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寫作中,有哪些關鍵要素?

淡墨明堂


最近書寫過程中,感覺越來越不好看,總是缺乏整體效果!如下小品,還是各位老師指點迷津!謝謝[祈禱][祈禱][祈禱]








淡墨明堂


在生活中,當我們鑑賞一件書法作品時,會情不自禁的對作品好壞進行評價。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結論會因自己的審美觀念而定;對於專業書法者來說,結論會因技法、章法、結構等等而定。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書法才是好書法呢?我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幾點基本要素。

一、書法作品必須具備“八面出鋒”

用筆“八面出鋒”,必須藉助毛筆的八個面進行書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毛筆使用久了筆鋒就向一邊倒,什麼原因?這就是長期使用毛筆一個面造成的。毛筆即使寫禿了,依然是垂直的,這才是“八面出鋒”。這方面宋代米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書法就是八面出鋒,而且不拘泥於古法,反而又不失天真爛漫。

二、書法作品必須具備“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也是中國審美最關鍵的要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和之美。一件作品、一個字中必須要有粗有細,粗如鐵畫銀鉤,細似行雲流水;要有方有圓,方如殘崖絕壁,圓似當空皓月;要有曲有直,曲如蜿蜒山路,直似馬躍平川。這方面懷素就是一個典型,他的書法便是剛柔相濟協調統一。其實,剛柔相濟就是書法中的粗細、方圓、曲直,但是務必追求自然,不可做作。現在很多江湖大師就曲解了這句話,以至於他們作品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

三、書法作品必須具備“錯落有致”

章法要有疏有密,疏處之地可跑馬,密處之地不透風。錯落有致看似是對章法的要求,其實也包括單個字。不管是單字還是字中的筆畫,必須要有收有放,收處要以黑守白,放處要以白守黑。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王羲之的手札,這點就體現得非常完美。

四、書法作品必須具備“筆情墨趣”

為何古代的書法作品很美?是因為作品有律動,猶如一首古典音樂,其中的音符有高有低,一路跌宕起伏,最後又將其歸一,所以我們才有美的享受。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必須在變化中有呼應、呼應中求和諧、和諧中求自然。用筆有快有慢、墨色有乾溼也要有濃淡。

五、書法作品必須具備“內涵”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首先必須要是一個文化水準很高的人,這裡說的“水準”不是學歷、不是職稱,而是自己的學識素養。如果沒有這些,即使寫得再好,也只能是比葫蘆畫瓢的字匠。歷代書法家皆如此,如王羲之、歐陽詢、米芾等等,都是文化在先,而後才是書法。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就是這個道理嘛!只有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有內涵。

以上所述,是一件優秀書法作品必須具備的要素。前四條是技法標準,最後是對書寫者的要求。缺一無筆法、缺二無中和、缺三無對比、缺四無韻律、缺五無內涵,此五條缺一不可。


逸雲齋書畫


我認為,能進行書法寫作的人,應該不是初學者,已經掌握了書法的用筆、結構、章法、用墨等技能。在書法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關鍵的要素,才能寫好一篇作品。

一.寫作前的設計。

選好寫作詩文,查準字數。選擇宣紙,根據詩文的字數,計算出宣紙的長短、寬窄。楷書要精準到格數,行書要精準到行數,草書也要知道通篇能否寫下。

二.瞭解和熟習寫作的內容。

如果寫的是詩詞,就應該瞭解它的作者,出處,含意,最好能背熟,不能邊看邊寫,做到心手雙暢。詩詞裡邊的生字,必須寫準,尤其是草書,可以查一下書法字典,多練幾遍,寫熟。只有這樣,你的作品才能達到生動、自然、流暢的效果。

三.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寫楷書、隸書、篆書時,要橫成列,豎成行,給人一種整齊大方、勻稱之感。

寫行書時,有行無列。字形大小要有變化,給人一種輕快之感,篇幅的上、下端都要對齊。

寫草書時,無行無列。上下左右錯落有致,渾然一體,筆劃有粗有細,字形大小、寬窄、長短要有變化。寫出‘’行雲流水‘’之感。

落款。最好和正文書體有所不同,楷書、草書可用行書落款,字的大小應小於正文。

用印。可用單印,也可用雙印,一是名章,二是字、號章,一陽一陰,顯得很有氣勢。作品的右上角,可以加蓋一款閒章,其內容最好能和作品內容相忽應,一章即可,不可多用。

四.寫作時的情緒。

身體不適不能寫;心情不好不能寫;心有雜念不能寫;大喜大悲也不能寫。寫出一篇好作品,必須心平氣和,去掉一切私心雜念,解放思想,消除顧慮,蘇東坡雲:心忘於手,手忘於書,無意於書乃佳。

寫書的環境,一定要光線充足,肅靜,最好不要有人觀看,消除外界干擾才能寫出一件好作品。

五.裝裱。

一件好作品,必須經過裝裱,才算徹底完成。這也應該事先設計好。裝裱的格式很多,如條幅、中堂、斗方、條屏、扇面等。(下圖:左起沈度的楷書,趙孟頫的行書,懷素的草書)





藝翁426


書法寫作有四大要素是指用筆、結構、章法,用墨。筆法是指書寫者用筆寫字的習慣和方法,主要體現在運筆和行筆上;結構是指字的結構;章法是指作品中字的多少、大小、疏密等;用墨是指墨分五色濃、淡、深、淺、枯。

1.用筆,是指書寫者用筆寫字的習慣和方法,主要體現在運筆和行筆上。是構成書法審美情趣、表現書法家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用筆方法,有起筆、行筆、收筆、提筆、按筆、轉筆、折筆。用筆的不同,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例如從用筆方法上說,有輕、重、快、慢、藏鋒、露鋒、中鋒、側鋒;點有長、短、肥、瘦、曲、直、方、圓、俯、仰。要將不同的用筆方式在一幅作品中運用協調,變化有致,才會使通篇像一曲音樂一樣婉轉美妙。

2.結構,是指字的結構,每個漢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組成,分為上下結構、左右結構、裡外結構等。也稱“結字”、“字法”、“結構”。結構是決定一個字好壞成敗的關鍵。點畫用筆好比是肌膚血肉,結構好比是人的筋骨。筋骨不立其形,則肌膚血肉難成其美。

3.章法,是指作品中字的多少、大小、疏密、留白等。也叫“佈局”。章法的具體方面包括字的大小、斜正、疏密等的變化與協調,也包括落款與印章的安排。書法藝術要求通篇的每行、每字以及一個字的各個點畫之間都要搭配均勻,協調一致,同時還要體現變化莫測的神妙趣味。

4.用墨, 是指對墨的濃與淡、干與溼的控制和運用。墨古人講“墨分五色”,是說墨有“乾溼濃淡枯”。不過唐以前的書法家基本都是崇尚用濃墨的。現在很多書法家喜歡使用淡墨作為個人風格的體現,或運用漲墨、宿墨、潑墨等特殊的用墨方法,來增強書法藝術的表現力。

書法的這四大要素中,每一種要素變化都是極其豐富的,而這些要素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辯證統一的關係。然而它們之間可以無數的變化組合,再加上篆、隸、草、行、楷等字體繁多,也就構成了中國書法藝術的豐富多樣、博大精深。


藝術傳播者


 一、在書法創作時的三個小原則

1.線條堅而渾——線是力和勢的組合,行筆要沉著痛快,做到穩健、輕便,重筆勢(即趨向),根據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線條斜勢,整體縱向走勢。

2.結體奇而穩——注意重心。欹側、擒縱、疏密、高低。

3.章法變而貫——竹節式(幾個字一節)節數間有空隙;貫珠式(中心線);蛇行式(左右擺動);疏影式(疏疏朗朗)。

二、七個佈局要點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與字之間有呼應,上承下啟,左映右帶,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書眼放中央,可大些,字與周邊氣貫。

3.整體上展出適合墨跡濃重的作品。掛家中適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錯別字,異體字不過於冷僻。

5.作品整體佈局上面重下面輕。

6.評作品好壞主要看總體視覺效果:節奏、墨色、用筆。

7.三三兩兩,似散還續,氣脈一貫,此佈局之妙也。

三、十個書寫關鍵

1.八面出鋒。藉助於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溼中有幹,幹中有溼,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千萬,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2.剛柔相濟。剛力-----鐵劃銀鉤(粗);柔力-----行雲流水(細)。

3.惜墨如金。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3-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4.豁然開朗。留白處有寬有窄,寬處給人以忽然開朗之感。藝術是製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中側並用。中鋒得法立骨,側鋒得勢求變。中鋒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審美的核心所在;側鋒是情性的化身,是書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慮。創作前要深思熟慮,反覆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氣呵成。書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現。要在身體與心情皆好的狀態下寫字。書寫時隨意揮灑,一氣呵成。

8.錯落有致。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9.筆情墨趣。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無形的舞蹈。求變化中有呼應,使整體和諧,有強烈的節奏和視覺衝擊力。用好拙筆,用略慢,動中有靜,寫出墨趣。

10.重視貫氣。書法的氣,是指點劃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趨向






承宣書畫


書法寫作和創作是兩回事,書法寫作和創作的要素其實就是,在書法作品創作只要能解決了控筆力問題,線條,結體,章法,還有墨色能達到有節奏有氣韻,有力度,有法度,有境界的要素。





一諦畫


淺見

創作與習練一樣追求筆法與結體。一幅作品的每一個字,乃至筆畫必須符合欣賞的法度,無繩墨的書作,視為敗作。也無欣賞可觀可鑑。

筆法,俗成的書寫習慣,由古典而來,八法,永字八法為傳統之法。

凡自己創造創新法外之法,是高境界。但是源自古法繼承而來。若沒有古法基礎,依然失卻書法創新規律。

遵循書之法,才有韻味,才得姿態美。

結體於各種書體有不同的結體形式,草書與正書有別,一則點線筆畫組成,一則筆畫構成。楷書盡八法。草書雖然有自由放任,但是繩墨更具嚴格,否則寫的草書是亂書。

作品應該在章法上也要重視,佈局合理,墨的濃淡都有講究。濃墨重彩,淡墨間之,其味橫生。參差披拂,大小不一,映帶呼應,皆為佈局的構成。

書法行距字矩,應該自然佈局。氣勢氣韻,是書法的神采。

穩健的筆墨運動,才是最真實的基本功。

寫書法,必然看功力是否強弱,強者駕馭筆鋒遊刃有餘,弱筆寫不出健美。更不能成就一幅佳作。


狂喜淡墨a


書法寫作中,有哪些關鍵要素?書道的最高境界在氣韻,要達到有氣韻的書法,自然得運用墨塊與線條、墨色燥與溼的對比來表現,遺憾的是,這種運筆法則不可能在寫作中去創作,是書法人在寫作時筆由文生。如書寫"怒髮衝冠",用筆當促急雄強。但若書法人生性儒弱,筆法怯軟,當然無法表達。故此,古人曰:氣韻不可學,是生而知之。當屬天骨有根,難以強求。故因此,書法寫作中,書寫人宜有自知之明,揚其長避其短,此關鍵之要素。











林慶逢358


書法寫作(創作)中,有哪些關鍵要素?創作一幅書法,實際上等於設計一幅圖畫。一,需要精心構思統籌安排,二需要立意明確,寫一幅作品,實際上是寫一幅心情,或寫一幅精神。你要表達一個寧靜祥和的心情呢,還是要表達一個激情澎湃的心情呢?你心中是有一個豪惰壯志要表達呢,還是一個心如止水波瀾不驚,抑或是心昏手乏的狀態?心境或心情決定著書法的氣象,這是真的。你看,有的書法激情四射,有的書法意蘊含蓄,有的書法寧靜祥和,有的書法大氣磅礴,有的嫵媚多姿,有的呆若木雞,這些都是和書者心情有著極大的關係的,這個過程就叫“立意”。三,經過了立意,經過了構思,接下來就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了,這個階段有很多細節問題,筆法墨法如何變化,結體形態氣勢如何變化,如何掌控,黑白疏密的對比,上下左右的呼應關係,氣韻氣脈如何貫通,落款用印的講究,這些細節問題,它們之間都是矛盾對立的,如何使它們和諧統一起來,使它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細節問題處理好了,一幅豐富多彩氣韻生動的書法作品就被你成功的搞出來了,說著容易,做起來可真不容易啊!




98明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