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北魏是中國歷史上由鮮卑族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封建王朝,從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國,至公元534年分裂滅亡,共享國148年。

北魏時期,經過連年征戰,結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國政權林立的混亂局面,促進了民族融合,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瞭解北魏歷史,離不開一部最重要的史書——《魏書》。作為二十四史之一,《魏書》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代“正史”中第一部專記少數民族政權史事的著作,也是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一部史書,甚至被稱為“穢史”,千百年來飽受非議,受到不少史學家的批評。但不可否認的是,直至今天,人們研究瞭解北魏歷史,《魏書》仍然是最全面、最翔實的參考史料。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北魏地圖


關於北魏史書真實性的爭議風波,後世史家、學者多有剖析,至今莫衷一是。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即從史書背後三代主要修史官員的命運遭遇,探尋一下北魏史書引發爭議的原因。

北魏修史從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時期開始,至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期撰成《魏書》,大體經歷了五個階段,但最主要的階段有三個,即鄧淵撰修《代記》、崔浩撰修《國書》、魏收完成《魏書》。

鄧淵、崔浩、魏收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高官加才子,受命修史,但或被誅,或滅族、或死後挫骨揚灰,結局都很悲慘。一幕幕慘劇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1、鄧淵:博覽群書將門子,“禍非其罪”遭連累

提到撰修北魏史,人們首先會想到崔浩,其實北魏史書撰修第一人,名叫鄧淵。鄧淵出身將門,他的祖父鄧羌,是十六國時期前秦名將,智勇雙全,素有“萬人敵”之稱。父親鄧翼,曾任前秦河間相、後燕建武將軍、尚書左丞。

鄧淵性情純樸,正直誠信,從小博覽群書,“性貞素,言行可復,博覽經書,長於易筮”(《北史》)。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擊敗後燕後,任鄧淵為著作郎,後出任薄丘令,因政聲良好,被提拔為尚書吏部郎。由於他博學多才,精通典章制度和朝廷舊事,深受拓跋珪重用,當時,朝廷的各種禮儀律令、軍國文書、政策詔令大多都出自鄧淵之手。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鄧淵之父鄧羌素有“萬人敵”之稱


公元402年,鄧淵隨拓跋珪出征後秦,因功再封中壘將軍。消除了北魏的最大威脅,志得意滿的拓跋珪於是下令,命鄧淵撰修國史,追思既往成敗得失,記錄北魏興衰歷程。

作為北魏國史的開篇之作,難免要追敘開國以前拓跋家族先世的歷史內容。但當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可供借鑑的資料主要是流傳於鮮卑人中口耳相傳的《代歌》(北魏始稱代),鄧淵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對《代歌》內容進行篩選整理,將拓跋先族的歷史舊事及近代北魏的興衰史實,寫成北魏第一代國史——《代記》。

《代記》共十餘卷,其內容和體裁“惟次年月起居行事而已,未有體例。”(《北史》)——因為可供借鑑的事例太少,只是順著年月記載皇室的起居行事。這看起來更像是一部編年體的流水帳,以時間為主線,記錄拓跋家族開基建國、興衰發展的歷史實錄。

但僅過了一年,即公元403年(一說為406年),鄧淵就稀裡糊塗被賜死了。

關於鄧淵之死,史書的記載是,鄧淵的堂弟鄧暉為尚書郎,與定陵侯和跋交好。和跋因事被誅,和跋的子弟逃往後秦,傳說是鄧暉派人將其送出境外,拓跋珪懷疑鄧淵知情不報,於是將鄧淵賜死。“跋有罪誅,其子弟奔長安,或告暉將送出之。由是太祖疑淵知情,遂賜淵死。”(《魏書》)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


但這一說法漏洞百出,為後世多數史家所不信。一是史料語言模糊。鄧淵功高位顯,且“謹於朝事,未嘗忤旨。”道武帝僅僅是“懷疑”他知道內情,就將其賜死,理由牽強。二是《魏書》記載,和跋的子弟逃往後秦,之所以能出境,是因為“詐稱使者,亡奔長安,追之不及。太祖怒,遂誅其家。”並沒有鄧暉派人護送的記載。

後世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鄧淵之死是“禍非其罪,悲哉!”(《魏書》),而非死於知情不報。更大的可能是,鄧淵受命作《代記》時,過於直筆,如實記述了拓跋先族某些不夠“光彩”的史實,觸怒了拓跋珪,便找了個藉口將其處死。

2、崔浩:智謀無雙白馬公,“國書事件”釀慘禍

崔浩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執政時期最重要的謀臣,從公元423年拓跋燾即位,到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結束十六國混戰局面,崔浩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謀略家,在北魏攻取胡夏、北燕、北涼,征服柔然、吐谷渾等割據勢力時,舌戰群臣,力排反對勢力,為拓跋燾出謀劃策,顯示了超常的智慧謀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北魏統一北方


但他的結局卻很悲慘,最後受辱而死,被滅九族。這一切,源於歷史上有名的“國書事件”。

崔浩出身名門世家——清河崔氏,祖父崔潛,為後燕黃門侍郎。其父崔宏,號稱冀州神童,北魏初官至吏部尚書,賜爵白馬公。其母盧氏是後趙文學家盧諶的孫女,出身范陽高門盧家。崔浩和弟弟崔恬皆娶太原世族郭逸之女。

除了家世顯赫,崔浩才華更為出眾。“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魏書》)簡直是個奇才、全才。

崔浩性格謹慎,為官恭謹勤勉,從道武帝時期入朝為官,歷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倍受器重,官至司徒,封白馬公。深受朝廷賞識信任。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太武帝拓跋燾


公元439年,拓跋燾攻滅北涼,統一北方後,下詔崔浩監秘書事,統領中書侍郎高允、散騎侍郎張偉等人,編寫國史,續修《國書》(一說為《國史》),並特別強調由崔浩總管,務必真實記錄。(這也從另一側面透露出,鄧淵可能就是因修史實錄被誅,後世史官對此心存恐懼)。

崔浩不負皇命,帶領編撰組歷經十年,編修《國書》三十卷。其中,《道武紀》及拓跋先人追敘部分,以鄧淵《代記》為基礎,進行篩選加工。根據太武帝本意,《國書》主要是作為內參史料,供皇室內部查閱。但其時崔浩位高權重,趨附者眾。書成後,著作令史閔湛、郗標為了巴結崔浩,建議崔浩將《國書》刻在石碑上,以彰顯崔浩直筆修史功績。

崔浩採納了二人的建議,將《國書》刻在石碑上,立於都城平城郊外的交通要道,佔地一百步見方,共動用了三百萬勞力。但崔浩記錄北魏先祖的事蹟,十分詳細,來來往往的鮮卑人看了後議論紛紛,向太武帝控告,說崔浩是故意暴露先祖的汙點。

“湛、標又勸浩刊所撰《國史》於石,以彰直筆···浩竟用湛、標議,刊石立於郊壇東,方百步,用功三百萬。浩書魏之先 世,事皆詳實,列於衢路,往來見者鹹以為言。北人無不忿恚,相與譖浩於帝,以為暴揚國惡。帝大怒,使有司案浩及秘書郎吏等罪狀。”(《資治通鑑》)

拓跋燾大怒,將崔浩等人下獄,並下令調查。太武帝還親自審問,崔浩嚇得說不出話來,只承認以前曾收受賄賂之事。拓跋燾於是下令將崔浩同僚、下屬、宗族共幾千人全部誅殺。在中書侍郎高允的以死抗爭下,最後只將清河崔氏及崔浩的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族人全部誅殺。其他涉案人員,只誅殺本人,共128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國史之禍”。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崔浩雕像


崔浩被囚車載往刑場時,押送他的幾十個士兵一邊輪流往其身上撒尿,一邊嘲笑、歡呼,崔浩不斷髮出陣陣慘叫,引得路人紛紛觀看。

崔浩之死,從史料記載看,是由於直筆修史,“暴揚國惡”,觸怒了鮮卑族人及太武帝,但這一結論實在站不住腳。

首先,拓跋珪時期鄧淵撰修《代記》含冤被誅時,崔浩和他的父親崔宏,同時在朝為官,作為鄧淵的同僚,崔浩不可能不知道事件的真相,所以在主持修撰《國書》時,肯定會吸取鄧淵的教訓,不可能將過於明顯的“國惡”編修於內。

其次,崔浩身歷三朝,聰明過人,對皇帝的喜好、心思瞭然於胸。起初,由於道武帝晚年猜忌心重,濫殺大臣,朝臣都人心惶惶,躲著道武帝。崔浩卻勤於政務,有時整天都不回家,從未觸怒過道武帝,相反,道武帝還經常派人給他送粥。崔浩對拓跋燾瞭解更多,拓跋燾被立為太子,就是崔浩極力進諫的,拓跋燾和崔浩相互欣賞,君臣相得。皇帝喜好什麼、厭惡什麼,崔浩豈能不知?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北魏傑出謀臣崔浩


關於崔浩之死的深層次原因,後世史家多有分析,如,北魏漢化過程中漢人與鮮卑貴族的利益權勢之爭、崔浩與太子的矛盾、崔浩倡導滅佛引發的佛道之爭、崔浩自身的性格缺陷,等等。這些不是本文的探討重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崔浩之死的背後,必然另有原因,“國書事件”不過是個藉口。

無論如何,一代功臣才子,落得如此結局,著實令人慨嘆。

3、魏收:“穢史風波”惹爭議,“一國大才”身後悲

北魏史書經由鄧淵、崔浩兩輪撰修,皆惹禍上身,對後世修史者帶來較大影響。其後,獻文帝時高允、孝明帝時李彪和崔光、孝莊帝時代人綦俊和山偉又先後奉命編修魏史,但都懼怕言多失體,應付了事,致使國史編修進展緩慢。

直至北魏分裂後,東魏孝靜帝時期,權相高歡、高澄父子掌權後,北魏修史才重又提上議程。經高歡父子推薦,朝廷命魏收為散騎常侍兼中書侍郎,負責修撰國史。

魏收出身鉅鹿魏氏,是當地世家大族。其祖父魏悅官至濟陰太守,其父親魏子建官至左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魏收從小機敏聰明,不拘小節,十五歲時就以文采聞名,初為北魏太學博士,後受到吏部尚書李神雋器重,推薦其為散騎侍郎,兼修國史。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東魏權臣高歡


高歡掌權後,魏收仕途並不如意。重臣司馬子如非常賞識魏收的才學,就向高歡推薦,稱魏收是“一國大才”,希望高歡能重用他。長史崔暹也向高歡之子高澄推薦魏收撰修國史,魏收從此受到高歡父子信任,開始參與國史編修。

“子如因宴戲言於神武曰:‘魏收,天子中書郎,一國大才,願大王借與顏色。’由此轉府屬,然未甚優禮......崔暹為言於文襄曰:“國史事重,公家父子霸王功業,皆須具載,非收不可。”文襄乃啟收兼散騎常侍,修國史。武定二年,除正常侍,領兼中書侍郎,仍修國史。(《北史》)

文宣帝高洋篡魏建立北齊後,給予魏收優厚待遇,詔命其專職撰修《魏書》,並特別強調:“要好好地遵循直筆原則,如實編寫,我可不會像北魏太武帝那樣誅殺史官。”

魏收接令後,組織了專門的編寫班子,借鑑前代鄧淵的《代記》、崔浩的《國書》以及高允、崔光等史官撰寫的國史資料,進行篩選加工,斟酌取捨,同時,對缺失的內容進行續補撰寫,僅用三年多時間,就完成了總計130卷的《魏書》編纂。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


但《魏書》在內部傳閱後,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朝臣貴族紛紛指責《魏書》內容不夠公正真實,有的反映史書漏掉了自家有功績地位的先人,有的反映史書歪曲事實、褒貶不當,還有的反映入史人物取捨不公,先後有100多人投訴,並指斥《魏書》是“穢史”。文宣帝於是召集朝臣與魏收當面對證,面對指責,魏收概不承認,並依仗皇帝的寵信,上奏朝廷反說他們是誣告、迫害自己。

文宣帝高洋愛惜魏收的文才,對指責魏收的朝臣或鞭打、或免職、或流放。“時論既言收著史不平,文宣詔收於尚書省與諸家子孫共加論討。前後投訴,百有餘人,雲遺其世職位;或雲其家不見記錄;或雲妄有非毀。收皆隨狀答之......帝大怒,親自詰責......帝先重收才,不欲加罪。”(《北史》)但爭議仍然不斷,高洋只好下令《魏書》暫停刊行,允許對史書中涉及家事記載不實的投訴者進入史館,據實提出修改補充意見。

鑑於朝臣貴族非議太多,《魏書》在文宣帝一朝始終沒有發行。孝昭帝繼位後,又命魏收繼續修改。武成帝即位後,朝臣仍反映史書記載不實,武成帝又下令魏收進行修訂。

《魏書》自面世以來,就一直伴隨著“穢史”爭議,直至公元572年魏收病逝,風波仍未結束。公元577年,北齊滅亡的同一年,魏收的墳墓被人挖掘,屍骨遭揚棄。


一部北魏史書,為何害慘三代才子史官?

北齊文宣帝高洋


魏收雖然落得個掘墳拋屍的結局,但和北魏前代史官鄧淵、崔浩稀裡糊塗被朝廷誅殺不同,其死後被掘幕揚屍的死因比較清楚——濫用職權,引發眾怒。魏收雖然才華橫溢,但性格偏激怎麼,人品低下,對上恭維奉迎,對下侍寵而驕,狂妄自大。他常說:“什麼樣的小子敢對我魏收不恭!我抬舉他就能讓他上天,打壓他就能讓他入地!”這一性格必然會四處樹敵,招到同僚不滿甚至憤恨。

另外,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家族先人能入史立傳,既是家族社會地位的體現,也關係到當世人的切身權益。不管魏收是因為個人恩怨感情原因,還是修史失誤,遺漏或歪曲事實,必然會觸犯某些門閥士族的利益。更何況,從投訴對證情況看,《魏書》確有不夠妥當準確之處。所以,他的身後結局,並非偶然。

鄧淵、崔浩、魏收三代北魏史官,因為一部史書,或因觸怒皇室,或因激怒門閥世族,最終結局悲慘,一方面揭示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虛偽本質和殘忍無情,另一方面,也讓史書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即使如此,《魏書》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少數民族政權史料,其地位和價值仍然值得肯定。

(參考史料:《北史》《北齊書》《魏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