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發電的時候,如果沒有電器在用電,那麼這些發出來的電去了哪裡?白白損失了嗎?

飛龍在天9783


通常來說,發電機組並不是滿功率發電的。額定功率(注意不是額定容量)300KW的發電機持續對外輸出也就在200KW。留有的餘量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另一方面就是用電負荷持續上升,即將大於本機組最大額定功率時自動開啟另一套機組。

至於發電機發電的原理,其他人洋洋灑灑幾萬字說的很明白了。我簡單的就說一句,其本質就是閉合的導線內電荷克服磁場對其做功。做功越劇烈,產生電荷的移動也就越活躍。體現在測量儀器上來說,產生電流或者電壓讀數越大。

說到這裡,就能回答沒有用電器(開路的導線)或者用電器減少,多餘的電哪裡去了。常話說的好,電就是用多少發多少。用電設備的減少就導致發電機的發電功率的減少(電網上變壓器負載減少),閉合的導線在磁場受阻減少,對發電機做功的機械也就更省力。當完全沒有用電設備時,就可以認為發電機是開路狀態。是沒有電浪費掉的,浪費掉的只是機械能,可以看做是自然損耗。

因為問的是“火力燃燒能量”相關。接下來詳細的解釋一下。

現在腦海裡想象這樣一個畫面。一個燒開水的煤球爐,爐子下面放一個電腦控制鼓風機,爐子上放著燒水壺。假如在鼓風機不轉的情況下,開水壺的水蒸氣剛好推動汽輪機並讓發電機持續對外輸出200KW的電功。當用電負荷變大時,先會被電腦識別出發電機受阻變大,繼而啟動鼓風機對煤球爐加大進風量。更多的熱量燒水,意味著燒水壺裡更多的蒸汽會對汽輪機做功,繼而發出更多的電量。

反過來想,當用電負荷減少時,就會相應的減少蒸汽的發生量。一套發電機組夠用的話,就會關閉“空轉”的發電機組。原則上來說火力發電站會在燃燒室不熄火的狀態下保持一個最低的發電量,供夜間使用。當白天用電負荷增大時,逐步開啟其他機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