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式幕牆防水設計

建築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牆體的設計風格也開始進行了多元化的發展,單元式

幕牆結構形式逐漸開始應用到建築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在進行幕牆設計時,防水設計和防水控制效果,是施工的一項關鍵內容。在進行結構設計時,需要對防水原理進行深入的分析,並且根據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才能促進結構防水性能的增強,使得幕牆結構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設計者還需要對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預測,並且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

一、單元式幕牆結構防水設計原理

單元式幕牆防水設計


幕牆結構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出現滲漏問題,主要是因為幕牆的結構表面存在縫隙,或者是縫隙中存在水分,這些水分會通過縫隙進入到幕牆結構的內部發生作用,導致幕牆結構出現滲水問題。如果單元式幕牆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這些問題,就會出現嚴重的滲漏現象。在進行單元式幕牆設計時,一般會採取封堵的方法來進行防水,就是使用密封膠等材料,對幕牆表面結構的縫隙進行密封,以達到防水的效果,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消除結構的縫隙,但是,這種方式在應用的過程中並不可靠,主要依賴於密封材料的質量和使用期限以及施工工藝等,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一旦其中一個施工環節出現問題,幕牆結構表面的縫隙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會導致結構出現大量的滲水問題。在進行幕牆結構的防水設計時,要想對縫隙進行控制,就要通過壓力差的設計來進行防水,並且在設計時採取消除壓力差的措施,來使結構表面的縫隙減少。消除壓力差是進行防水設計的一項關鍵環節,因為幕牆結構表面的雨水,主要是通過縫隙來進行滲透,在這個過程中,結構內外壓力差也是產生縫隙的主要原因。

二、單元式幕牆構造防水設計

單元式幕牆防水設計


在進行單元式幕牆結構的防水構造設計時,需要進行三道密封線的設計,其中塵密線主要是防止灰塵進入幕牆結構中,還可以對皮水進行有效的阻擋。水密線是幕牆結構設計種的一道重要防線,可以對幕牆結構的表面雨水進行排除,避免因為雨水進入幕牆結構而產生滲水問題,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結構設計,來將結構縫隙中的雨水進行排除,而且可以通過等壓腔的設計來增強防水效果,因為等壓腔可以將縫隙中的水進行排除。要想提高幕牆結構的水密性能,可以設置多道水米線來進行防水。氣密線的設計也是幕牆結構的重要建設內容,因為水密線和氣密線基本是相通的,所以當空氣進入到幕牆結構中時可以通過氣密線的設計,來阻擋空氣。

三、 單元式幕牆防水設計與排水設計

單元式幕牆防水設計


在進行單元式幕牆結構水密性能設計時,需要進行防水結構和排水結構設計,將這兩項設計進行有機結合,才能提高單元式幕牆結構的防水性能。在進行單元式幕牆結構使用的過程中,外部的壓力主要來源於風力,風力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同時內外壓力也會導致風力的變化存在差異,這就導致外部壓力與等壓腔無法達到預期的平衡狀態,要想實現幕牆結構得防水效果,就需要通過空氣的流通保持平衡的狀態,需要在空氣流通帶動下,將水帶入到等壓腔,從而實現防水的作用。因為風力在幕牆結構外部的分佈也是不平衡的,隨著建築項目的高度而產生變化,產生風壓角度也存在不同。在出現降雨時,雨水會通過水密線進入到等壓腔,而且會沿著壓力比較小的方向進行滲透,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無法將等壓腔中的水進行排出,就會造成嚴重的滲透問題,而且會影響到室內功能的使用。在進行幕牆結構房設計時,需要從防水性能入手,結合排水設計來進行結構防水功能的設計,需要對結構的構造進行設計,通過在外側設置一批構件,並且進行開口的設計,使等壓腔能夠通過室外的空氣流通保持一個平衡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連續的雨幕,來進行防水功能的建設。這種雨幕可以組織大量的雨水滲透,僅僅是在開口處滲入少量的雨水,這些雨水可以通過分層設計進行排除,一些進入到等壓腔中的水可以通過分層,由洩水口進行排除。

四、單元式幕牆的防水系統設計

單元式幕牆防水設計


在進行單元式幕牆結構的防水性能設計時,還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防水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來對幕牆結構進行管理和控制,是結構的防水性能能夠增強。因為在進行系統設計時,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系統的功能會直接關係到幕牆結構的防水性能特點。在進行結構製作時,一般是由企業進行製造和組裝,並且在施工現場直接安裝到建築工程結構中,所以在進行施工時需要對各個連接點進行密封處理,才能促進總體結構密封性能增強。在進行系統設計時,需要處理好這些連接點的問題,保證每個構件的連接密封效果都符合建設要求,才能促進總體結構的水密性能提高。

五、 防水構造


1、防水構造採用的是兩面層、兩道膠、一封口的設計方式。兩面層:外層的鋁板為裝飾面同時也起到交接面的防水;內層1.5 mm厚鍍鋅鋼板不僅可以固定保溫棉,也可起到2道面層防水。兩道膠:1道膠為外層鋁板與單元板塊交接的密封,2道膠為內層鋼板與單元板塊交接的密封。一封口:為防止雨水沿鋁板線條兩側單元板塊的上橫樑橫向流進鋁板內側,用2.5 mm 厚鋁板將上橫樑端頭封口。

2、開啟扇部位防水構造

開啟扇嵌於單元板塊內,與單元板塊形成一體;採用上懸窗形式,用螺絲在橫杆前口和內側將窗框固定,螺絲頭部用密封膠覆蓋;窗與框採用定製合頁連接,避免掛鉤形式的窗因加工和安裝誤差而導致窗扇墜落的風險。開啟扇四周設置披水膠條;框與扇之間設置兩道“O”形膠條,增加整窗的氣密性和水密性;框四周與橫杆之間的間隙用密封膠密封。

3、 出屋面幕牆防水構造

出屋面幕牆與女兒牆交接部位採用分離式設計。上下幕牆之間距離為50mm,女兒牆頂部用3mm厚鋁板收邊,內襯1mm厚EPDM防水膠片,起到雙重防水作用。上部幕牆採用

鋼結構挑高外掛單元幕牆,即使鋼結構與混凝土變形係數不同也不會互相影響而導致幕牆漏水隱患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