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炒作的?八卦一下古人炒作的鬼門道!

在《傳奇》之中,大才女張愛玲寫了一句至今仍廣為流傳的名言,那就是出名要趁早。

啊,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摘自張愛玲•《傳奇》

此言一出就像是在寧靜的夜晚裡放了一個大炮仗,猛然間便把那些還沉浸在夢裡的小青年、女娃娃驚得腦門子充血、花枝亂顫。是啊,人生苦短,千萬不能蹉跎了歲月,讓韶華徒留滿地哀傷。

古人是如何炒作的?八卦一下古人炒作的鬼門道!

於是,為了出名,打榜等炒作手段就成為了眾多妄圖出名的痴男怨女們最為快捷的方式。只是,殊不知,在中國古代輝煌燦爛的歷史中,早有很多古人將這些炒作手段玩兒的爐火純青了。

古代社會的信息傳播手段雖與當今社會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差距,但是古人炒作的手段卻也同樣五花八門。而在這些五花八門的炒作手段中,找人誇自己則是古人最常用套路。

找人誇

想要有個好名聲,有三種途徑:第一,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二,酒香不怕巷子深;第三,找別人吹自己的牛皮。

而在這三中途徑中,自賣自誇的事情對於古人來講太過出格。畢竟,這種事與他們從小接受的謙虛內斂的教育出入太大,他們還拉不下臉來做這等害臊事。再者,自賣自誇除了能得一個愛吹牛皮的名聲外,並沒有什麼大的用處。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路子,除非是那種能耐的住寂寞且自身才能出眾的的人才會選擇,一般人還真會被巷子淹沒了酒味兒。所以,前兩條路走不通,就只剩找人替自己吹牛的路數能稍微靠譜一點了。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於是古代就誕生了很多專門對天下英傑品頭論足的的“時評人”。而這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東漢末年的許子將。

許子將創立的月旦評就相當於現在的各類評測機構。會在當時的每月月初放榜,榜上會有許子將對各路人物的詳細點評。一旦許子將說某人“嗡嗡嗡”或是“打快板”,那麼對不起,這人的名聲就算是臭了。反之,如果許子將說一句某人才華了得、品行端正,那麼這個人就會一飛沖天成為當紅小生。

當然許子將做評測一般情況下都是自發且中肯的,畢竟他也需要保持月旦評的良好聲譽以更好地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但許子將有時候也拗扯不過一些想出名想瘋了的人物的糾纏,就隨便點評這人兩句了事。

古人是如何炒作的?八卦一下古人炒作的鬼門道!

許子將是隨意點評的,但被點評之人往往都會歡欣鼓舞。因為不管許子將的點評是好是壞,總歸自己能讓許子將開口就算是入了他的法眼的。而能入許子將的法眼,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吹噓的事情,也算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而曹操就是那個想出名想瘋了的人!

曹操尚未發跡之時名聲不顯,但他有一顆行俠仗義、安國定邦的雄心。於是,他在太尉橋玄的指點下去找許子將把他說道說道。

但是許子將深知自己的影響力,不想貿然對曹操加以點評。但曹操可管不了那麼多,就像是一塊兒牛皮糖一樣粘住許子將非要讓許子將把自己評價評價。許子將被曹操搞煩了,就隨口說了句“你小子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許子將開口了,而且評價還不一般。這下曹操可高興壞了,對著許子將哈哈大笑後,手舞足蹈地去幹他的大事業了。

而這句千古名言,也就此成為了曹操身上的標籤,將近兩千年後還沒被人撕下來,由此可見許子將的嘴有多厲害。

古人喜歡找人誇自己背後的鬼門道

古人喜歡找別人誇自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為了出名。但是,在為了出名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其他鬼門道。

1.為了求功名。

元雜劇《馬陵道》的開頭有這麼一句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話的意思直白而不虛偽,因為在古代,頭懸梁錐刺股、如飢似渴地給自己灌一肚子墨汁兒的目的就是為了成為王佐之才。至於那些所謂的世外高人,其實大都是些皇帝不待見的人罷了。

但是貨與帝王家,就跟做生意一樣,需要有門路。而在科舉制度被創造出來以前,要讓自己肚子裡的“水墨畫”得到皇帝的認可只有兩條路:要麼家裡有權有勢,要麼舉茂才。

家裡有權有勢這種考驗投胎技術的事就不用贅言了,而至於舉茂才那就需要找人來誇一誇自己了。

啥叫舉茂才?用人話來說就是讓有名望的人來推薦你做官。但對於一個家裡沒權沒勢的人來講,要想讓那些有名望之人從茫茫人海中瞅見你,你就得比別人顯眼些才行。

而要想比別人顯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揚名於世、C位出道。所以像許子將這樣專門品評人德行才幹的“時評人”才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2.為了收攏人心。

於普通人而言,找別人誇誇自己獲得一點小名聲是為了謀求一官半職以告慰自己為了讀書而逝去的青春。但有些野心勃勃的傢伙找別人誇自己則是為了收攏人心。

古人是如何炒作的?八卦一下古人炒作的鬼門道!

例如曹操,他之所以要找許子將是為了給他日後做大事做鋪墊。因為一個沒有名氣的人,很難讓別人追隨自己。尤其是像東漢末期這種亂世之中,人心向背往往是能決定成敗與生死的。不想敗更不想死,所以想辦法讓自己明顯天下,是對收攏人心有著巨大幫助的。畢竟對吃瓜群眾來講,跟著名聲大的人瞎搗鼓心裡也踏實些!

這樣的炒作手段對天下有何影響

炒作還能對於天下產生影響?

當然能!最起碼像許子將搗鼓的月旦評就對天下產生了重大影響。其影響簡單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於天下士子的影響。

總體來說,許子將的月旦評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他這種動態品評天下英傑的做法無異於給了士子們極大的壓力和動力。

但同時,因為月旦評說到底也只是由人對人來進行評價的。所以難免會在評價過程中出現一些受主觀因素影響的不公平事件。況且,在古代信息交流極為困難的情況下,許子將所掌握的資料不一定就是全面、準確的。所以,當時的月旦評雖然影響力極大,但也是引起了時人極大的爭議。

其二,對於上層社會的影響。

許子將本就是名門之後,再加上他的月旦評影響力實在太大,所以其交遊廣闊,更是很多社會名流的坐上之賓。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許子將這麼一個名嘴在,眾多社會名流在行事之時多多少少會有所顧忌。

例如和許子將同鄉的袁紹就是如此,袁家是東漢末年的名門望族,而袁紹本身也是身居高位。其行事用度張揚、奢華,但是他在回鄉之時卻會捨棄之前聲勢浩大的車隊、跟班兒。他的理由是,他的這些豪華車對不能被許子將看到。

古人是如何炒作的?八卦一下古人炒作的鬼門道!

至於袁紹如此做為的原因則很簡單——他不願意讓許子將說自己乃是一個張揚、淺薄之人。袁紹的做法雖有演戲的成分在,但也從側面說明許子將及他的月旦評對當時的上層社會有些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三,對於後世政治制度的影響。

月旦評雖然存在的時間短,但其在民間和上層社會的影響力卻不可低估。尤其是它評價人物的方式,對於沒有科舉這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的三國、東西晉等而言有著極大的借鑑意義。

於是,在曹魏初具雛形並於西晉完善的九品中正制就有很多月旦評的影子。因為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為九等,其重點考察品行、才華和出身。

而主管人才品行、才華評定的大小中正其實本質上與許子將是一樣的,都屬於“時評人”。

所以,當找“推手”這種炒作方式在影響到了國家大政方針之後,就已經比炒作本身高出了不知多少層面。

結語:古人的炒作是有底線的,而“推手”本身就是一些德高望重之人。所以這種炒作不但不會引起人們的厭惡,反而會如月旦評一般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而當今一些炒作著實令人作嘔,說到底,原因很簡單——無度!所以,任何事物本身並無好壞之分,有區別的只是人心和分寸而已!


吾史無終,持續奉獻精彩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