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那些35歲+的人都去哪了?復工了,你能找到你想要的工作嗎?

最近越來越多的企業、公司都復工了,有部分人返回了原來的崗位,但大多數人還處在找工作的狀態,在各個地方的

公司那些35歲+的人都去哪了?復工了,你能找到你想要的工作嗎?

招聘信息裡面,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的招聘條件都有要求35歲以下,身心健康!當然我們還年輕,對於這個條件一直都沒有多想,會覺得理所當然,可是大家有沒有認真想過,招聘都要求35歲以下,那些35歲的人都到哪去工作了呢?

我們疑惑,我們不解,我們不甘。

但事實就是,人只要過了35歲,我們先說社會上赤果果的年齡歧視。我們就從當前中國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動氛圍分析,你看現在外面那麼多互聯網公司,動不動就和你提996。

你說“工作生活要分開”,老闆肯定先和你說886(拜拜了)。可996不是硬撐一兩星期 一個月,過去就完事了。這個強度很可能從你得到公司OFFER以後,貫穿在你接下來職場生涯的始終。

也許你說,35以前拼一下,到了管理層,天就亮了。

天是亮著,可天花板也在你頭頂扛著。即使你做到了管理層,可是你想,你手下的人都在996,你好意思955麼?而且一個公司能做到管理層的又有多少個呢?

我們一直說的“中年危機”,真的不僅僅是說說而已的,所以在危機來臨之前我們就要做好其他可能的準備。

我剛畢業的時候,有一次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外面下著雨,看到有個媽媽騎個電瓶車後面載個兩個小孩,穿著個雨衣,雨下得非常的大,車子伴隨著風搖擺不定,但還是要騎著車往前走,看著很心酸,那一刻我告訴我自己以後我絕對不要這樣的生活,我是潮汕人,潮汕的傳統觀念就是自己要創業,不給別人打一輩子工,從小耳濡目染,我也清楚 知道我不會上一輩子的班。

所以在我第一份工作中我就非常的拼,那時候剛出來,也想著多學點東西,那會每天早上7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兩個星期休息一天,別人都受不了,沒做多久就辭職了,只有我一個人在做了一年多。

那時候因為不喜歡自己當時學的文職工作,做的是互聯網方面的工作,那時候我也知道只有互聯網才是我的機會,所以當時再累我都堅持著,當時除了自己工作方面本職的事情以外,在空閒的時間我會去學習一些別的東西,比如推廣、美工、運營,熟悉一段時間下來以後我自己也可以操盤一個店鋪了,然後沒過多久就有一個機會,一家公司邀請我去他們公司上班,可以讓我自己操盤,考慮了兩次我就去了,做了三個月下來成績也不錯,做到了小類目的第一。

這讓我更加堅信我的選擇,後來我所以選擇的方向也都是和互聯網有關的,我又學習營銷、自媒體、社群,現在給我的機會又有更多,我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喜歡就去,不喜歡就走,我自己也在做自媒體,這個是有累積的東西,我可以一邊做自己的自媒體,也可以一邊上班,並不衝突,等我哪天不想上班的時候,我也不會因為沒有工資而不敢走,更不用忍氣吞聲的做著不喜歡的事。

原地踏步才是最大的危機,一定要在危機來臨前先做好其他可能的準備,這樣危機來的時候對你才不會有影響,不然等到你35歲+的時候危機來了,到時候小孩、家庭、父母都壓在身上,想要找尋其他的可能和機會更是沒有了,一是年齡上來了沒有那麼多精力,二是沒有勇氣,三是沒有時間,那一輩子就只能這樣了,在後悔中度過。

還有一句常能聽到的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這個年紀的職場人其實很被動,沒有新人的銳勁,也沒有什麼太多退路,很多老闆就是看準了這一點,理直氣壯的壓榨著中年人,而他們為了生存只能忍氣吞聲,做事要更小心翼翼,生怕出點錯誤,就得捲鋪蓋回家。

所以趁年輕、有機會,有時間,一定一定要多嘗試,多折騰,給自己更多的可能和道路,不要讓自己中年的時候天天擔心面臨明天不用來上班的危機,或者在公司當大家認可的“出氣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