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大驚?

思燕2018


伴君如伴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失落的漢帝暗中血字昭書,聯絡志士仁人結成反曹聯盟,劉備丶馬騰等已秘密加入。

血字昭書被曹操截獲,曹操當即捉拿有關人員。劉備從此小心翼翼,表面上和關張一起

荷鋤耕田,胸無大志。

曹操為刺探劉備真偽,請來共飲青梅酒。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否定天下無數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就是能成為天下英雄,只有你與我啊!

劉備心虛,聞之言大吃一驚,一雙筷子落在地上。正巧天上一個驚雷,劉備趁機掩飾自己緊張和膽怯:好嚇人的驚雷!

巧妙地瞞過曹操,後來劉備主動請纓,借了三千兵馬揚長而去。


夏雨風


劉備有了兩個特點,一是愛跑,而是愛哭。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劉備,到處尋找靠山,所到之處卻都受到歡迎和款待,這是為什麼呢?

劉備早年被呂布打敗,投靠曹操,曹操啟奏朝廷封他為左將軍,領豫州牧。劉備被曹操打敗時,投靠袁紹,外寬內忌的袁紹竟出城二百里相迎。袁紹和曹操是當時最大的軍閥,可謂是最牛的兩個人,為什麼都對劉備畢恭畢敬,以禮相待。

那麼劉備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待遇?原因只有一個:袁紹和曹操都認為劉備是英雄。

人們總認為劉備是個忍氣吞聲的窩囊廢,其實不是這樣。真實的劉備也是個很有英雄氣概,豪氣沖天的人。比如劉備剛當“公安局長”的時候,那個督郵就是劉備打的,不是張飛打的。當時由於劉備沒錢沒勢,勢力小,處境艱難,劉備不可能像曹操那樣高調的“笑傲江湖”。由於鬥爭的需要,劉備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但這不能說劉備就不是英雄。在劉備沉默寡言甚至忍氣吞聲的背後,依然在骨子裡透著一股英雄氣。

而且劉備的氣魄非常人所能及,在赤壁之戰前,劉備一直寄人籬下,而且投靠過很多人,不斷在敵我勢力之間周旋。換了別人,恐怕沒有一個人有這種忍耐力,早就自暴自棄了。然而劉備沒有,他一直隱忍堅持了下來。

關羽和張飛都是當是傲視天下的人才,而劉備呢?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幾乎看不到翻身的希望。而關羽和張飛卻一直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劉備是英雄,關羽和張飛看出來了,後來諸葛亮也看出來了,劉備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也看出來了。所以曹操才說“今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






會飛的魚L


因為他們倆人都是一代梟雄。曹操雄才大略,狡詐聰明,才智過人,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功蕩平北方,成為三國最強的一方霸主,自稱英雄毫不為過;劉備乃打草鞋岀身,白手起家,禮賢下士,善於用人,百折不饒,終於建立蜀國,鼎立三國,乃真英雄也!至於當時曹操說了這話,玄德大驚,是因為劉備掎人離下,處境不妙,怕曹操對他不利,故意藏拙,見曹操把他相提並論,以為曹操看岀他的志向,心裡慌張,故而大驚。


錦鳳沖霄


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出自《三國演義》中的煮酒論英雄!

那為何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大驚?是因為劉備心虛。

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後,帶著劉關張三人回到了許昌,而劉備回到了許昌後,沒多久就和漢獻帝攀上了親戚關係,既然是親戚了,漢獻帝就和劉備密謀,想除掉曹操。劉備和漢獻帝密謀好了以後,為了避人耳目,劉備就在自己住的地方,每天於後花園中學起農民,種起蔬菜。但突然有一天,接到曹操的邀請,過府敘宴!當時的劉備心裡肯定是忐忑不安的,因為他心虛,而且不知道曹操為何要單獨宴請他!

於是心中有鬼的劉備去赴宴了,在論及天下英雄時,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聽了以後,吃了一驚,因心中有鬼,所以當時嚇得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很從容撿起了筷子,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由此將曹操的奸詐和劉備裝腔作勢的韜晦刻畫得淋漓盡致。

一句話: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大驚,是因為心虛!


大江侃歷史


因為這句話會要了劉備的命。

當時劉備官職是徐州牧,曹操是他的上級。同朝為官,本來可以和睦相處,建立和諧的上下級關係,但問題在於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劉備居然是“皇叔”。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具備成為曹操權力道路上的障礙的可能性。

所以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一次試探。

是曹操摸清劉備野心的鴻門宴,是劉備是否可以打消曹操疑心的一場考試。


雙方進行了友好而親切的寒暄後,曹操拋出了題目:君以為天下誰是英雄?

劉備:……

曹操:……

劉備:……

曹操:……

……

以劉備之智商情商,我認為他在裝傻,至少有忽悠的成分在裡面。

結果曹操一點都不拐彎抹角,直接來一句: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無語!


這就等於說:兄弟你別裝了,你說那麼多都木有用。這天底下,就我們兩個是英雄。

這句話背後的潛臺詞也是:你會成為我的對手,成為我權力路上的障礙,我是不是乘你羽翼未滿先除掉你,免留後患。

這才是要命的地方。

我相信劉備當時是震驚和尷尬。

震驚在於這傢伙洞察世事明瞭人性,說話簡單粗暴有效直指要害。尷尬是自己被曹操這樣的人評價為英雄,這是一種榮耀(無異於今天被人民日報@),但作為一個被皇帝尊為皇叔,勢力巨弱卻志存高遠人,最明智的方法是韜光養晦積蓄力量,等待厚積薄發。而這一切,在青梅煮酒中,本來一件內心的小秘密,被對方無情的揭穿了。

這時候曹操舉起了刀,觀察劉備什麼反應。


打雷了,

好吧!圓過去了。

也許是輕視了劉備的爆發力,也許是對自己的人格魅力有務必的自信心,也許是羅貫中同志的意識形態問題。

反正,劉備喝完酒,成功出了園子。


寒鐵衣


草根只能歎服羅貫中羅老先生對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動等掌握、拿捏達到極致,是基於著者對人性的深刻領悟,因而可以對人物刻畫得“維妙維俏、入骨三分”了!


草根231485533


很顯然,正史裡是沒有這個場景的,這是羅貫中為了提高《三國演義》的趣味性,自己設置進去的一齣戲。如果曹操那時真的認為劉備是自己將來的競爭者,又怎麼會輕易放走劉備呢?早就殺掉以絕後患了,曹操又不是那種婆婆媽媽優柔寡斷的人。

劉備在曹操處寄人籬下的時候,性命完全捏在了對方手裡,他提醒自己這個時候千萬要低調,什麼匡扶漢室的遠大志向先放一邊,保命要緊,說話做事得處處小心,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可不能讓他抓到把柄。

所以當曹操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劉備驚得筷子都掉地上了,就是怕曹操看出了他心裡的志向。曹操看到他那慫樣,這才放心沒殺他,不得不說,曹操也有婦人之仁的時候,說好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了天下人負我”呢?你要是“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不就沒有後來那麼多麻煩事了嘛!


秦曰漢雲


原文: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意思:天下的英雄,只有劉使君和我曹操兩人。

1:曹操的這翻話充分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高瞻遠矚:袁術淮北稱帝后,被曹操所破,袁紹空自兵強馬壯,卻自毀長城,被曹操破於官渡,其三子先後被曹操所滅。劉表枉稱六俊,憂慮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而孫策空稱江南小霸王,死在許貢三門生下。曹操的眼光超前他認為以後劉備才是和自己爭霸的人。

2:曹操指天為題,以龍的變化、升隱來暗指英雄的行為,這正指劉備的痛處,劉備就是擔心曹操把他當做對手,就是怕曹操把他當作英雄。如果那樣,別說劉備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連人頭都會不保。

3:劉備在曹操面前使用韜晦時,曹操卻不買他的賬,用手一指劉備,再指自己,說: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耳。一言而石破天驚,梟雄如劉備者也變了顏色,匙箸落於地,恰巧此時忽傳驚雷,劉備這才掩飾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4:“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深層含義還是曹操視天下無一物,雖嘴上說劉備是英雄卻半真半假,這句話也算是給劉備的考卷,等著劉備的答案,而劉備危急時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難關,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兩行清淚


當年劉備自從許昌圍獵後,就參與了董國舅秘謀,殺曹賊,救漢室。為了避人耳目,劉備每天於後花園中學起農民,種起蔬菜。

突然有一天,接到曹操邀請,過府敘宴。這就是所謂的“煮酒論英雄”劉備隻身前往曹丞相府飲酒,在席間,曹操就問劉備,方今天下誰是真正的英雄啊?

劉備不知如何回答,曹操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言而石破天驚,梟雄如劉備者也變了顏色,匙箸落於地。

忽傳驚雷,劉備這才掩飾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怕曹操生疑,劉備就說自己怕打雷掩飾過去了。


南朝灬


因為這句話暗藏殺機,你想想,天底下就他們兩個是英雄,自古就有“一山不容二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說法,劉備不可能聽不出這句話的意思,當場嚇掉筷子,又值當時正好打雷,情急之中劉備借懼怕雷聲嚇掉筷子,向曹操示弱才躲過了一劫,意思就是我一個連打雷都怕的人,怎麼可能和丞相併稱英雄呢?從而消除了曹操的顧慮撿回一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