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說:我大兒子和大侄子為我戰死了我不都傷心,可是典韋將軍戰死了,我受不了,你怎麼看?

鄉村蛋哥


宛城一戰,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為了掩護曹操脫身,力戰身亡。事後,曹操為典韋大肆操辦喪禮,極盡死後哀榮。曹操甚至公開宣稱,兒子、侄子死了沒什麼,典韋將軍死了,自己太傷心、受不了!



這一看就是典型的假仁假義,和小說《三國演義》裡劉備摔兒子如出一轍,不是嗎?典韋死了,曹操痛失一員猛將,傷心難過是正常的。侄子曹安民在曹操心中比不上典韋,或許也有可能。但是,曹昂無論如何也是典韋比不了的!曹昂是曹操的庶長子不假,但是年幼喪母的曹昂自幼便被曹操原配丁夫人收養,雖為庶出,卻是名義上的嫡長子!而彼時曹丕的生母卞夫人尚未扶正,曹丕等兒子都是庶出。因此,彼時的曹昂實際上就是曹操的法定繼承人,而曹操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他一直把曹昂當作繼承人培養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實際上,宛城之戰曹操帶著曹昂出征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是為了給曹昂立功和培植威信、軍中班底的機會。



只可惜,曹操沒有管好自己的褲腰帶、色心氾濫,以至於對張繡放鬆警惕,並導致張繡降而復叛,曹昂也因此丟掉了性命。自己精心培養的繼承人、親兒子死了,作為父親,曹操不可能不傷心!但是,為什麼曹操要說那番話呢?表面原因不難理解,就是為了收買人心!如果兒子死了傷心過度、大將死了無所謂,以後還有誰會給自己賣命?將大將置於兒子之上,無論是否出於真心,至少給手下人傳出了一個信號,跟著老闆走有盼頭,即便戰死沙場,也會得到死後哀榮、惠及子孫萬代!這恐怕才是曹操想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這還僅僅是表面的一層意思。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曹操為了淡化戰敗的責任。這一仗戰敗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因為曹操沒管好自己的褲腰帶,不是嗎?曹操作為人主、作為“無冕之王”,他可以知錯、改錯,卻永遠不能公開認錯!但是,戰敗了總要有個說法吧?這個時候,曹操對典韋大樹特樹,實際上就是想要藉此淡化戰敗這件事。用忠臣拼死救主、自己給忠臣極大的死後哀榮來轉移視線,將戰敗轉為君臣情深!即便將來史籍中記載了,也更多地是宣揚這一段,而不是揪住戰敗原因不放。說白了,這就是“危機公關”!曹操不僅沒有因為戰敗損害自己的形象,反倒是因為對臣下的態度讓自己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這才是曹操最想要的。



外人可以忽悠,但家人是忽悠不了的,丁夫人因為“兒子”的死,一輩子也沒有原諒曹操!在曹昂戰死之後,丁夫人怨恨曹操因為私生活不檢點葬送了兒子的性命,一氣之下回了孃家,任憑曹操如何賠罪,也無濟於事。最終,曹操只能選擇與丁夫人和離。但是,這件事卻讓曹丕撿了大便宜!丁夫人回孃家之後不久,曹丕的生母卞夫人被扶正,曹丕也因此擁有了嫡長子身份,一切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如果曹昂沒有戰死沙場,還有沒有後來的魏文帝,恐怕真的很難說。


農民工歪說歷史


我是紫氣東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曹操數次哭典韋,當然是為了收買人心,使手下人更賣命。但除此之外,曹操是有著多重性格的人物,愛子和愛侄戰死,曹操心中肯定悲痛,肯定也想著殺了張繡為他們報仇。典韋之死,完全是曹操的好色和大意,才使得張繡有機會反叛,典韋死的很冤,曹操是個愛才惜才之人,曹操心中更多的對典韋的愧疚和自責。我們看看典韋作為曹操的第一保鏢是否稱職?為何曹操對典韋的感情如此之深。


作為曹操的保鏢,典韋是最稱職的,保護自己的主公突圍,自己力戰而死

在《三國演義》裡面,典韋力大無窮,善使一對八十斤雙戟,典韋曾三次救過曹操,我們看下是哪三次

第一次救曹操

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大戰,被四將所圍,"箭如驟雨將來,操不能前,無計可脫,大叫:'誰人救我!'典韋乃踴出,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以飛戟刺敵,立殺十數人……四將不能抵擋。曹操及時得救,典韋因功被加封為領軍都尉。

第二次救曹操

也是在濮陽城中曹操中了呂布之計被困城中,典韋三次殺出城來尋覓不見重重操,又三次"衝煙突火"殺入城去,"從初更直混戰到天明,殺開條大路而走",最終將曹操護送回寨。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典韋救曹操力戰數十人力戰而死。

張繡先降後叛,曹操收了張繡的嬸孃,於城外紮營快活,張繡不堪其辱,在賈詡的計謀下,張繡先派人偷典韋武器,再突襲曹操。

"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

典韋沒有武器,空手拿敵將折衝左右,殺死數十人,敵將不敵,以劍射殺,典韋猶死拒寨門,曹操賴典韋當住寨門,方得逃奔"。

三次英勇保衛曹操,典韋絕對是稱職的,典韋身上的這種勇猛無敵和誓死效忠的品質,曹操是深知的。所以在第二天得知典韋戰死時,曹操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曹操哭典韋是真心實意的,曹操對典韋的感情是深厚的。

曹操對典韋有真感情。

典韋之死曹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過於相信張繡的投降,調戲張繡的嬸孃,駐軍於城外,這些都是曹操的失誤。典韋死了,曹操“親自哭而奠之”。曹操固然是因為失去了一員猛將而感到悲痛,但更多的應該是深深的內疚和自責。如果曹操能夠耐得住寂寞,如果曹操不“移於城外安歇”,如果曹操能保持高度警惕性,這場軍變就能夠有效避免或輕鬆瓦解,典韋就不會那麼悲壯的死去。曹操之子侄死了,曹操心裡更多的是氣憤哀悼,而典韋死了更多的是悲痛欲絕,從此失去了一個將性命相托的愛將,面對這樣的良將,太可惜了,典韋也失去了以後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機會。



曹操曾多次祭奠典韋

第二年,曹操率軍行至淯水時,忽然在馬上放聲大哭。眾驚問其故,操曰:“吾思去年於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軍馬,大設祭筵。

曹操親自拈香哭拜,先弔奠典韋亡魂,再祭奠其子侄。曹操再次大哭典韋,是何等的大張旗鼓,是何等的悲痛感人。曹操對典韋是真感情,後曹操追思典韋,拜典韋之子典滿為司馬,引為近侍。

曹操對子侄的感情

失去愛子曹昂、愛侄曹安民,曹操肯定也是傷心的,但這是家人,外人於家人來說更需要去籠絡和安撫,何況是一個曾經救過自己三次的救命恩人呢。曹操在祭奠典韋時也是一塊祭奠了家人,可見在曹操心中,典韋的分量與其家人一樣。

結語:曹操哭典韋,一方面是他作為普通人對失去愛將、失去摯友,真實情感的流露,另一方面又有他作為一代梟雄收買人心的考量。在亂世,只有通過收買人心,才能讓更多人死心塌地的為其效忠,曹操通過大哭典韋,完全收到了想要的結果,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心思。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三國裡曹操演戲本事絲毫不差於劉備,宛城戰敗,痛失愛子、忠將,本是無可厚非需大哭一場,其言卻是半真半假說與眾人聽。

首先我們來說為何曹昂、曹安民、典韋會死。

這不得不說到曹操的好色了,昔日宛城戰張繡之日,張繡打開城門投降迎接,宴會過後,曹操飲酒本性難改,問道“此城有妓女乎?”於是被其侄子曹安民進言坑害,俘來城中絕色美人,領入曹操屋中被強行霸佔,之後才知道此人是張繡之嬸嬸鄒氏,於是有了張繡“叔能忍,嬸不能忍”,與軍師賈詡合謀發動了兵變。

一日操醉,退入寢所,私問左右曰:“此城中有妓女否?”操之兄子曹安民,知操意,乃密對曰:“昨晚小侄窺見館舍之側,有一婦人,生得十分美麗,問之,即繡叔張濟之妻也。”操聞言,便令安民領五十甲兵往取之。須臾,取到軍中。操見之,果然美麗。

這次兵變出其不意,以至於打的曹軍措手不及,丟盔棄甲,其子曹昂為保護父親曹操安然撤離,把自己的戰馬送給了曹操,自己一人作戰,終於亂箭射殺殺,曹安民也是寡不敵眾,被叛軍殺害,而保鏢隊長兼虎威大將軍典韋更是一人擋住城門,不讓追兵通過,浴血奮戰,為曹操逃跑爭取了時間,不過也是英勇犧牲。

等到曹操回到自己都城後,他說了兩句話:一是後悔張繡投降時沒有留下他的家人做抵押,二是曹昂、曹安民死了我不傷心,典韋之死,我悲痛萬分。

難道真是這樣嗎?

我們來先說曹昂在曹操的地位。

曹昂是曹操嫡長子,是妻妾劉氏所生,但卻是正室丁氏所養,視如自出,二十歲時就被舉為孝廉(同曹操當年步入官場職位一樣),從此隨曹操東征西戰,隻身陪伴,其文武雙全,一直被曹操作為曹魏儲君培養,這樣的悉心栽培之人,卻由於自己好色誤事,被敵軍殺害,換位思考,曹操難道不傷心嗎?

曹操晚年,立儲位之時,想起曹昂之死,更是心痛不已,對天長嘆:如果我死後,地下碰到曹昂問母親在哪裡,我該怎麼回答?

可以看出,曹操內心裡一生都在愧對曹昂母子二人。

再來說曹安民

關於曹安民其實不說也罷,他只是曹操宗室家族裡的一員,曹德之子,曹操侄子,曹昂的堂兄,宛城一戰,曹安民縱使不戰死,因為進獻讒言,導致曹操誤事,相信曹操也會找理由教訓他的,使他脫離權利中心的,曹操不會為他傷心難過的。

難道說出我只為典韋傷心難過只是表演嗎?其實不然,曹操那句話裡一半真一半假,說曹昂之死他不傷心是假,對典韋戰死之事傷心是真。不過其哭是真,只哭典韋是假。

為何曹操會說出那種話,其意圖是什麼?

又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奠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眾皆感嘆……

1、暗示周圍謀士你們辦事不利

曹操天生多疑,也說過怪自己沒有扣留張繡家人做人質,可是帶去的這些謀士是過去蹭吃蹭喝的嗎?你們幹滿不提醒我,要扣留張繡家人,暗訪他突然兵變呢?

2、暗示自己對忠臣有君子之心

嚎啕大哭時,周圍不光有文臣,還有一堆武將,他說出不為其子曹昂,其侄曹安民哭,而是為典韋而哭,身邊武將感激涕零,心中暗想沒有跟錯主子,跟曹操賣命值了。

2、也是真哭傷心之言

哭的是自己愛子曹昂為了給自己讓馬,被亂箭射死,哭的是典韋這位虎痴將軍,在沒有武器時,還能以人為武器擋住出城大門,為自己爭取逃跑時間。其忠誠之心感天動地,豈不悲傷?

所以說曹操宛城戰敗後,哭是真苦,說出的話半對半錯,以表演成分居多。

關於曹操這次喝酒好色誤事,各位怎麼看?

實說歷史


能想象一下一個大將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掩護曹操偷情時被射殺的地方。

典韋先前作為張邈的部下,後屬夏侯惇,曹操在於呂布交戰時,典韋救了曹操一命,典韋為人忠誠謹重,就被曹操遷為都尉。貼身保護曹操。曹操又是一個惜才之人。再因為自己與張繡嬸嬸偷情害死了自己最得力的將才時當然心痛。只能有失常態的當著部下面痛哭典韋,故有“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河對岸的船


現在大家都說劉備假仁假義,其實曹操的假仁假義,很多人都刻意視而不見。這件事就是典型的假仁假義,而且是為了轉移公眾注意力,刻意演的一齣戲。

\t曹操兒子和侄子死了,他當然非常傷心,因為回家沒法交代啊。

我覺得曹操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他自己出去找小三,沒想到不小心把自己的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那回家還真不好交代。

首先就是該如何向家裡說他們的死因,難道說是為了保護正在找小三的曹操,所以才喪命的嗎?這說出去還真不好聽。

所以曹操心裡難受啊,他不僅僅是難受他們倆死了,更加難受自己回去以後到底該怎麼解決這件事。

豐愍王昂字子脩。弱冠舉孝廉。隨太祖南征,為張繡所害。無子。---《三國志》

果不其然,回到家裡,丁夫人發了瘋似的,拿出了家裡最大號的搓衣板,讓曹操好好跪了幾天。好在那個時候榴蓮沒有傳入中土,否則曹操可能下半輩子就要坐在輪椅上打仗了。

後來丁夫人還是氣不過,果斷選擇離家出走。丁夫人好歹也是名門大戶的女子,跟曹操是表親關係,這一走曹操在家族內部的臉也算是丟盡了。

曹操多次去請求丁夫人回來,可是丁夫人心裡難受啊,曹昂雖然不是他親生的,但是是她親手帶大的,跟心頭肉一樣。而且他最痛心的就是曹操居然是為了找女人而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t曹操不能讓這件事影響軍心,所以痛哭典韋。

典韋是曹操的保安隊長,說老實話,典韋死了,還有其他人可以頂替他,有錢不把招不到人。但是曹操這個時候卻痛哭典韋,故意做出不關係兒子侄子的死。

這可以起到一個非常不錯的效果,那就是讓士兵們覺得,曹老闆雖然私生活有點不檢點,但是對手下人,還是非常不錯的。

這麼一個行為,立刻就收攏了慘敗的大軍,他們全都向曹老闆這邊靠攏,表示下次曹老闆出去找女人,大家都還願意為曹老闆擋刀子。

曹操一時有些得意,知道自己的計謀得逞了。但是他可不能笑,因為戲還沒有演完。曹操不斷哭訴典韋,始終不提曹昂曹安民的事情。

後十餘日,繡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不利,輕騎引去。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三國志》

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掩人耳目,這就跟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驚天大案一樣,某地產公司老闆在上海犯事,這可以算是頭條了吧?但是人家公關做得好啊,不能讓這件事一直成為頭條,你們現在去看,哪裡還有這件事的影子。

曹操就是這麼一位高超的公關高手,他能夠將世上最丟臉的事情,化解成為籠絡士卒們的工具,天底下還有誰能夠跟曹操比拼領導能力的呢?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說高尚的跟聖人一樣,而是就算他們身上有各種毛病,依舊能夠讓人們覺得他們在以德服人。

\t典韋重要嗎?典韋再重要能夠比兒子重要?

不可否認,典韋的確是非常重要的猛將,因為典韋一直在曹操身邊,對曹操的生活作息十分了解。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回避曹操的私生活,也知道帶老闆去哪個場子找樂子。所以沒有了典韋,曹操自然在生活上就有所不便了。

但是典韋能夠重要到比兒子還重要?有點腦子的人,都會知道,曹操這是在假裝大仁大義,這才是真正虛偽的表現。

他心裡對兒子別提多愧疚了,一直在那兒哭典韋,其實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心裡想著的還是兒子,當然還有回家後該如何解釋這件尷尬的事情。

所以曹操是越想越難受,自然就痛哭流涕了。不過高超的領導,是不會讓現實中的情緒,去影響他們成就大業的。

曹操顯然就是這麼厲害的領導,他一邊傷心,一邊還把這種傷心轉化成工具,高超的領導能力,把這幫傻蛋帶的一愣一愣的。

典韋當然比不上兒子,但是哭兒子可以回家去哭,哭典韋一定要在手底下人都在的時候哭。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曹操把私人生活和場面上的生活,分的一清二楚,這種人不成功誰能成功呢?

\t曹昂是曹操按照接班人的方式培養的兒子。

曹昂是曹操所有兒子當中歲數最大的一個,所以也是最受曹操重視的一個。曹操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一直都帶著這個兒子,希望他能夠得到歷練。

當時曹丕、曹植這些孩子,還都是庶出,是卞夫人生的孩子,他們壓根就沒辦法跟曹昂相比。曹昂雖然是劉夫人所生,但是是曹操的正妻丁夫人一手養大的,所以曹昂相當於曹操的嫡長子。

自古以來都是嫡長子繼承製,而且這個嫡長子還如此出色,20歲就舉孝廉,早早就跟著曹操四處奔波,無怨無悔。從他在危急時刻將自己的馬給了曹操,就可以看得出,這孩子至少是非常仁慈孝順的。

所以曹操當然是非常欣賞自己的這個兒子,一直一來也都是按照接班人的方式來培養自己的這個兒子。

可惜的是,因為這次的桃色事件,導致曹操損失了自己的接班人,那曹操回家還不是要哭得死去活來的?

哭典韋是哭在了明處,真傷心的話,曹操是不會在大家面前表演的。而哭曹昂則是回家以後捂著被子痛哭了,那史書是不可能記錄下來的。

\t總結:哪個做大事的,不都是這樣呢?

其實三國這些領導人,全都是一路貨色,哪個都是表演系的高手,隨便拎一個出來,那都能做影帝。尤其是曹操,他才是一路哭出來的江山。

  1. \t曹操假哭不止這一次,比如說他赤壁大戰戰敗後回來,莫名其妙就開始在大家面前哭起了郭嘉,這一哭大家就不能理解了,所以問曹操,既然已經脫險了為什麼還哭呢?
  2. \t曹操哭著說,他是在哭郭嘉啊,如果郭嘉還活著的話,一定不會讓他遭受如此的大敗。這可是把在場所有謀士的臉都給打了,雖然曹操沒有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但這種懲罰,似乎比追究責任要嚴重的多。
  3. \t曹操在擊敗了袁紹以後,跑到袁紹的墓碑前,那也是一個痛哭流涕。這表演的成分就有點過分了,是你害死了人家,現在居然還跑出來哭人家。其實曹操就是為了告訴大家,自己跟袁紹其實關係不錯,曹操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好人。
  4. \t曹操哭戰死的龐德,龐德剛剛投降曹操,曹操憑什麼要哭他呢?還不是因為曹操欣賞龐德的忠義。他希望手底下的人都能夠像龐德一樣忠義無雙,所以曹操才會破例哭龐德。要知道夏侯淵死的時候,他都沒有如此痛哭過。

\t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曹操哭典韋,那也是表演系的一項作業,畢竟要想畢業,就得先給自己考一個不錯的分數才行。而曹操,那可是影帝級別的水平了。


江湖小曉生


以我對三國的瞭解,我來詳細的解答這個問題吧

其一:他們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張秀投降曹操,而曹操貪圖美色,盡然與張秀夫人搞在了一起,張秀得知後大怒,欲殺曹操,而曹操的大兒子和典韋也是因此喪命,我認為曹操對他們的愧疚是大於傷心的

其二:曹操是一代梟雄,之所以哭典韋,那是因為收買人心,哭典韋是收買武將的人心,還有哭郭嘉是收買文臣的人心,所以才有兒子死了並沒有那麼傷心,而典韋死了悲痛欲絕

其三:典韋人稱古之惡來,是其手下的武力數一數二的,失去典韋猶如失去一臂,因此哭,也是有這一部分原因的




小輝聊三國


有人對,孫權殺了喜歡的兒子不可思議,對因魯王被汙告冤殺的大臣談然處之又怎麼看?對斯大林不救長子漫罵不休,心裡不平,又怎麼說。感情問題很複雜,這裡反正兒子都死了又不像上面的有時機扳回,有些人自然就心裡平衡了。曹操也站著說話不腰疼,以自已行為不當,拿替死人擺佈一下方位,換回點大將情感而已,可必競兩條命呀,說說太簡單了,不用像孫權那動翻來覆去動腦筋,吃不香睡不著。明白人一看就知此為哄哄周邊人吧,撈回點面子。奸曹麼,還真糊弄了不少人。對孫權殺兒之事不好評,儘可不平,心會。添著個臉去評,反顯自己心量,私為主。曹操之言麼,哈哈一笑而己,別當真。


用戶9450977780495


抬死的、打活的,文則郭奉孝,武則典韋


岔小勁出擊


真心,實在的話!!!!!!?


人情冷暖252212780


曹操是個非常複雜的人,這個哭反映的他的心理活動也是比較複雜。

宛城之戰後的哭,有三層意思:

1,曹操是個很愛惜人才,並能人盡其用的王者。哭典韋是真哭,畢竟犧牲了一名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保鏢,是重大損失。尤其這個保鏢相對政治頭腦不復雜,屬於能長期放在自己身邊也能更加放心的一種人。

2,哭子侄也是真哭,尤其長子一起隨軍,是刻意培養。中年喪子當然為人生四大悲傷事之一,人之常情也!

3,曹操還有一哭,一般人是看不出的,那就是在哭自己!曹操作為領導者,是一個能知錯,但不會認錯,而卻又會暗中改錯的人。他是在自我檢查,總結自己犯下的這次錯誤:戰場上千萬鬆懈不得,千萬不能得意忘形。為自己的錯誤而深深後悔的一種哭。所以在以後的所有戰爭中他沒有重犯類似錯誤。

這整個哭中的三種哭都是真實的,無虛假成份。但有不同的程度,一哭佔20%,二哭佔30%,三哭佔50%。

既然已哭,那也就言語藉機安慰一下眾人吧。最起碼這種安慰,對這件壞事來說,並不會增加更加不積極的負作用,那麼,有何不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