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形成了與契丹(遼)對峙的局面。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五代十國是哪五代

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一、後梁

後梁(907年—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實行兩京制,東都開封(今河南開封),西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後梁太祖朱溫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後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後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二、後唐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建立前晉,從此割據河東。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晉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期間晉國視梁朝為閏朝,仍奉唐朝正朔。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晉王位。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李存勖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陽)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同年底李存勖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926年滅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從誨內附;930年南楚馬希聲內附;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三、後晉

後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十二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後遷都開封(今河南開封)。

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石敬瑭

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河北、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四、後漢

後漢(947年—950年),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汴州。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劉知遠

公元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五、後周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共計歷經三帝,享國10年。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郭威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郭威是劉知遠臨死時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

柴榮繼位後不久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隨後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稱號、幾乎將所有長江以北地區割給後周。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柴榮

959年柴榮再次北上攻遼,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攻到幽州。不久柴榮病逝,其幼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將謊報說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後周首都是開封,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地區。

五代十國是哪十國

十國為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一、南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楊溥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並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於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楊溥

二、吳越

吳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吳越先後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為正朔,並且接受其冊封。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錢鏐

吳越強盛時擁有13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福州市)一帶。吳越國曆三代五王,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立國七十二年。從唐景福二年(893年)錢鏐為鎮海軍節度使算起,至滅亡前後存八十六年。

三、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國政權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今四川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王建

前蜀盛時疆域大致在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帝,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後,少有大規模戰爭,社會生產基本上能正常進行,但王建統治時賦稅很繁重。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人民的負擔。太后、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

公元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覆滅。

四、後蜀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是五代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比前蜀要小,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陽退至重慶一帶,北也由甘陝退到廣元。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發兵攻伐後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乾德四年(966年),北宋將當地所有反抗全部鎮壓下去。

五、閩

閩(909年—945年),五代十國之一,先後定都於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

909年,王審知被後梁封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王審知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年號龍啟,之後閩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閩正在打內戰時南唐出兵將其攻滅。

六、南漢

南漢(917——971),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

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公元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公元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

劉隱死後,其弟劉陟襲封南海王。劉陟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東省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南漢高祖劉龔劇照

次年十一月,劉陟改國號漢,史稱南漢,並更名劉巖,後又更名劉龔,終名劉龑。史稱南漢高祖。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帝,五十四年。

七、南平

南平(924年-963年),又稱荊南、北楚,高季興所建,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高季興

其子高從誨繼立,後經高保融、高保勖,直到第五主高繼衝,於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納地歸降。

八、馬楚

楚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馬楚國、馬楚政權,長沙為王都。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馬殷

楚全盛時,轄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嶽、朗、澧、辰、漵、連、昭、宜、全、桂、梧、賀、蒙、富、嚴、柳、象、容共24州,下設武安、武平、靜江等5個節鎮,即今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

楚自896年馬殷任命節度使到951年楚國滅亡,共存世56年,在湖南歷史上產生重要影響。

九、南唐

南唐(937——976),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李昪

南唐雖偏安於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後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三十五個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十、北漢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漢世祖劉崇

北漢(951——979)是五代十國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史稱北漢。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領土為十二州,大致位於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漢依附於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後被北宋所滅。歷四帝,共2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