帝輕裘緩策而進,令張彥部下軍士被甲持兵,環馬而從,命為帳前銀槍,眾心大服。

  • 李存勖的冒險

在李存勖高高興興入魏州的時候,劉鄩也駐紮在洹水之濱。李存勖又花了一個月,攻克了德州和澶州,切斷了劉鄩的前後策應,而後進軍魏縣,與劉鄩隔河對峙。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李存勖攻克澶州和德州,使劉鄩在魏縣進退失據


李存勖又效仿晉明帝司馬紹夜探王敦大營的事蹟,率百騎偵察劉鄩大營。偏偏這事兒被劉鄩打聽到了,在附近埋下伏兵。等到李存勖前來,伏兵四起,把他們一百人團團圍住。李存勖躍馬大呼,率眾衝殺,部將夏魯奇格外英勇,晉軍殺傷梁軍數百人,突圍而去,回營清點,竟只少了六七人,李存勖對眾人說:“幾為賊所笑。

  • 劉鄩的百計

劉鄩將主力進駐到魏縣之內,很多天都不見動靜。晉王派人偵察,回報說城上雖然旗幡招展,卻沒有飯點兒的炊煙。李存勖說”我聞劉鄩用兵,一步百變,必以詭計誤我。“經過反覆偵察,才知是座空城,原來劉鄩讓人將旗幟插在假人上,假人又騎在驢上,來回走動,造成人來人往的假象。李存勖判斷,劉鄩是在聲東擊西,暗地裡要偷襲他的老家晉陽,於是星夜兼程,回援晉陽。事實確實如此,只可惜天佑李存勖,劉鄩大軍在山西翻山越嶺時,遭遇了淫雨霏霏,梁軍傷病甚多,不得不龜速前進。於是,晉軍得以充分準備,一方面快馬加鞭通知了晉陽守軍,另一方面追兵逐漸趕上劉鄩。劉鄩進軍到樂平縣,得知前方晉陽戒備森嚴,後方又有追兵接近,更重要的是己方糧草殆盡,只好改變策略。但此刻梁軍人心惶惶,劉鄩激勵將士說:“我們深入敵境,腹背受敵,山谷高深,去將何往?惟力戰尚可得免。否則一死報君便了。”軍心得以安定。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劉鄩暗度陳倉的企圖


劉鄩眼見計劃落空,軍糧告罄,打算先佔據天雄軍糧倉臨清縣,卻被晉軍周德威部搶先一步,劉鄩又變道攻取貝州。李存勖此時也開始東返,但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只好先在博州休整,只有周德威軍率先在堂邑與劉鄩軍遭遇,卻被劉鄩擊退。劉鄩追趕五十餘里,順勢駐紮在當地的莘縣,迅速鞏固城防,疏通河道、建造甬道保障了己方的糧餉暢通。而李存勖也趕到莘縣,兩軍再度對峙,一連交鋒數日,仍不相上下。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紅色為劉鄩進軍方向,黃色為晉軍方向


  • 元城之戰

劉鄩在莘縣一堅守就是半年,深溝高壘,晉軍也無可奈何。劉鄩沿用的,正是司馬懿抵禦諸葛亮的策略,如若晉軍久攻不下,軍心動搖懈怠,自然會有破綻。然而,劉鄩想成為司馬懿,卻成了安史之亂時潼關的哥舒翰。梁末帝遣使者問劉鄩破敵之策,劉鄩對答“

臣無奇術,但人給糧十斛,盡則破敵。”態度上確實是傲嬌了些,但歸根結底是梁末帝心胸狹隘,又趕上群小煽風點火,末帝大怒,詰問劉鄩曰:“將軍蓄米,將療飢耶?將破賊耶?”催促劉鄩出戰。劉鄩無奈,只能和眾將商議,說“大敵當前,皇帝只會紙上談兵,而我也不好抗旨,大家說說應該怎麼辦?”劉鄩本意是想統一口徑,集體抗命,沒成想眾將群情激憤,也紛紛要求出戰,劉鄩默然,第二天,又把眾將叫來,給每人一大缸水,命令大家喝完,大家面面相覷。劉鄩才徐徐道:“一缸水都不能一口喝光,又怎麼能一次吸乾一條河的水呢?”話雖如此,劉鄩還是扛不住上下的壓力,偷襲了鎮、定大營的晉軍,殺敵甚多。


時諸將皆欲戰,鄩默然。他日,復召諸將列坐軍門,人具河水一器,因命飲之,眾未測其旨,或飲或辭。鄩曰:“一器而難若是,滔滔河流,可勝既乎!”眾皆失色。居數日,鄩率萬餘人薄鎮、定之營。時鄩軍奄至,上下騰亂,殺獲甚眾。少頃,晉軍繼至,乃退。

劉鄩畢竟還是穩,沒有合適的機會依然堅守。偏偏梁國的君臣矛盾讓李存勖打聽了去,於是依樣畫葫蘆,定下了一條誘敵之計。李存勖親自去貝州犒勞軍士,聲稱之後就要回晉陽。劉鄩聽說後,認為魏州必定空虛,命令部將楊延直引兵萬人夜襲魏州,魏州城早有準備,霎那間喊殺聲震天,嚇退了楊延直的軍隊,實際上晉軍出城的只有五百人。劉鄩那邊也帶著大部隊來接應楊延直,到了元城附近,被晉軍三路包圍,李存勖從貝州回馬槍從北殺到,魏州

李嗣源從西而來,李存審從他背後包抄過來。劉鄩的梁軍以步兵為主,列成圓陣守在中間,架不住晉軍的騎兵如洪水一般衝突進來。一戰下來,梁軍七萬傷亡殆盡,劉鄩從黎陽渡過黃河,逃亡滑州。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元城之戰形勢圖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名將對決?

劉鄩戰後逃亡方向


  • 3. 戰後

元城戰後,為了挽回局勢,後梁派王檀率兵五萬偷襲確確實實很空虛的晉陽,卻被晉陽守將

安金全牢牢守住,援兵從外趕來,王檀也無功而返,梁末帝聽聞,曰:“吾事去矣!”誠然,元城之敗,河北不再為後梁所有,此時舊日大唐的河北三鎮,基本都為晉王所有,後梁的滅亡,也成了早晚的事。

至於劉鄩,在黎陽擊退過晉軍的緊逼,但獨木難支,幾次出擊都受挫,後梁的小人們群起而攻之,於是梁末帝自毀長城,賜給了他一杯毒酒,一代名將,就此凋零,就像當年趙國李牧、北齊斛律光一樣。

魏州之戰,是後梁與後唐攻守勢易的節點,從此,後梁完全陷入被動,被晉軍牽著鼻子走。後梁可用之將,只剩下劉鄩的部將王彥章,終究難敵後唐的名將如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