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老師在家長會上提到,有女同學在QQ群裡說:“誰能借我五十塊錢,讓我幹什麼都行。”說到“幹什麼”這三個字時,她加重了語氣。

原來,女孩逃課去逛商場時,不慎撞碎了一個琉璃娃娃,店主讓賠五十塊錢。孩子不敢給父母說明緣由,怕他們追究自己逃課的事情,才想出了這樣的辦法“求資助”。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老師說家長得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線是什麼。為了五十塊錢,就能讓她“幹什麼都行”,萬一要是被壞人利用了,怎麼辦?另外,家長也得給孩子適當的空間,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緊。

底線是什麼,是一個人守住自己的邊界,女孩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還有一個故事,男孩上三年級時,偷拿了同桌一塊橡皮。男孩的父親知道了,覺得很丟臉,經常把“小偷”“沒出息”這些詞掛在嘴上。男孩心裡很委屈,他知道錯了,也真心悔悟,可父親卻偏偏總是揭他的傷疤。後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成了真正的小偷。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而另外一個父親的做法卻截然不同,男孩非常喜歡一本書,便想從書店偷偷帶出來,被店老闆發現並要報警。父親趕到書店後,非常真誠地求得店主原諒,並用三倍價錢“買”回了那本書。父親沒有罵男孩,而是告訴他:人都會犯錯,改正了就忘掉它,不要讓它在心裡留下陰影。

作家羅松說過:給女孩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給男孩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1

對女孩的底線教育,有四點很重要:

第一個:身體底線。

這幾年頻繁出現的裸貸,害人無數。女大學生因為想買高檔化妝品,想買好手機,提供自己的裸照貸款。最終錢還不上,天天被追債,又不敢告訴父母,有些被迫做出觸犯法律的事情,也有人絕望自殺。

慾望是個無底洞,會讓人不自覺地沉迷難以自拔。父母一定要告訴女孩,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出賣自己的身體底線,更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慾望。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第二個:生活底線。

有個女孩,每次跟男友約會,都要求AA制,或者輪流付賬。舍友就笑話她傻,說她長得這麼漂亮,有的是資本讓男孩子掏錢。

女孩知道,舍友每交一個男朋友,都會向男孩索取貴重禮物,要求男孩帶她出入高級餐廳,並且在交往過程中,從來不付錢,更別提禮物回贈。

女孩說她不想那麼做,因為那樣雖然省了錢,但是會讓自己喪失尊嚴。

要給女孩子灌輸這樣的生活底線——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不管什麼時候有尊嚴的女人,都不會依附別人,只有經濟獨立,她才能人格獨立、愛情獨立,在生活中處於不敗地位。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有個女孩為了挽救愛情,準備辭職去男友的家鄉,一個離家很遠的偏僻小城。媽媽告訴她,如果你是因為自己想去,我不會攔你;但如果僅僅是因為想滿足男孩的要求,那我不贊成。

感情是有底線的,不是無底線的退讓,不要因為想讓對方高興,或者想讓對方喜歡,而刻意改變和壓抑自己。好的愛情只會讓女孩越來越優秀,而不是俯下身子,越來越卑微。

我們要早早告訴女兒,如果一個人不愛你,或者你發現他不值得你愛的時候,記著轉身離開。感情的底線是,首先你得先是你自己。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前段時間,北大法律系女生包麗(化名)自殺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男友的“精神控制”,最終讓她走上了不歸路。

家有女孩,一定不能忘記告訴她,要樹立起自我肯定的價值觀,要懷有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建立起自己的心理防線。任何人都不能輕賤你的生命,任何人都不能跨越這個底線。如果對方的行為和語言,一直在試圖打壓和改變你對自己的認知,那麼當即立斷,遠離這種垃圾人。

2

給男孩的陽光教育有四點也很重要: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第一個:冒險教育。

有些男孩缺少陽剛氣,這可能跟從小“圈養”有關,因為家人總想給他最安全舒適的生活,把他保護得太狠。其實,還是要適當給男孩一些冒險教育。

小區的滑滑梯,並不是很高,但有些家長就攔著孩子,或者前後跟前,絲毫不讓男孩“以身犯險”。這樣被過分保護起來的男孩,長大了,會缺乏冒險精神,性格也會更柔弱,缺乏創造力。

有危險不可怕,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怎麼去避免這個危險,比如上下滑梯抓緊扶手,掌握哪些技巧,這樣男孩玩得更盡興,也能鍛鍊他們的探險精神。

第二個:規則教育

吃虧在不守規則的男孩並不少。去年某高校40多名大學生,就是因為不守學校規則,屢次曠課、不完成作業、考試不合格才被學校清退的,其中男孩佔絕大多數。

沒有人能凌駕在規則之上。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加上“規則教育”,用規則來平衡冒險。要讓男孩知道,哪些是最壞的結果,哪些結果壞到自己承受不了,那就不要試圖去越過那個邊界。

給男孩&女孩的底線教育,守住底線就是保護自己

第三個:正確的挫折教育

成績穩坐班級第二的男生,因為家庭變故,無心學習的他,得了史上最低分。被同學嘲笑幾句,他便覺著接受不了,從教室的窗戶跳了出去。幸好被下面的雨棚接住了,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其實,打倒這位男生的不是挫折,而是他不知道怎麼面對挫折。消極逃避絕對不是面對挫折的態度,怎樣化解挫折,讓自己快速成長,一定不要忘記早早教給男孩。

《搖著輪椅上北大》的作者李春雷說過:要學會利用挫折,把每一次挫折轉化為一個支點,一個跳板。

第四個:獨立教育

孩子終歸要離開父母,獨自面對人生。無形中,就要求男孩從小獨立,有責任感和擔當,遇事有自己的主見,能分辨對錯,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不該做。

長大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實現人生價值,而不是依附父母。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越獨立的孩子越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