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與幸福無關?

貧富與幸福無關?


有一個實驗,說“如何在不拿走一點的資產下讓一個迅速人變窮?”,一眾聽者登時腦洞大開,紛紛就此展開了天際之旅,爭論到最後終於在一個答案下得到共識。

那這個答案是什麼呢?這個答案就是找出許多比他富裕的人與其對比,而且這個比他富裕的人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對比就是成本最低、耗時最短、成效最高的辦法。

貧與富是沒有絕對具量標準的,多少是窮?多少是富?比完正數,那還有許多負數的呢。所以人之所以有貧富這個概念完全來自於比較,而這個比較的參照物是活動的。所以換句話說,你覺得自己窮,那不是你真的窮,而是你找了比你富的做參照;反之亦然,你的富,來自窮者的襯托,並不是因為你真的富。

有沒有一個能獲得世界絕大部分人認同的一個貧富參照標準呢,那還是有的,就是以滿足人基本的生存條件為標準,但是這個隨著時代不停的進步,其標準一直在更改,比如二十年前基本沒人把私家車列入是必需品的行列,那時候的人就不幸福?非也,所以是不是可以說如果你覺得沒有私家車是貧窮的,就不幸福,那大概是攀比讓你不幸福吧。

這世界誰最希望你富?我想大概是國家,沒有哪個正常的是國家想讓自己的人民窮困潦倒的,至於你身邊的人嘛,相信善良的還是居多,但嫉妒這個東西很難說,所以即便是你身邊最近的人,也非盡然。

誰最希望你窮?或者想讓你感覺到窮?大約除了你的仇人之外,就是希望用你的窮來襯托他富裕的人,是這樣嗎?還有一種最可惡的,那就是通過販賣焦慮騙你錢財的人,他們總是挖空心思讓你感覺不安,一方面假裝好心給你指路,哪是什麼路,支使你入套而已。他們是永遠不會罷休的,幾千年來都是如此,而且效果一直不錯。

至於真貧困嘛,那肯定會影響幸福的質量,不過也取決你對幸福的期望,譬如說,我在醫院遇到病友,他們一家人說,只要一家平安健康,放棄城中所有一切那有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