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1999年,35歲的馬雲接受BBC的採訪,在面對BBC的無情的嘲笑、諷刺和詰問的時候,馬雲依舊大膽地說出了自己心裡所想:“我要改變世界”。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改變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

辭任阿里巴巴董事長之後,馬雲反而多了一個一輩子的工作:一輩子做教育的支持者,並在微博上取名 “鄉村教師馬雲”。

而如果我說:我也想改變世界

是不是同樣要面對各種無情的嘲笑、諷刺和詰問?

因為從2009年開始,我也在做一件事情:

如何幫助大學生及職場新人快速掌握除專業技能之外,必須具備的職場競爭力的其它綜合素養和能力,快速融入職場,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

同時,幫助那些進入職場3-5年,甚至10幾年還在底層徘徊,不得要領的職場老人重新建立職場競爭力的認知,重啟學習與成長的願望,並給出解決方案。

經過大約5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方向,並搭建了一套相對系統、完整的框架,然後用3年時間完善內容,3年時間實踐檢驗。

這就是:

職場競爭力《贏的五項修煉》系統

其間,用了1年半的時間蒐集、整理、消化並提煉,寫成了一部26萬字的著作。(計劃今年出版發行。)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經過近百場公益分享、公眾號、頭條等平臺的文章傳播,以及將內容做成贏正研習社內部研習手冊,獲得了各類職場人士的認可,並以此實踐,反饋結果正如我的初衷與想象。

因此,我希望能快速的將這套知識體系進行廣泛的推廣,以幫助百萬、千萬甚至億萬的大學生與職場人士。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贏的五項修煉》系統的學習價值

就業前及就業後,學習的權重:

1-3年有價值的《贏的五項修煉》系統學習=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20年的學習

舉個例子:

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3-5年還在跳槽,找到的工作依然是最基本的基層崗位,待遇在3-4k左右。

我在實踐中,包括這套系統尚未完全成型之前的階段,輔導過近千人,絕大多數的員工都能通過1-2年左右的時間,快速成長起來,要麼企業內部獲得晉升,要麼跳槽之後找到綜合待遇提高50%-100%以上。

這就意味著,他們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花了20年時間裡,耗費了父母60-200萬不等的教育投資,結果,職場價值就在3-4K/月左右。

而經過《贏的五項修煉》系統學習,職場競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職場價值提升1倍。

而時間上,僅需要1-3年(根據個人的基礎、勤奮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後文中還有更多學員反饋。)

學習成本

第一,花一本書的費用,手頭擁有一本《贏的五項修煉》。

第二,線下5-10天的培訓。

或者,就是我所希望的,能夠和有識之士,或在線教育平臺合作,做成更低成本的在線課程。

這就是我為什麼想找到馬雲馬老師的原因

馬老師說過: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每一個人普惠的機會,我相信這樣才能讓一個民族強盛,才能讓一個世界強盛。

關於職場競爭力《贏的五項修煉》系統具體內容是什麼,本頭條號已經開設了一個專欄。

朋友們可以關注瞭解詳情。

在這裡,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順便先做個自我介紹吧:

我是胡紹宏,職場競爭力《贏的五項修煉》系統創建者。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年輕時,在職場上走過很多彎路,當過教師,在不同的行業歷經業務員、主管、經理、全國市場總監、總經理等職業成長,然後在帶團隊,培養員工的過程中,發現職業成長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於是著手創業,創辦了“努客網”,希望打造一個職業成長綜合平臺,負債百萬。

然後以合作者的身份從事了2年多EMBA總裁研修班的教育工作,結合更多現代企業經營和管理的知識,進一步反思和總結,最終形成了這套系統。

然後跨界實踐,在汽配行業、餐飲行業、培訓行業、快速消費品行業、保健連鎖加盟行業、圖書銷售行業、印刷行業等廣泛實踐,幫助多家企業實現年度業績倍增。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職場競爭力《贏的五項修煉》系統簡介

GE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曾經被譽為世界第一CEO,在他領導的十幾年裡面,GE公司發展非常迅猛)的一本管理學著作《贏》中,他說過這樣兩句話,道出了人才成長的關鍵: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他說:“

一個人,在你成為領導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長有關,當你成為領導之後,成功都同別人的成長有關。

問題是,至少80%以上的企業和個人都沒有很好解決這兩個問題——

  1. 員工:在成為領導之前,如何自我成長——如何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首先做好當前的工作,其次是為未來的晉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2. 經理人:在成為領導之後,如何幫助他人成長——經理人在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前提之下,還需要具備幫助員工成長的能力,但大部分經理人欠缺這樣的能力。

這就是很多人為什麼一輩子難以成長,很多中小企業一直難以做大做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業發展亟需解決員工(包括經理人)自我提升及經理人輔導員工成長的問題。

員工如何自我成長,領導如何幫助員工成長,使之具備崗位勝任力,這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

比如在某一個崗位上,員工應該這樣思考:為了做好本職工作,我應該學習哪些技能?具備哪些能力呢?而他的領導,應該這樣思考:這些員工為了能做好本職工作,我應該教他學習哪些技能?具備哪些能力呢?

顯然,如果我們搞清楚了這個能力系統,作為員工將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迷茫,因為他會很清晰的瞭解到自己學習和成長的方向及內容,少走很多彎路,少浪費更多的時間。

而作為團隊的領導,也會有方法更快速的幫助員工成長,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同時,作為領導本身也需要進一步自我成長。

成長是有基因的

把一株小草的種子和一棵大樹的種子同時埋在地下,也許最初的一段時間小草的種子長得比大樹的種子還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草終究只是小草,而大樹遲早是大樹。中國有句古話:“3歲看大,7歲看老”,自我成長一定有自我成長的基因。

當然,成功還需要有一定的環境和機遇,就像大樹苗也有夭折的時候,能力強的人也有鬱郁不得志的時候,但這不屬於本書探討的範圍。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一個人到底應該具備哪些基因,才能更快速的進步,並能更持續的成長。因為一個人早期的成長可能靠教育和指導,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職位的提升,更多的是依靠自我修煉和學習了。

這就是本套課程為什麼叫《贏的五項修煉》的原因。

第一,幫助個人構建贏得成功的五大能力體系;

第二,在這個體系的框架指導之下完成自我修煉和成長。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成功需要哪些能力

在我自己的職業經歷中,這樣的困惑也影響了我很多年,因為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渴望成功,要麼創業,要麼在職場上獲得更有價值的認可。

一個人在職場上希望能體現出多大的價值,不是由自己說了算的,往往由“人才市場”的供需變化決定。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如果人才的競爭力不能得到提升,企業競爭力就無法得到保障和進步。

但是,如果我們不清楚什麼樣的人才需要什麼樣的勝任能力,個人就不能快速的自我提升,企業就不能快速的培養人才。

成功需要足夠的勝任力

求職的困惑:不是工作不好找,是你不好找工作

事實上,每天都有各種高薪職位在招聘,所以,本質上不是工作難找,而是崗位勝任能力不夠。

大多數企業普遍對於“勝任力”的構成和培養缺乏系統的知識體系和方法,側重於與工作流程有關的操作性技能培訓較多,對於冰山之下的其它能力培養要麼不繫統,要麼還有很多錯誤觀念。

我自己就曾經在兩家上市公司工作過,後來還給一家世界500強的國企下面的3級企業擔任過年度營銷顧問,這些企業都沒有能夠很好的解決按照勝任力的冰山模型來系統培養員工的問題。

99%以上的人才,並不是依靠以往沒有發現的規律和方法成功。

而沒有成功的人,缺乏的都是對大量已知的知識的掌握。

簡單性原則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曾強調:“簡單才是不可動搖的原理原則。思維方式改變了,人生才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事實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獲得更好的人生及工作的結果,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我們需要做的是,從複雜的現象中尋求到簡單的原理和原則,然後持之以恆的去行動和實踐。

世界本質是簡單的——如果看起來還很複雜,那就說明我們還沒有真正觸及到本質。

能夠將複雜問題簡化的人往往能看見事物的本質,更容易成功。通過簡單性的原則處理問題效率更高,因為步驟簡潔、清晰、明確。

奧卡姆剃刀原理

即“簡單有效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如果一件事情能夠以最簡化的方式或最少的資源去實現,就不要把它複雜化。

“贏的五項修煉”系統正是這種理念之下的結晶,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將雜亂的知識結構化,將繁雜的內容原理化,從而能更加高效的學習和成長自己。你簡單了,你的世界就簡單了;道理簡單了,事情就簡單了。

知識不等於智慧,能系統整合並運用的知識才是智慧

前面也提到了,麥克士威爾的4大電磁學方程式中各個定律都不是他發現的,他只是將四個定律放在一起,並整理成形式統一的數學式,從而解決了宇宙間任何的電磁現象問題。

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由碳元素構成,但1噸石墨的價值依然不如一克拉鑽石。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組合的結構不同,作用和價值就大不相同。

這就是系統和結構的價值。

成功者並不是因為他比普通人付出的時間和勤奮多十倍、百倍,而是靠更有價值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系統的有效運用。

在“贏的五項修煉”系統中,我也不能創造更多的新理念、新方法,只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早一點快速成長自己,將那些優秀人士必須具備的具有共性的知識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我們能夠在成幾何級增長的知識海洋裡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少走彎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在互聯網能夠輕易獲取知識的時代,很多人反而缺乏了系統構建並深度思考和消化這些知識的習慣了。

影響個人發展的兩大根本原因

企業發展瓶頸往往受制於人才成長的瓶頸。

人才成長的瓶頸往往都源於知識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無知。知識、閱歷和經驗的欠缺與侷限阻礙我們作出更正確的判斷和決策。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缺乏認知,想象力自然受到制約。

其二:錯誤的認知。錯誤的認知比無知更可怕——越努力,離成功越遠。

因此,贏的五項修煉系統就是要幫助我們解決以上問題。

第一,如何讓我們將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在某個階段保持一致(我們無法要求所有人一輩子都跟著一家企業走,何況企業也不見得能夠長期生存下去)。能做到階段性的一致,對於企業而言,這個員工已經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了。

第二,彌補知識的不足,將知識系統化、原理化,使之能夠有方向、有規劃的自我修煉。

第三,講清大部分能力的本質和原理,從而修正一些以往錯誤的認知。

優秀的人才到底應該由哪些能力要素構成

我的主要職業經歷都是從事營銷管理工作,後來的諮詢顧問也是以幫助客戶倍增業績為主線,即使涉及到企業運營和管理的其它層面,但主要還是以營銷管理顧問為主要工作。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研究如何提高銷售人員的銷售能力,反覆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了一個銷售人員的業績?後來在給很多企業做營銷管理顧問的時候,客戶也會問到這樣的問題,他們說:“胡老師,你準備給咱們公司的員工培訓和輔導哪些能力?”

我說,主要幫助他們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提升專業能力。

營銷人員和其他崗位的員工不一樣,我們招聘的設計人員、財務人員、技術人員等等,基本上都是有專業文憑的,可是,98%以上的營銷人員都不是市場營銷專業科班出身的。因此,我們需要給他們培訓更多的營銷知識,使他們更加專業。

曾經有一年,我去一家民營企業擔任總經理,給員工們詳細的分析了產品的營銷特性、市場競爭情況、渠道特點、區域市場的營銷與管理模型、經銷商以及終端的開發和維護技巧等等專業知識,培訓結束後,有幾位做銷售工作五、六年的業務員感慨道:“胡總,通過您這樣的培訓和分析,我才知道,我以前一直只是一個推銷員,現在才知道什麼叫市場營銷。”

通過這樣系統的培訓和輔導,把一支雜牌軍培養成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團隊,公司當年的業績就增長了四、五倍——之前兩三年都停滯不前。

其實,無論是營銷人員還是其它崗位人員,都存在專業能力提升的問題。

第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什麼崗位,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是死的,如何結合實際工作學以致用,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就必須學會更加專業的分析方法,改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提高溝通和說服能力。

銷售人員以及管理者,幾乎每天都在花大量的時間與人進行溝通和說服。溝通和說服能力不足,造成大量的無效勞動。

第四,提高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

每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都希望員工能夠自動自發的工作,也就是說,領導在的時候積極肯幹,領導不在的時候也應該是如此。同時,員工在管得住自己的前提下,還需要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來提升工作的效率。

第五,提高內在驅動力。

儘管每一個人內心都渴望成功,可是到了一個具體的環境裡面,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員工都有些心不在焉,甚至騎驢找馬,並不能夠盡心盡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需要管理者花費大量的精力來激勵員工,並採用更多的手段來監督他們。

只有解決了個人內在的驅動力問題,才能真正發揮團隊的戰鬥力。

大多數老闆都認可我的這套方案,儘管他們可能還有一些其它的需求,但這套方案已經足以大幅度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從而幫助企業改善業績了。

後來有一天,我看到網絡上很多人轉發一張圖片,上面是對“贏”字的拆解: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亡代表危機意識,口代表口才或表達能力,月代表時間管理,貝代表理財,凡代表平常心。

當時我就想,網傳的這種拆解分析,似乎都與個人成功有關係,但僅僅靠這幾點又遠遠不夠。或者說,上述說法列舉了一些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依然不夠充分。

比如“亡”字,講到了危機意識,可是光有危機意識管用嗎?失敗者同樣充滿了危機意識,可就是找不到成功的方法。又比如“貝”字,失敗者口袋空空,無財可理,因為他們本身缺乏掙錢的能力,又怎麼能贏呢?

我們到底靠什麼獲得成功,獲取財富?

於是,我想我在實際培養員工的過程中正好提到了五大能力,和這個“贏”字的五個部首之間是不是能夠一一的關聯起來呢?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我開始仔細琢磨每一個部首的本來意義,以及進一步延展思考,把每一個字當做一種象徵意義的符號去理解,才驚異的發現,優秀人才獲得成功的五大能力與這五個部首竟然驚人的吻合。

因此,我結合現代管理科學與國學傳統智慧,通過對“贏”字的拆解,完整、系統的將個人職業能力分為五大能力體系,從而既能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如何進行自我提升,又能使企業清楚瞭解每個人的能力優勢與弱點,制定更有效的團隊發展規劃,最終通過提高員工的“職場競爭力”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幫助企業超速成長。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萬能的朋友圈,我想和馬雲馬老師一起做教育,能借大家的力牽線嗎

萬能的朋友圈,請你幫助我鏈接馬雲馬老師吧。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我希望能通過更多人的支持和幫助,藉助更強大的力量和平臺,將這套系統快速推廣,讓千萬人受益。

喜馬拉雅、得到、荔枝微課、樊登讀書會、今日頭條、千聊等等,也是我渴望獲得支持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