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為什麼鼓搗雍正兒子弘時謀反?

老人頭侃史


歷史上的弘時,可以說是所有雍正皇子中,結局最為悲慘的一位。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將其過繼給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算是徹底斷絕了與其的父子關係,隨後又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時候,將其削除宗籍,革除黃帶子,進而否定了其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的身份。而弘時也就在這一年鬱鬱而終了,年僅23歲。

雍正之所以對待自己的這個親生兒子如此的冷酷與決絕,原因便在於弘時與雍正在“九子奪嫡”中的重要政敵與競爭對手八阿哥胤禩,保持了極為“曖昧”的關係。早在“九子奪嫡”期間,弘時就與胤禩等人交往甚密,並且充分表達了對其的擁護與支持,雍正對此已然是非常的憤恨。在雍正登基之後,弘時依舊保持了與八阿哥胤禩的密切往來,甚至在雍正對胤禩等人進行懲治的時候,弘時還表達了對其的同情之意,這就更加引得了雍正的震怒。而這也最終導致了弘時的悲慘結局。

關於弘時與八阿哥胤禩之間,既是共同“合作”、又有相互“利用”這樣的特殊關係,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只不過,胤禩的表現明顯是更加的主動,特別是其耐心的鼓動與積極的謀劃,極大的激發了弘時已然“熄滅”的奪嫡熱情,讓其重新燃起的鬥志,誓要與弘曆競爭到底,以至於為了奪位而不擇手段,全然不顧手足之情。

然而,對於胤禩來說,弘時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進而登上皇位,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此時的弘時,已經是徹底成為了他打擊、報復雍正的“棋子”與“工具”。他想要的就是對雍正進行“誅心”,即對其從內心層面和精神層面進行雙重打擊,而從最後的結果來看,胤禩的目的已然是達到了。


銷燬張廷璐的供詞,讓弘時徹底放下了後顧之憂。

在“張廷璐科場舞弊案”之前,弘時似乎還有一點心氣想要爭奪一下皇位。

他偷取考題,向外洩露,又與張廷璐暗中聯合,夾帶達官貴人家的子弟進入考場以考取功名,實際上這本就是對相關的外臣進行拉攏,主動進行示好的表現。同時,他又以七十兩白銀的高價公開兜售考題,也是其想要藉此積累一定財富的方式。

然而在整個科場舞弊案件被勘破,張廷璐被問罪處斬之後,弘時已然是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一方面,雖然張廷璐並未將其供出,但是這件事情永遠是一顆定時炸彈威脅著弘時,所以弘時在此之後只能是低調行事,避免自己在被此事牽連才是上策。另一方面,則是雍正已經幾乎確定了弘曆的接班人身份,並且在弘曆與其他皇子之間有著明顯的差別對待,這也讓弘時在“奪嫡”問題上自視差距明顯,也就此選擇了放下。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八阿哥胤禩來到了弘時府上,不僅將張廷璐的口供交還給了弘時,更是對其進行了勸諫,進而讓弘時重新燃起了參與爭奪皇位的慾望。

一來,弘時此前已經有了爭奪皇位的想法,並且已經付諸了行動,之前的失敗只是暫時性的讓弘時選擇了“沉默”,並沒有徹底澆滅其對於皇位的覬覦,況且,皇位的誘惑實在太誘人了,弘時也不會僅僅經歷了一次這樣的挫折就選擇放棄。

二來,就是張廷璐的口供已經被他親自銷燬,這也就此意味著他政治生命中的最大汙點與潛在的風險徹底被消除,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讓其不在因為此事而畏首畏尾,受到牽絆。

三來,便是胤禩給予弘時的“許諾”了。儘管胤禩在“九子奪嫡”中以失敗告終,並且雍正對其進行了監視與限制,但是此時的胤禩依然是掌握重要職權、擁有顯赫地位的總理王大臣兼軍機大臣,朝中還是有著眾多的支持者的。所以胤禩的支持,給予了弘時以巨大的信心,同時也讓其擁有了與弘曆一較高下的政治資本與支持力量。

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弘時一改此前無所事事的狀態,開始刻意的迎合雍正,並且願意主動的承接差事,目的就是為了博取雍正的好感,與弘曆進行皇位的爭奪。

然而,令弘時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他已然成為了胤禩的“棋子”,一步步落入了胤禩的“陷阱”之中。


拉弘時參與“逼宮行動”,根本目的卻是對準了雍正所實施的“新政”。

正如胤禩對於弘時所承諾的那樣,胤禩以及他的整個“八爺黨”,的確給予了弘時以重要支持,而他們這樣做的除了是在幫助弘時積累聲望與地位外,更多的還是持續性的激發弘時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

特別是在胤禩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的“鐵帽子王”進行的“逼宮行動”中,胤禩等人更是將逼迫雍正退位,扶保弘時登基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加以推進。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弘時在整個“逼宮行動”中表現的是非常的積極,並且是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然而,對於八阿哥胤禩來說,他放棄的只是登上皇位的想法,卻沒有放下對於雍正的仇恨,扶保弘時登基後,廢除雍正的一系列“新政”才是他的根本目的。

自雍正登上皇位開始,便大力推行“新政”,在這期間,包括“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一系列用以充盈國庫、提升國家實力的政策如火如荼的推行開來,而雍正也為了“新政”的推行,不僅是耗費其全部的精力,更是不惜為此得罪了許多人。

可以說,其所實施的“新政”,就是雍正在整個執政期間最大的成果與收穫,同時也是他所有心血的結晶。

也正是因為如此,胤禩才會將目標對準了雍正的這些“新政”,而如果將其廢黜,等於是將雍正多年的辛苦與付出全部付之一炬,這對於雍正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打擊,使其承受強烈的內心煎熬,但這卻是胤禩等人想要看到的。

不僅如此,胤禩等人是通過雍正的兒子弘時,來實施這樣的計劃,是讓雍正自己的兒子親自將其進行了批判與否定,這樣更是可以看做是在雍正沉重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讓其感受到的是無盡的失望與絕望。

對於此,只能說康熙評價八阿哥胤禩的那句“其心可誅”,是真的一點不為過。

只不過,伴隨著十三阿哥胤祥重新奪回豐臺大營的兵權,進而帶兵入宮勤王,幫助雍正化解了這次危機,胤禩等人的全盤計劃就此破產。

可想要藉由弘時,繼續打擊雍正的想法與行動,並沒有就此停歇。


“弘曆威脅論”,終讓弘時選擇了鋌而走險。

“逼宮行動”的失敗,讓胤禩等人只得以削宗奪爵、議罪抄家的結局收場,這也標誌胤禩再也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以正面對抗雍正。

與此同時,弘時似乎也選擇了主動“拋棄”胤禩,以極力撇清關係,為此弘時更是假傳雍正旨意,將胤禩的家人全部流放。

然而,胤禩並沒有因為弘時的行為的動怒,相反,他還主動“誇讚”了弘時的做法。當然,並不是胤禩此時心中沒有怨氣,而是他還需要繼續利用弘時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於是,胤禩趁機繼續挑唆弘時與弘曆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他這是在“激”弘時。 

“聽清楚了,你有兩點不及弘曆:第一精明不及弘曆;第二狠毒不及弘曆!”

在這之後,胤禩更是威脅弘時說:

“八叔說句話在前頭,到了關鍵的時候,他要殺你,會毫不手軟!因此,你要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搶在他的前面,把他除掉。”

毫無疑問,這樣的表述不僅讓弘時感覺到了自己的危險,更是激發起他內心的想要殺掉弘曆,奪取皇位的想法。

於是弘時選擇了鋌而走險,刺殺弘曆,但結果卻以失敗告終,而他最終也落得一個被雍正賜以自盡的結局,就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弘曆是雍正心中的接班人,除掉了弘曆無疑就是讓雍正失去了對於未來的“希望”,對於雍正的打擊和影響是可想而知的。而不管弘時成功與否,雍正必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弘時必然是難逃嚴懲的結局,這樣一來,雍正不僅要承擔著內心的一份煎熬,更是要背上“殺子”的罵名,為後世所唾棄。更為重要的是,弘時與弘曆之間,這樣自相殘殺、兄弟鬩牆的舉動,無疑是讓雍正面前再度重現了“九子奪嫡”的殘酷與慘烈,心中更是無比的傷痛。

所以,不管是雍正、弘時還是弘曆,哪一方受到的傷害,最終都會讓雍正為之內心受挫。而這卻又是胤禩所希望看到的,畢竟這是他一手挑起並親自策劃實施的,對於他來說,看到的雍正的內心的痛苦,便是其最大的勝利與欣慰。

而弘時,卻因為其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就這樣一次次的被胤禩所利用,徹底淪為了其復仇的“棋子”與“工具”,直到其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恍然大悟。

只不過,當弘時明白一切的弘時已然是為時已晚,而他也就此成為了雍正與胤禩幾十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其結局也讓人倍感唏噓。


雍親王府


老八胤禩多精明,身為晚輩的弘時豈能玩得過他?




在《雍正王朝》中,胤禩最初拉弘時下水是在恩科洩題案之後。當時胤禩從張廷璐那裡得知弘時才是洩題案的總後臺,在張廷璐被處斬之後,他找到弘時,一方面他用張廷璐的供詞威逼弘時,另一方面他轉而將供詞交給弘時,又對弘時循循善誘,讓他去跟弘曆爭。

咱們來看看胤禩有多精明。

弘時起初不願與弘曆爭,便藉口認命,說弘曆的位置是皇爺爺康熙欽定的,爭不來,還說胤禩爭了半輩子又得到了什麼呢?

再看胤禩怎麼說的呢?胤禩說,要是認命,你爹的皇位就應該是你二大爺胤礽的,但為什麼皇位最後還是給了你皇阿瑪?所以,你要跟弘曆去爭。

就因為這句話,弘時心動了,成了胤禩的一枚棋子。



隨後,弘時參與了胤禩的逼宮行動,只因為胤禩許諾,如果逼宮成功,將推弘時為帝,自己做周公,從旁輔佐。

結果逼宮失敗被抄家,弘時自作主張,將胤禩所有親眷奴僕發配到雲貴極邊之地。胤禩死到臨頭,還要再慫恿弘時一次,讓他跟弘曆繼續爭下去。

胤禩的這次慫恿,其目的就是想報復雍正,讓晚年的雍正看到骨肉相殘,痛苦不已。

在胤禩的挑唆下,弘時竟然不惜鋌而走險,刺殺弘曆。面對兒子之間骨肉相殘,為了弘曆能夠順利繼位,雍正只好忍痛殺掉了弘時,臨近晚年竟遭喪子之痛。



所以,胤禩最後對雍正說:“我輸了,可你並沒有贏。”


達摩說


題主說的慫恿弘時,不如說是利用弘時造反,利用了弘時的奪嫡之心,對權力的慾望。

雍正五年的一次宗祠祭祀上。當時弘時在康熙的靈前,突然說道:“先帝在天之靈,願目睹手足和睦,兄友弟恭。”接著,他便力勸雍正釋放被圈禁的皇叔們,甚至還說,如果皇爺爺康熙看到雍正這麼殘酷地迫害皇叔們,康熙在天之靈,一定不得安寧。雍正聽後勃然大怒,一氣之下,便將弘時革除宗藉,斷絕父親關係,並將他過繼給他曾讚不絕口的胤禩。受到嚴厲懲罰的弘時,擔心自己也會像皇叔們那樣遭到雍正的打壓,在極度憂慮和恐懼中,沒能熬過23歲,便一命嗚呼了。(參考史料:《清皇四室譜》《清史稿》)不要讓電視劇混淆正史,但是《雍正王朝》故事情節人物設定確實精彩絕倫。

《雍正王朝》劇中的弘時因科場舞弊案被八王爺抓住了小辮子。當時的弘時得不到雍正的支持,所以只能自己發展自己的實力。靠洩露考題收買人心,掌握話語權。

參加科舉考試的知識分子大多是官宦子弟,他們家族掌握著輿論權,幫這幫人作為回饋那些官僚,自然會在輿論上對弘時進行包裝。輿論可以影響民意民意可以影響聖意,一旦自己良好的形象樹立起來,被雍正那裡也是可以加分兒的。

看不到希望的弘時,不惜觸犯朝廷的法度,也要將考題洩露出去。在風險與利益之間。弘時做過權衡。弘時是雍正的兒子,也是皇位潛在的繼位人,不到最後一刻自己都是有希望的爭奪皇位,不僅需要取得雍正的好感,而且需要自己的黨羽。拿到考題的這幫人,必然是成績優越受到雍正的重用。也會對弘時感恩戴德,成為弘時的門人,將來為弘時所用。

八王爺就是看到了弘時有奪嫡的野心才沒有將其揭發出去,拿張廷璐做替罪羊草草收場。八王黨與雍正的較量輸的不甘心,弘時只是被九龍奪嫡的餘波利用。這裡可看出八王爺的陰險,不管弘時的勝敗雍正都得不到安寧。(慾望是最容易被別人利用的東西)


小賢歷史解說


康熙晚年的奪嫡中,八皇子胤禩實力最強,在百官心中的支持度也是最高的。可是棋差一招,還是輸給了老四胤禛。作為皇位的熱門人選,老八胤禩自然是一萬個不服氣。即便雍正上臺初期,對老八還算不錯,讓他做總理王大臣,可是老八還是要和雍正再鬥一鬥。


雍正即位後的第一場科舉就發生舞弊案,老八通過主審官張廷璐發現舞弊案的背後主謀居然是雍正的三兒子弘時。既然自己已經無緣皇位,老八就盯上了弘時,還假惺惺的全力支持弘時和弘曆(乾隆帝)好好爭一下,並且為了讓弘時放心,老八還把弘時在科舉舞弊案中的罪證撕毀了。


在老八允禩的威逼利誘下,弘時露出了對權力的慾望,下定決心與四弟弘曆爭個高低,同時不知不覺中也站到了父親雍正的對立面。弘時先是與八爺黨集團合謀逼宮,失敗後又企圖殺害弘曆。條條罪證、累累罪行都被雍正掌握,雍正不想弘曆重蹈自己的覆轍,為了讓弘曆順利即位,秘密處死了弘時。


面對這樣的結果,顯然老八的目的算是達到了,這也是為什麼老八會慫恿弘時來造雍正的反。弘治造反失敗被雍正殺了,看上去老八輸了,其實是贏了,有哪個父親願意處死自己的兒子呢?不過造反畢竟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


第二,老八慫恿弘時造反,其實老八也看出了弘時這個人的德行不行,老八就是想利用下弘時而已。而且老八倡議的是“八王議政”,如果逼宮成功了,弘時即便當了皇帝,老八控制朝政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畢竟老八在朝中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第三,就是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當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新政,造成了滿清貴族和天下士人的集體不滿。在這個機會下,八阿哥欲欲躍試,想一舉推倒雍正,使自己上位。而老八又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他不想讓別人說自己是靠謀反上臺的,就想借同樣有野心但是沒實力的弘時上位,使得自己大權獨攬。


而弘時之所以被老八利用,也是因為自己有野心,畢竟皇位的誘惑太大,誰也不想輕易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好有老八相助,一拍即合。誰知上了賊船的弘時,至死也不知道被老八當了槍使。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雍正王朝》中八爺胤禩作為"九龍奪嫡"的種子選手,最後因不得康熙聖心而惜敗,雍正繼位後胤禩被封為總理王大臣,但是對奪嫡失敗一直耿耿於懷的八爺多年來一直伺機而動想要推翻雍正,但最終還是在最接近成功的事件"八王議政"中敗下陣來;而後胤禩被改名為"阿其那\

小蕾說古今


八阿哥胤禩沒有敗給手握重兵的老十四,卻敗給了韜光養晦,成天唸佛的四阿哥胤禛。機關算盡,卻被老四半路劫了道。胤禩肯定是心有不甘的。自從雍正登基後,八阿哥表面順從,內心卻是耿耿於懷,他一直在等待時機,伺機反撲。


這段時間,他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棋子——弘時。

雍正繼位後,爆發了科場舞弊案。主考官張廷璐被殺,而罪魁禍首就是弘時,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這個事被八阿哥知道了。弘時把柄被抓,外加與弘曆相比,弘時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待遇。弘時倒向了八阿哥胤禩,成為八阿哥胤禩反撲的工具。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胤禩之所以鼓搗弘時,一是因為弘時有把柄在自己手中,這樣就容易控制了。第二,弘時的皇子身份,可以方便日後行事。第三,不管是弘曆還是弘晝,都很聰明,懂得權謀機變,而弘時明顯腦子不太好使。弘時小時候又和八叔親近,將弘時作為棋子是最佳選擇。



第一次鼓搗成功後,弘時成了八阿哥與雍正鬥爭的工具。在整頓旗務過程中,弘時和八阿哥勾結,幾乎架空了雍正皇帝,但是最終兵敗垂成。八阿哥大勢已去,弘時奉命去抄家,八阿哥又開始鼓搗弘時。

“狠毒不及弘曆”一句話讓弘時開始兵行險招,弘時派人刺殺弘曆,最後還是失敗了,弘時最後不得善終。


八阿哥這時候鼓搗弘時無非是想魚死網破,狗急跳牆的最後一招。因為他現在已經完全失敗了,利用弘時,繼續向弘曆和雍正發難,這是八阿哥最後的反擊。

都說弘時很聰明,我卻覺得他既比不上弘晝,更比不上弘曆。他只不過是八阿哥的棋子而已。弘時一生短暫,八阿哥胤禩卻一直利用他。弘時小時候生病,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都來守夜,他們有如此善良嗎。這不過是表現給康熙看罷了。弘時長大後,更成為八爺黨的棋子,八阿哥為了自己才鼓搗弘時,不然你以為他是為了弘時著想嗎?

(歡迎分享吐槽關注風雪夢不逝,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


風雪夢不逝


只說劇,不談史。

還記得圖理琛押解肖國興回來後,康熙說的兩句話嗎?“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要說胤禩這貨心眼是真的太壞了。他之所以忽悠弘時謀反,其實全是為了禍害雍正,給雍正添堵。當看到他給弘時情真意切的說,“八叔老了,不想爭了”,我差點就給這老小子騙了。他是不想爭了嗎?真不想爭的話,後來他搗鼓的“八王議政”又是為了嘛呢?真就是為了保弘時?聽他扯淡吧!就憑弘時那點彎彎繞,他就是繞到天邊也翻不出胤禩的五指山去,即便坐上了皇位,他也一準兒是胤禩手裡的傀儡,弄不好還會被取而代之。

弘時這一輩子都沒活明白,但是卻給死明白了,死到臨頭才參透了他八叔的良苦用心。痛哭流涕,啪啪打臉,直呼“八叔,八叔,阿其那,阿其那”。因為啥叫他八叔阿其那呢?僅僅是因為雍正給他改名嗎,當然不是了,是因為他八叔明知道他爭不過弘曆,還攛掇他去送死。他這是恨呢,既是恨胤禩用心險惡,也是恨自己醒悟太晚。

或許有人認為他並不太壞,而且有時候還是很顧全大局,他自己也說過這樣的話,“不管將來我們哥幾個誰當了家,這大清總還是我們的大清吧”。他說這話,那是他自以為還很有希望當皇帝的時候。再看看他那“八王議政”失敗絕望後的所作所為,蠱惑弘時謀反,誘導他暗害弘曆,促使雍正父子互相殘殺,這難道不是在動搖大清的根基嗎。

自己得不到的,寧肯毀掉,也不願意被別人得到,這就是大清朝的“八賢王”胤禩,這也的確是他忽悠弘時謀反的真實原因。

個人看法,不足為據,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把酒共東風


其實,他也有自己的政治報負,他也想治國平天下,只不過康熙皇帝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他不甘心呀。

弘時的適時出現,讓八爺又看到了希望。他也想把自己的政治藍圖畫在這千里江山當中。

那麼,從這點出發,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弘時與八爺的關係。

首先來說,八爺對弘時的態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利用。熟悉這部劇的朋友應該有印象,在政變之前,大家都要推八爺為皇帝,八爺卻說,天要助我,我做周公。說白了,這個時候的八爺早就放下了皇位,他想要的,只不過是證明自己比老四強而已。


再者,八爺心中也有一股無名心火。因為在當年,大家都在暗中坑太子,怎麼就在康熙眼裡,四爺就是忠誠,而八爺就其心可誅了呢?他不服,他也想看看,當雍正面對著自己的孩子兄弟鬩於牆的時候,他會怎麼反應,又該怎麼抉擇。

最後,他指使弘時去殺弘曆,我們可以說他是不想見著雍正好,但我們換個角度來想,弘時如果成功了,八爺的命是不是就可以保住了?

再來說弘時,弘時在遇到八爺之前就真的對皇位沒有一點興趣嗎?弘時如果真的和弘晝一樣無慾無求,他幹嘛去賣考題去?

再者說,賣考題就是單純的賺銀子?不可能,那是雍正繼位後的第一次科舉,弘時的目的太明顯了,要收幾個有用的臣子以備將來之需要呀。

只不過,突然出現的八爺讓弘時感到,這個人物比新科進士分量大多了,兩人才會一拍即合。
說白了,不是八爺忽悠弘時造反。而是八爺看穿了弘時想奪位的心理,這兩個人,在互相利用。


月曉YB


我的答案如下:

八爺在朝廷內黨羽最多的,九爺和十爺對八爺更是唯命是從,十四爺和八爺也走的很近,然而和四爺關係一般(四爺和十四爺可是一母同胞),年羹堯和隆科多也是與八爺曖昧不清,可見八爺在眾兄弟中是最有組織領導能力的。

太子被廢之前四爺和十三爺屬於太子黨,論能力論地位四爺都比不了八爺,他最初就是太子的炮灰,接了不少難辦的差事,得罪了滿朝廷的官員,他繼位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太子和鄭春華的事,讓康熙對太子很失望,之後在熱河太子被陷害起兵造反,其實從這個時候太子就大勢已去了,二廢太子只是康熙的一個手段。

太子被廢最有能力,最合適的繼位人當然是八爺,從滿朝文武的摺子就能看出,八爺是勢在必得。但是康熙竟然二次復立太子胤仁,此時的八爺就顯現出了不甘心。

康熙下了生死兩重詔,又軟禁了老十三十年,才給雍正保住了十三弟,才讓隆科多不起異心,沒這兩個人雍正就是得到穿位詔書,也坐不好這個皇帝。然而這一切都是康熙鋪好的路。

雍正繼位後,他依然要仰仗八爺,八爺心裡不甘心,處處比雍正強,處處受打擊。

老十四寧可去守皇陵,都不肯出山為重症效力和八爺有同樣心理,但是八爺心裡還有朝廷。

晚年的八爺已經想通了,自己再出來掙這個皇帝,就算成功了,也是人生敗筆,事已致此。但是八爺就是不服氣,他希望讓弘時能夠繼位,來推倒雍正,此時的八爺,早已經看淡了功名利祿,只是不服雍正不服康熙,自己繼位是滿朝文武一票一票選出來的,論能力,論威望,都碾壓雍正,為何要做他的臣子。


巴巴里阿影視


《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慫恿雍正的兒子弘時造反其實是在徹底承認自己的失敗之後的反戈一擊,即便是自己不能當皇帝,也要讓老四這個皇帝當的不順心,即便是不能把老四拉下馬,也要讓老四雍正膩歪膩歪。

老八慫恿弘時造反,和弘曆爭奪皇位,是在雍正基本上坐穩了皇位,開始推行新政的時候。經過雍正的心腹李衛和田文鏡的推動,“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官紳一體當差”等新政雖然還是沒有全面鋪開,但是已經初見成效,國庫充盈,老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了。

如果,這個時候再不進行發動就沒有機會了,但是經過了前面的失敗,老八認識到之所以在奪嫡之爭中功敗垂成和後來屢次鬥法失敗的原因是沒有掌握兵權。

因此,此次,如果想要將雍正從皇位上拉下來,就需要掌握兵權,因此他利用雍正整頓旗務,導致旗人不滿的情況,精心炮製了恢復所謂的“八王議政”,將八旗的另外四位旗主請進關來,並且帶兵共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

而且還拉攏了九門提督隆科多,因此再這個時候,為了獲得這些人的支持,不能自己親自赤膊上陣,只能是選擇代理人。

所以這個時候,八爺沒有的爭奪皇位的想法,而改為推舉代理人,自己退居幕後,就是宣告了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雍正皇帝有三個皇子,分別是弘時、弘曆、弘晝。

弘曆是康熙、雍正喜歡的皇子,人人都認定弘曆將來會繼承大統。所以支持弘曆沒有意義,弘曆也不需要的八爺黨的支持。

而弘晝聰慧過人,早早的就明白自己的身份,為了避免猜忌不惜鬧出一些自損體面的荒唐事,根本沒有爭位之心。

只有支持弘時,才能夠實現八爺的目的。而且退一萬步講即使弘時沒有爭位成功,也可以膩歪膩歪雍正,讓他們捲入到父子、兄弟相殺的結果。

所以才會出現八爺慫恿弘時爭位的情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