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一個乞丐,一個無賴,這擱在太平盛世的年代,朱元璋和劉邦註定是那種泯滅在眾人裡的塵埃。可是歷史終究不可重來,改變歷史的使命,不偏不齊正中他們二人身上。

劉邦從泗水亭長做到了威加海內兮的大漢皇帝,朱元璋從皇覺寺出來後,屍山血海堆裡衝殺出一個大明王朝。兩個人憑藉自己的努力,開啟了兩個強大的王朝。歷史上有無數的人分析判斷過,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從最底層一無所有,最終能夠走到擁有天下的人?是運氣?是實力?是機遇巧合?恐怕窮盡所有的推斷,也不可能真正的瞭解清楚,畢竟歷史只有一次。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朱元璋和劉邦的出生背景

家庭背景來說,朱元璋比劉邦慘太多了,自幼家貧,沒有讀過書,父母兄長均死於一場瘟疫,孤苦伶仃。以放牛為生,後來去了寺廟,做了一個和尚,也常常是吃不飽飯,要外出乞討。

劉邦就幸運多了,家裡有地父母健在,哥嫂務農,自己還混了一個相當於現在的街道辦主任的泗水亭長,而後呂公到沛縣避難,機緣巧合之下還做了人家的女婿,娶了如花似玉的小呂美女。,人生簡直不要太幸福了。

從時間上來看,朱元璋真是一步步打下來的,初次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時年25歲,也就是從這裡開始積累的戰鬥經驗,12年後,37歲的朱元璋才有實力攻打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又12年後的年初,朱元璋正式榮登帝位。要知道淮西24功臣,徐達,常遇春,湯和等等,哪個不是在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戰神?

劉邦走上反秦的道路,非常具有戲劇性,當陳勝吳廣的起義軍拉開反情的序幕的時候,還在沛縣遊手好閒的劉邦,不過是因為出公差的路途耽誤了,為害怕受到刑罰,自作主張的釋放囚徒,被手下這幫囚徒擁護著投靠其他起義軍,用讓子彈飛的話說還沒準備好,當麻匪呢,吃個火鍋唱著歌,呼嚕一下起來就成麻匪了。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朱元璋和劉邦的軍事指揮才能

應該說朱元璋和劉邦在發展之初都有一個很好的替死鬼,劉邦的前面有名將項梁,項羽叔侄跟著秦軍死磕,他只是跟著後面吸收些散兵遊勇壯大自己。朱元璋在發展初期,元朝的主力一直在對付劉福通的紅巾軍,還有擅長守城的張世成,以及不知所畏的陳友亮等等。最弱小的朱元璋,反而可以潛心發展,吸收人才。

劉邦在亡秦的戰役中,除了偷襲咸陽外,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之後的楚漢戰爭。劉邦可以說是屢敗屢戰,他所做的就是把韓信訓練好的部隊拿來所用,經過這麼一兩場大敗就所剩無幾了,接著又繼續找蕭何要兵讓韓信訓練,又帶上去打,而且還特別不守信用,撕毀協議,偷襲楚軍,以至於個人的指揮能力被韓信說的死死的,陛下用兵最多10萬,所以去打匈奴才有個白登山之圍,最終還是靠陳平的計謀去賄賂單于的女人才逃脫出來。

朱元璋就完全不同,實打實的靠自己帶著弟兄們拼殺出來。以弱勝強的例子數不勝數,和一代梟雄陳友亮血戰鄱陽湖,莫定天下。接著征討張士誠,平定江南,建立大明之後,他開啟北伐親自佈局,大敗天下名將王寶寶,收復西北,一舉殲滅元朝,趕走蒙古人去到了漠北邊,並且還在捕魚兒海大勝而歸,徹底讓元銷聲匿跡了。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朱元璋和劉邦用人之處

應該說朱元璋和劉邦在用人方面相差無幾,劉邦手下我們知道最著名的就是蕭何,張良,陳平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謀士,只是沒有在史書上記錄下來。朱元璋有李善長,劉伯溫,朱升和宋濂等等。但是武將方面朱元璋會更勝一籌。。朱元璋手下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就有邵榮(朱元璋曾經的手下第一名將,能力和初期地位均位列徐達之上,後因造反被殺),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傅友德、朱文正、沐英、藍玉、胡大海、湯和,廖永忠等,而且不少都是終身未嘗一敗的常勝將軍。劉邦就比較寒酸了,就一個韓信拿著出手,但是這一個就抵10個用,更多的是用計謀取勝,而不是上戰場殺敵的將軍。其他諸如英布,樊噲,周勃,曹參等匹夫之勇而已,而且敗多勝少。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朱元璋和劉邦制度方面的建設

這裡劉邦幾乎沒有什麼建樹,劉邦基本上是沿用秦制,而且他在位的時候並沒有出現什麼盛事大治的樣子,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是不那麼優秀建設者。

但是朱元璋就能夠革舊除弊了,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奠定明清以來600餘年的政治格局;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減輕民眾負擔;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朱元璋和劉邦面對的主要敵人

應該說劉邦還是比較幸運的,主要敵人秦軍,已經被他後來的競爭對手項羽殲滅的差不多了,而項羽就最多是一個加強版的呂布,一個只有婦人之仁,有勇少謀,強自尊的人,該下一敗就在烏江邊自刎,反觀劉邦,屢敗屢戰,逃命的時候老婆孩子都不要的,皮實肉厚內心強大。

朱元璋面對的競爭對手就太強大了,面對的敵人是擁有百萬雄兵,名將輩出。鄒普勝、丁普郎、趙普勝、傅友德,張必先,張定邊等,其中張定邊更是元末第一猛將)還有一代梟雄陳友諒,以及張士誠,方國珍等,冷兵器時代最強的蒙古鐵騎,經過元末二十多年的戰爭洗禮,元末蒙古鐵騎戰力強悍,元朝文有號稱元朝第一相之稱的脫脫,武也有天下奇男子之稱的名將王保保,有勇有謀,朱元璋也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明史》-《擴廓帖木兒傳》)可以說是十級地獄模式闖關。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朱元璋和劉邦帶給後世的影響

毫無疑問對於後世影響都是巨大的,一個開啟了漢人的榮耀王朝,致今天我們這個民族還是漢族主體,漢語,漢字,是所有中國人的主體意思。朱元璋作為華夏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收官者,特別認同對明朝的這句總結,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展現了大明王朝在當時世界上剛強文明,中華文明遠播海內外。

讀《論大戰略》品朱元璋和劉邦是非成敗之處,底層逆襲非如此不可

後記

史上對於劉邦和朱元璋的評論至今依然沒有定論,或喜歡,或厭惡,或崇拜。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一個人起點低不可怕,只要有方法,有目標。能夠一步一步去踐行它,哪怕是乞丐,無賴也能開基立業當皇帝。由此引申過來,我們每個人都有目標,有想法,有夢想。但是什麼是你的夢想,什麼是妄念?我想借用《論大戰略》書的作者,加迪斯的說來說,大戰略就是目標與能力能夠達成一致,就是你的夢想和你的能力要相匹配。好高騖遠容易導致失敗,厚積薄髮間接實現目標,審時度勢及時調整策略,積小步才能置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