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今天,笔者想和你们讲讲我的比利时纪行。很早就听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有个滑铁卢纪念馆,馆内有一幅著名的全景画,描绘了一八一五年这场震撼世界的战争。在一个秋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日子,我专程前去访问。一走进纪念馆,迎面就是这幅画。这幅巨型油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气势雄伟。一眼望去,真是炮火连天,耳边又似鼓号齐鸣,人喊马嘶。


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随着画面的展开,我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细细俯看着激战的场面。当我突然隐隐觉得画中有些地方似曾相识时,才想起抬头四顾,原来我已经“跟着”激战顺着墙壁走了一圈多了。滑铁卢纪念馆从外表看像一直向下口的圆铁桶,桶壁开了两个小门。进门后下个小地道,然后上楼梯,便到了“圆桶”的中心——一座不高的圆台子。圆台距离“桶壁”约七八米,其间陈设着当年战场一些实物的塑像:歪斜的小板房,高高的茅草,横七竖八的人马尸体,还有些丢弃的武器炮弹药。


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而“桶壁”上就画着这幅高十二米,周长一百一十米的全景画。那些模拟塑像并不是随意堆在那里的,它是构成全景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的塑像只是半个,另外半边就在画上,使整个画更加栩栩如生。顺原路走出纪念馆,就到了狮子山下。狮子山是一座圆锥形小土山,高四十五米,紧紧偎依着纪念馆。山尖上耸立着一个生铁铸的长四点五米、高四点四五米的大雄狮。山坡上砌了二百二十六级石阶通山顶,道路虽不能说是“峭陡”,但是真要一口气攀登上去,还是有些困难的。


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可是一旦临顶,豁然开阔,疲劳顿释。在山顶上凭栏远眺,当年千军万马盛战的古战场尽收眼底:东南是一马平川的滑铁卢平原;北距布鲁塞尔市区不到三十公里,中间隔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西面是布鲁塞尔至沙勒罗瓦的欧洲十号高速公路,它笔直地伸向无尽的天际;西北面是滑铁卢镇。


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但为了避免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同狮子山比高低,保证滑铁卢古战场的完整和遗迹,比利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战场周围不能随意拆除旧房和建筑新楼。这样就不仅可以看到当年为法国、英国、普鲁士士兵树立的各式纪念碑,还可以参观许多与战役有直接联系的古迹。而战场的南面,有一座石头小屋,大门上端正地镌刻着“小石头农庄”几个字,这就是战役前拿破仑的司令部,这间小屋早已被列为历史遗迹,里面展出着拿破仑当年批阅的战报和使用的行军床、望远镜和马刀等。


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还有北面曾作为联军野战医院的农舍,据说就是在这幢二层的小楼上,雨果临窗沉思,见景生情,挥笔写下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关于滑铁卢战役的一章。尽管雨果写的是小说,但由于资料充实,细节详尽,描写逼真,后世的欧洲战史学家们认为那是拿破仑为何速然败北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走进首都布鲁塞尔:滑铁卢纪念馆

最后吗,除了这些名人勇将曾涉足的建筑外,那些与名人无缘的小农舍也随着古战场成为旅游胜地而得到利用,有的改成了蜡人馆,专门展出作战双方官兵形象的小蜡人;有的改成了小电影馆,为游客增加感性知识;有的辟为小纪念品商店;有的干脆起灶设床,接待那些想在古战场过夜的游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