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冷知識,大家說說看?

西瓜歷史頻道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名影視領域創作者。三國演義裡面有哪些冷門知識在《三國演義》中我們都知道有三場十分著名的戰役,但是其實這三場戰役都被過分誇大了。比如說在官渡之戰中袁兵只有10萬左右,而曹軍其實不足2萬。在赤壁大戰中,雖然曹軍十分浩蕩,但是也只有20萬左右。而夷陵之戰,孫權和劉備雙方的兵力都差不多都是四、五萬人左右。

照片中的這個人是在《三國演義》影視劇中漢獻帝的形象。漢獻帝生於公元181年,死於公元234年,其實他活了54歲。而非常神奇的是,諸葛亮和漢獻帝是同年生,也是同年死的,這跟影視劇中為我們呈現的情節有些不同。

我們都知道在劉備麾下有5位非常有名的大將,他們被稱為五虎上將,還被劉備封為五虎上將。但是其實五虎上將這個名號存在的原因只是因為在《三國志》中,陳壽將他們放進了同一篇傳記中,後來才編了一個這樣的說法。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場戰役讓劉備的軍力一時間穩固了起來,這件事情就是火燒博望坡。火燒博望坡在我們所看到的《三國演義》中一直都是諸葛亮採用的計謀,但是其實這件事情是劉備所做的。雖然在我們想象中的劉備一直都是一個到處逃竄,沒有什麼軍事才能的人,但是其實劉備也是非常有名的軍事家。

在《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其實事實上司馬懿是根本不可能跟諸葛亮在洛陽對質的。這件事情只是作者為了突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才虛構了這麼一件在我們如今看來十分著名的計謀。

其實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很多都不是羅貫中原創的,而是很早就已經在民間所流行了的故事。是羅貫中將這些故事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力,然後以流傳的故事為基礎寫出的小說,如今成為了千古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