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西部独特的文化培育了坚韧执着、永不服输的男性形象,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努力拼搏、意志坚定的英雄形象,生活在这里的路遥,明显的受到了西部地区雄浑壮阔的地域的影响,笔下的人物完全是他心中的完美男性。路遥小说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和马延雄 、马健强 、高加林等人,都是有责任心、意志坚定、艰苦奋斗、有志向的典型男性形象 。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路遥


1.英雄叙事

身为男性,即使频遭挫折,也要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勇敢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这是千百年来大家无形中认定的真理,仿佛男性就该如此。

何为“英雄叙事”?“英雄叙事”是作者在英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文学想象”塑造出英雄形象的过程。前期被大家喜爱的古典小说,比如中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侠五义》和外国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等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都是正义凛然、为国为民、拯救苍生的角色。而后期随着现实主义的推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常叙事逐渐流行,作家开始描写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他们是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韧执着、勇往无前、不屈不挠的小人物的奋斗形象,这也是英雄。改革文学中的男性具有典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男性总是“高、大、全”,这也是作家想象中的英雄,张贤亮和路遥的作品大多数都集中在改革开放时期,他们笔下的男性同样具有这样的“英雄叙事”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男性受苦受难、忧国忧民。路遥作品处处存在英雄人物,《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不愿在老家呆着,跑到艰苦的挖煤工地去辛苦干活,当女友田晓霞跑到工地找他,看到他血淋淋的后背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时,无比佩服孙少平的成长,而孙少平自己也觉得可以忍受生活的苦难为荣,同时孙少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看书,总是从女友那里得到报刊、书籍等资料,对社会上的事分析得头头是道,英雄般的孙少平形象跃然纸上。而同样的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是一位地地道道为国为民的好英雄。他用一生的时间为人民谋福利,主动体验生活,亲身视察民情,是领导,也是值得人民深刻铭记的伟大英雄。

第二个特征是男性勇敢无畏、助人为乐、临危不乱。男性在社会上一直扮演一个强者的角色,在小说中也一样,路遥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形象。《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自己生活的捉襟见肘,但是每次遇到事情,总会用自己的一切开销去帮助女性,比如郝红梅偷手帕,对于这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女生,孙少平不甚在意并且用心的帮助她摆脱困境,把自己所剩不多的钱给了她;比如孙少平在洪水爆发时,不计前嫌地救下拐子女侯玉英,体现了孙少平不顾危险的热血英雄形象;再比如在打工期间,遇到可怜的受虐女性,孙少平正义凛然地暴打包工头,并且再次用全身的家当帮助女孩逃出困境。另一方面,故事开头王满银被拉去劳教,孙家因为没有男人做主而乱作一团,女性只会哭哭啼啼,而此刻回家的少平“冷静的给没了主意的母亲和姐姐安排眼前一些最紧当的事”,俨然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些都体现了男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2.父权建设

“父权建设”维系的根本是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我国宗法制维护了男性的地位与尊严,男性的“父权”意识根深蒂固,直至现在,我国男女婚姻制度依旧维持着门当户对、男强女弱的现状。作为中国的现当代作家,路遥在潜意识中坚守着这一男性中心论观念,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这一“父权”观念。

《平凡的世界》中聪慧顽强的孙少安,在奋斗的路上,做过许多重大的决定。例如办理烧砖窑,扩大厂子等,而这些决定命运的选择在表面上看都会和妻子贺秀莲商量,但是实际上孙少安也说过:“秀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她尊重他做的每一个决定”,少安的男权思想也显露端倪。同样是孙少安,在面对心爱的润叶的告白,却始终没有勇气接受,因为少安痛苦地思考过: “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 ,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女的在城里当干部 ,男的在农村劳动 ,这哪里听说过? 如果男的在外面工作 ,女的在农村 ,这还正常”。这样的门第观念古已有之,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孙少安显然接受不了女尊男卑的生活观,而同样是农民的贺秀莲就完全不一样,她和少安是平等的。而这种平等的条件下,男性便比较有优越感。同样是《平凡的世界》中的润叶的父亲田福堂,田福堂私下说过“如果少安当年不要回来劳动 ,和润叶一块去上学 ,再寻个工作 ,那这娃娃做他的女婿说不定还可以。 ……反过来再说 ,要是他女儿没文化没工作 ,也在双水村劳动 ,农民对农民 ,那不要他少安骚情 ,他田福堂会直接托媒人把润叶许配给他的”。显然,田福堂的想法和孙少安的不谋而合。门第观念和男权思想太过强烈,同样是男权观,使田福堂一辈子争强好胜。田福堂作为双水村的领导,一辈子只想着权利,可在改革年代,当大家都在为发家致富忙忙碌碌的时候,田福堂真正的感觉自己老了,再也不是村里的首要人物的时候,只能躺在家里的碾盘上,感叹岁月的流逝,“对于田福堂来说,权利就是象征性的存在,也是极其重要的,活着时,权利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死去时,权利也是最好的安魂曲”,这样的男权意识让田福堂不仅害了自己的女儿,也让自己晚年悲凉可怜。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孙少安与孙少平


3.奉献型男性

路遥笔下的男性人物多是“奉献型”形象。他们自己刻苦努力、顽强拼搏,时时刻刻为了家人朋友着想。《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为了家庭早早放弃学业,替父亲承担生活的重担;为了不让父亲有压力,结婚后从来不说分家的事,执意去照顾弟弟妹妹;为了让乡亲朋友度过艰苦的日子,好心好意的收留他们在自己的工厂干活,并且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扩大自己的砖厂;在自己有钱后,想着乡里乡亲,自己出资兴办乡村小学,这便是有情有义的陕北男儿。《在困难的日子里》是关于贫困子弟马建强的读书生活,这里和张贤亮作品中的环境有些相似,都是忍饥挨饿的读书人,可不同的是,马建强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在明白自己的行为给吴亚玲造成了伤害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独自离开,心地善良的他不会因为贫穷而丧失人性,对于金钱和食物,他渴望但是不贪婪,表现了一个年轻可爱的生命。《平凡的世界》中的李向前,作为书中的一个配角,他的“奉献型”性格体现在他对于田润叶的爱情上,面对心爱的女人,他处处讨好,做自己能做的任何事,帮助妻子的娘家,帮助小舅子学开车,帮助妻子干活,即使没有得到回报依旧善良真诚,书中的李向前让人心疼,虽然不同于其他男性在生活上的奉献,但是对于润叶的爱情上的奉献仍旧值得人赞赏。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孙少安与田润叶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孙少平与田晓霞


4.小人物奋斗史

对于路遥作品中的男性,他们的人生轨迹都是“低—高”走向。这便表现为“小人物奋斗史”。《人生》中的高加林,农民出身的他刻苦努力,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可以摆脱这片黄土地,虽然在拼搏后未有成功,但是也体现了男性不懈追求的精神和渴望功成名就的梦想。《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同样是农民的儿子,贫困让他坚强,梦想逼他努力,在经过生活的磨难后,孙少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做挖煤工人,在这里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也可以走出黄土地的生活,在孙少平心里,他成功了。同样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憨厚朴实的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少安也常说,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谁会想到现在吃饱穿暖的幸福生活,可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他做到了,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比如兰香的丈夫王满银,他不满足于平凡的农村,想要出去闯荡,通过上海这些大城市寻找机遇,虽然结果未必是理想的,但是也是作为一个小人物形象去奋斗、拼搏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西部男性

孙少平

西部男性形象形成原因

探讨作品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 艾布拉姆斯在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来阐述,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我们用其中的作家和世界两个因素来分析路遥作品形成的原因。

1首先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我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给人带来的是思想上的内部影响。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代一代的文人作家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自觉不自觉的学习古典文学,路遥认定传统文化中最为强势的是儒家文化,而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对个人生命轨迹往往会产生重要的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作家形成的古典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被路遥完美的印证在了自己的作品中,路遥的小说中的孙少安(《平凡的世界》)是儒家道德伦理下的产儿,他有极强的家庭伦理观,尊老爱幼、仁爱宽厚,富有儒家的君子爱国和牺牲精神。这便是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影响。当然,因为作家受到相同的文化的熏陶,会产生相同的观念,即“男性中心主义”思想,也就出现了作品中描写以男性为主,女性只是陪衬的现象,这是张贤亮和路遥作品中男女性形象具有相同点的主要原因。

2第二方面是“时代”。每一个作品都有体现一个时代的痕迹,无论是张贤亮和路遥,还是贾平凹、马原、张承志、王蒙等作家,都是中国当代作家,他们的作品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恰巧这一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是思想解放的新时代,是西部现代文学的繁荣期,这批作家都是经过时代熔炉不断“锻造”和“成长”的历史见证者,他们写作一方面是对旧世界、旧时代的血泪控诉,一方面又希望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表现对新时代的欣喜和希望。路遥恰好是通过作品表现时代塑造下的英雄男儿的坚韧执着,体现苦难未消磨人的意志,仍然有那些对时代抱有美好向往的青年人的存在。时代特征的另一个方面是性别关系,20世纪从国外刮来一阵“女性主义”的浪潮,以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为代表,涌现了关注女性和男性平等地位的思想,路遥是知识分子,受到学术界的影响,他会或多或少的关注女性,路遥惯常用同一种观察点:他全部的作品都始终如一的从两性关系中汲取灵感。在观察男性时,总会潜入到人的爱情、婚姻和内在心里深处去,当然,他是成功的,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孙少安和田润叶那样纯洁美好的爱情,深入的描述了男女两性的爱情生活,因为有爱情和婚姻才处处体现了两性关系的差异。显然这样的两性关系也是受到了时代的强有力的影响。

3第三方面是作家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也会有不同的创作题材。路遥,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并且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这磨练了路遥一生都在奋斗的性格,也体现在作品中,比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马建强,把贫寒学子的无奈表现的感人至深;同时他的作品中的男女都是奋斗型人物,也是因为作家自己喜欢这样的“小人物奋斗史”。

我们现在喜欢《平凡的世界》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可爱而可敬的男性形象吗,他们也许依旧存在于我们这个现代中,在平凡的世界中发光发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