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刀尖上的絕美藝術
蛋雕,是近年逐漸興盛起來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蛋雕工藝品有多種,一種是用雕刀在表面顏色較深的蛋殼上雕刻出各種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另一種是選用質地較厚的蛋殼作為材料,以淺浮雕或鏤空的手法進行雕刻;還有一種是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完成的作品。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說到蛋雕藝術的歷史淵源,遠在明清時期,民間在喜慶婚娶、祝福慶壽、喜得貴子時,為圖吉祥如意,就有了贈送紅雞蛋的習俗。經過多年演變,彩蛋工藝逐步提高,如今,人們將雞蛋鑽孔掏空,在蛋殼表面雕刻精美圖案,形成了具有較高欣賞價值的藝術珍品。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蛋殼,是我們常常能見到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蛋殼是大自然中可以孕育生命的容器,然而蛋藝則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它能夠把多種手作的工藝形式融於身,用蛋殼做成藝術品被認為是生命的延續。

一枚蛋本身就有著天然的優美線條在創作的時候會體現出它原有的自然美感和外在質感,給人的感覺非常新鮮,但同時具有藝術的感染力。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一支鉛筆 一把刻刀 一枚蛋殼 一個世界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匠人——匠心

在中國蛋雕的發展歷程中,蛋雕藝術不斷的與我國其他文化藝術相融合,使蛋雕藝術更加廣為人知。蛋雕工藝品,以其獨特的材質以及雕刻手法在雕刻類工藝品中脫穎而出,在薄薄的蛋殼上作畫,激起了很多人的興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蛋雕,感受在這0.3毫米的蛋殼上作畫雕刻的驚險與驚豔。在蛋殼上作畫雕刻,如履薄冰,需要熟練的繪畫功底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因此學習蛋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可以掌握這門技術的人卻少之又少。因此蛋雕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情況不容樂觀。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蛋雕拼接

張凱,蛋雕工藝大師,大同市工藝美術大師,恆雲軒藝術創作工作室創始人。

在蛋雕工藝品的構思和創作技法上,張凱老師融合繪畫與雕刻,以浮雕、陰雕、陽雕、透雕、鏤空等雕刻手法為主,在各種禽類蛋殼上刻琢成畫,將全部的智慧和汗水都集中在0.2毫米的厚度上,雕刻出人物肖像、花鳥魚蟲、大同的文化古蹟等精美圖案,讓每一件蛋雕作品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大同禮物館丨蛋雕,蛋殼的逆襲之路

福 祿 壽

張凱老師以其高超的雕刻技藝,獨特的創新理念,精益求精的創作精神和對蛋雕執著的喜歡,最終給大家呈現上一件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珍品。

當萬家燈火熄滅、寂靜中萬物進入夢鄉時,一盞燈亮著,那盞燈下,一支鉛筆與一把刻刀,讓張凱老師沉浸於蛋雕藝術的美好,也讓蛋殼與手藝人實現了今生最完美的相遇。在一枚枚蛋殼上,一個豐富又精妙的世界正在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