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靠科舉走入仕途,那武官怎麼選拔?

滑稽Aloser


古代的武官怎麼選拔的,我們在電影裡有見過,比如周星馳的《武狀元蘇乞兒》裡面就有他上京參加武狀元考試的情節。古時候是冷兵器時代,武是很為人器重的,可稱為立國之根本。

武官的選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參軍,在戰鬥中表現勇猛立下功勞,就可以被直接的提拔做武官;一種是針對全國所有人,公開考試選拔。

古時候文人是靠科舉走進仕途的,但後面武官也借鑑了科舉制度,實行武官考試選拔制度。

據相關記載,成規模的武官選拔制度,是在大唐武則天時代開始的。這制度,除了中途在元代的時候被暫停過一陣,一直到光緒27年才被廢除。因為光緒那年代熱武器時代開始了,之後就出現了講武堂一類的軍事培訓基地。就這樣,武官選拔制度從開始到結束,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歷史。

古語有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的是,文章你可以有一百種寫法,各有所長;但武就兩個結果,要麼輸要麼贏;上戰場的話,要麼生要麼死。因此,武官選拔制度是很嚴格的,沒有真材實料的話,考不上且不說,搞不好連命都可能沒了。

因此每次武官選拔,獲得第一名,或者前三名的,都會被皇帝或者重臣親自頒發榮譽證書,嘉封官職。

那麼武官考試的內容有哪些呢?

文場

武官選拔考試,它也是有分文場和武場的。光有匹夫之勇目不識丁也不行,只是文場會比專門文官選拔的要求要低,畢竟考的是武官。

文場主要是考排兵佈陣,安營紮寨,攻防謀略等。文場考試優秀者,會被賜予武進士名號,經吏部與兵部驗證後,授予相應級別的職位,成為朝廷的軍事將領。

武場

武場的考試內容,主要考核人的力量、速度,武藝、戰術等。比如射箭,射箭又裡分為:平射、馬射、步射等,它目的是考核人在不同環境下,都能夠精準射箭作戰。

力量項目主要有:舉重,負重等。我們現還能看的到古時候留下來的練力量的石鎖一類,有些一個石鎖就近兩百斤,不要說舉起來,兩個人抬都有點吃力(那些說傳統武術不行的,那是沒練到這個程度啊)。

另外就是兵器了,如刀槍棍棒等,其中槍是必選項。在這些考試項目裡,第一要看的就是騎馬射箭,倘若這一門都過不了就等於是失敗了,因為那時的戰爭環境用到最多的就是騎馬射箭。

唐朝那會武官選拔制度還不夠完善。到了宋代改成了晉級制度,分四個晉級:格試、解、省、殿。格試就像我們現在那些選秀節目的海選,另外的解、省就由專門的軍事主管監考,到殿這關就由皇帝親自監考了。這時起的文場要求,也比以往提高了,還會考到孫子兵法一類,你還要寫打仗的軍事觀點論文。

通過皇帝的殿試,考生會被授予相對的軍銜。在宋朝時就有《大小使臣試弓馬藝業出官法》證書。並根據應考生的成績進行排名,它的排名分為一甲、二甲、三甲,在一甲裡又分第一二三名,依次稱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小說裡的小李飛刀就是探花級別。不用說,前三名就會被賜封為將軍級別。

如題,古時候武官就是通過這樣的武考制度選拔出來,從而走向仕途的。


關注,不一樣的歷史解讀!


歷史小地主


古代文人靠著科舉制度走入仕途,而武官的選拔也有相應的武舉制度。

武舉制度是我國古代王朝為了選拔武官而創造出來的考試製度,該制度由武則天創立,其目的就是為朝廷選拔武官。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各個朝代的武舉制度。


唐朝的武舉制度

武舉制度在唐朝創立,主要分為武貢舉和武制舉兩種。其中武貢舉定期舉行,而武制舉並沒有規定的舉行期限。

如果要去考武貢舉,必須先通過舉送和省試兩科考試。舉送在地方上舉行,一般都是在每年的正月。而省試是由兵部主辦,時間是同一年的十月。

武貢舉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騎射、使用武器作戰和策論,除此之外還要看考生的身體狀況,如果通過了武舉,就可以直接封官,一般都是從六品以上的散官開始。

武制舉主要針對那些在職的文官,其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兵法、才藝、平射和筒射四種,這種考試主要是為了選拔將才,因此並不是經常舉辦。



宋代的武舉制度

宋代雖然崇文抑武,但其統治者也沒有停止選拔武官。宋代的武舉制度包括七十七種考試內容,大體上可以分為武術技藝和理論考試兩種。

宋代武舉還創立了專門用於武舉考試的學校,即宋代的“武學”,學生在“武學”主要研讀《武經七書》。這有些類似現代的軍事學校,可惜這種用於培養武官的學校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在宋仁宗創立不久之後就廢除了。

與文官的科舉考試類似,宋代的武舉考試分為解試、省試和殿試。殿試是在宋朝才加上的,這也體現了宋朝對武舉考試的重視。

在宋代,考生要想考武舉,必須在每年的六月底去兵部報名,並於八月份參加解試。

解試的考試內容包括文章和武術兩類。文章的考試內容全部出自《武經七書》;武術考試是由侍衛親軍都指揮操辦,其內容主要是考察馬術和騎射本領,一般先進行“步射”,然後再進行“馬射”。

通過解試後,考生需要在第二年的一月份或者二月份參加省試,省試的內容與解試相似。

殿試是在三月份到五月份之間舉行,由皇帝親自監考,先考察騎射,再進行兵法策論考試,之後由皇帝親自挑選一名武狀元。

明代的武舉制度

元代並沒有實行武舉制度,明朝早期也沒有建立武舉制度,不過在洪武二十三年,明朝曾在各地設立武學,以此對武官進行武學教育。到了弘治六年,朝廷才開始以武舉選拔武官。

明代的武舉考試製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考試內容主要分為“策略”和“武術”兩類,其中每六年舉辦一次,先考“策略”,後考“武術”。

到了弘治十七年,朝廷將武舉考試改為每三年舉辦一次。

鄉試於各地舉辦,由當地的武將主導,如果通過了鄉試,就有資格參加會試。如果有人舉薦,可以不用參加鄉試,直接參加會試。

會試在第二年的四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舉行,其中分為三場。首場考試為騎射,射出九箭,中了三箭以上即可過關;第二場為步射,射出九箭,中了一箭以上即可過關;第三場考策論。

按照三場考試的成績,將考生的名次分為上中下三等。至於殿試並不是每年都會舉辦。


清代的武舉制度

清代的武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其中童試在縣城舉行,通過童試者可稱為武秀才。鄉試在省城舉行,如果考中了鄉試,可以稱為武舉人。會試在京城舉行,如果考中會試,即為武狀元。殿試由皇帝親自舉辦,考試結束後,皇帝會賜予盔甲,並設宴款待這些高中的武進士。

武舉考試的內容一般都是先考察武藝水平,然後考察兵法策論。以會試為例,第一場考弓馬,第二場考武藝,第三場考策論。

不過到了清朝末年,武舉制度已經跟不上世界發展的潮流,這種選拔武官的制度逐漸被各類講武堂代替。


東方大史


古代武官和古代文官的選拔方式是基本相近的。主要的分界線就是科舉制度!

一、在沒有實行科舉制度的秦朝和漢朝時期是實行全民兵役制度的,所有人都要戍邊兩年,從小兵做起,積攢軍功逐步提升,古代軍功是按人頭計算的,在積攢人頭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可以個人選擇職位上升一等還是換取金銀。(目前,韓國和中國臺灣省還在實行全民兵役制度)。

隋朝和唐朝則是府兵制度,世襲制度,意思就是家中父輩為府兵的話你才可以去做府兵,然後立軍功做武官;隋唐時期還有募兵徵募兵種,然後去應募立功(日本幕府時代就是模仿我大唐)

二、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生可通過武舉考試來進行武官的選拔。

三、宋代時軍隊分禁軍,廂軍等,一般是發生災害後,朝廷募兵,然後選拔精壯者進入禁軍,其餘就是廂軍了。這個跟募兵制度其實一樣的。

四、世襲

世襲武將在歷史上比較常見,世襲武將的職位分為兩種,襲職和蔭職;

以明為例,著名抗倭將領俞大猷為世襲百戶、戚繼光十幾歲就接任其父的登州衛指揮僉事(四品),世襲罔替;

五、明清時期武舉制度也比較成熟了,一般要先考兵書戰策,也就是筆試,再考弓馬,分步射和騎射,最後再考兵器。

 

 

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只是武舉出身地位率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故武舉較為不被重視,但也是成為武館的一天可靠之路





拂心莫停手


科舉制度始於隋代,但僅考文章經術。考武藝,始於武則天時。

《新唐書·選舉制》:“武舉,蓋其起於武后之時,長安二年,始置武舉。”
《資治通鑑》卷二〇七:“則天后長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設武舉。”
《唐會要》錄其敕曰:“天下諸州,宜教武藝,每年準明經、進士貢舉例送。”

所以,武官的選拔,從科舉角度來講,是從武則天開始的。武則天不僅姓武,也開創了武官選拔的新時代。

在唐代,武舉考試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一是騎馬射箭和一些兵器的使用等;二是步射,負重、才貌、語言表達能力等,第二項內容,更多傾向於身體條件和基本文化素質。

到了宋代,這類武官的選拔考試,除考武藝外,增加了兵書策議,形成了實際武藝與武學並重的選拔模式。


除了武學理論像文舉那樣考試意外,真正的武藝選拔是怎麼樣的呢?

明朝正德年間頒佈了一份《武鄉試條袼》,載明三場考試:

一、二場考射箭,第三場筆試。第一場試馬上箭,以三十五步為準,第二場試步下箭,以八十步為準。 第三場試策一通,“或問古兵法,或問時務”。

看起來沒有十分複雜,武藝上只要弓射一項夠用, 其他的技能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這樣的考試,還是挺現實的。這是因為古代作戰,弓射是最具殺傷力,也最難防備的,八十步以外,一箭射去,效果與現在用槍差不多。現在的士兵,最重要的武技就是射擊打靶!

從古至今,通過武舉考試成名的寥寥無幾,很多名將都不是這個渠道成長起來的。這與武舉之地位始終低於文舉不無關係。

與文舉相比,首先武舉沒有文舉那般正規的進士制度、國子監歷事制度、庶吉士制度等職前培訓辦法。其次,武舉鄉試後也不授官;再有一點就是,即使會試中第而授宮了,大多數人也只能獲授低級武官,品級不高,多數是到地方軍隊去當參謀一類閒職,與文科進士大大不相同。

因而民間対武舉大多呈冷淡態度,這樣不冷不熱的制度綿延千年,最後再清朝曾經熱鬧一時,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最終歸於沉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