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shine創始人Layla Dong:區塊鏈像轉換插頭 解決高效和協同

就像秋日的陽光暖洋洋,區塊鏈也在這個秋天散發出光芒,讓聚集在這個行業裡的企業看到了一些明亮的前景。然而,區塊鏈到底是一門怎樣的技術,又解決了什麼問題,未來會有怎樣的突破?區塊鏈的熱浪之下,無論是作為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應該保持冷靜的思考。

Blockshine Technology博聚科技2017年由Layla Dong創立,在她的帶領下,公司一邊探索和研發區塊鏈技術,一邊傳播區塊鏈的應用。近日,她跟我們聊了聊她眼裡的區塊鏈。

Blockshine創始人Layla Dong:區塊鏈像轉換插頭 解決高效和協同

區塊鏈就像一個“轉換插頭” 解決高效和協同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化數據存儲方式,數據以無數個區塊的形式出現,裡面的數據對任何人公開可見,且眾多數據塊被鏈接在一起,經過加密處理保證不被修改。

為了使大家能夠輕鬆理解區塊鏈,常常有人用“村民買牛”的例子來解釋區塊鏈:

在一個100人的村莊,張三向李四買了一頭牛,向他支付1萬元。過去,他要依靠中間人趙六,才能將自己的1萬元轉給李四。而有了區塊鏈系統,張三可以直接將自己的1萬元記到李四的賬本上,同時交易信息會傳到全村,也就是整個區塊鏈系統,使其他98個人也能看到信息。由系統記錄整個交易過程,具有可溯源優勢,防止趙六賬本丟失或李四不認賬等問題。

但是,這個例子有幾個問題,首先張三向李四買的牛為什麼要全村人知道?其次,沒有了中間人趙六,如何保證信用問題,張三可以記5000元,也可以記6000元,李四可以給牛也可以耍賴不給牛,誰來解決監管問題?

Layla Dong認為,“村民買牛”的例子並不能充分解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她說,區塊鏈解決的實際上是當一件事需要多方同事參與的時候,解決高效和協同。

例如在證券期貨市場,高頻交易一定要有清結算流程。中國的清結算流程很簡單,只需要券商去跟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開戶,和中證登直接做結算就可以了。

但是在國外則不同,西方很多國家需要資管公司幫助客戶下單,然後把單給到全球託管行,再給到本地託管行,再給到交易所,相當於一個“擊鼓傳花”式的傳遞。

Blockshine創始人Layla Dong:區塊鏈像轉換插頭 解決高效和協同

但是這樣一套程序下來,參與者之間的數據交接需要對賬,由於數據缺乏可見性,當發生數據不匹配時,很難確定根本原因,不知道是其中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還需要進行人工干預核對,耗費人力物力。

區塊鏈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一個很好的作用。

區塊鏈將這種傳遞式的信息,用分佈式賬本的形式呈現。客戶下單後,所有環節的人都能看到雙方下了一個單,所有人都可以實時收到每一方發出的任何指令。

如此一來,當今股票互聯互通參與者面臨的挑戰就能得到解決。所有通過港交所參與到中國內地的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構,從關市到完成清結算只需要4小時完成,也就符合了中國市場的規則。

就像出國旅遊的時候,因為境內外的插頭標準不一樣,我們需要帶一個轉換插頭。在跨國交易的時候,只需要用到區塊鏈,就能簡化流程更高效。

此外,區塊鏈還有一個優勢是智能合約——約束所有參與到區塊鏈的參與方的責任、確保權益。而其中,監管方也能在智能合約中發揮作用。

Layla Dong介紹到,Blockshine設計的智能合約裡,尤其是在金融服務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專業的監管人可以在其中一個節點上看到所有的數據。

當港交所參與到流程當中,它首先是一個交易所,又是清結算方,最後他還是一個監管方。在智能合約上就可以對其進行約束,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誠信是參與的基礎 區塊鏈負責提高效率

在金融市場裡,不能保證所有的機構參與者都誠信,在原本的商業邏輯當中,也沒有辦法確認誠信的問題,而目前,區塊鏈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Layla Dong介紹說,區塊鏈其實解決的就是多方協作節約成本的問題,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至於如何驗證真偽,需要靠人心和法律的約束。

在現有法律和制度框架之下,Blockshine正在做的就是在完成一件事情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物力的損耗。這也是區塊鏈的重要作用之一。

不做昂貴的轉換插頭,而是做高效的轉換插頭。

目前,Blockshine在全球13個國家的16個城市成立了Blockchain Center 區塊鏈中心,向全球50多家機構客戶提供區塊鏈技術諮詢和技術落地服務,幫助他們用分佈式賬本技術提高業務流程效率並降低風險。

Blockshine創始人Layla Dong:區塊鏈像轉換插頭 解決高效和協同

熱浪之下保持冷靜 專注技術研發

10月28日,國家領導人講話後的第三天,近百隻區塊鏈概念股開盤瞬間漲停,入場資金多達百億。數據顯示,整個A股有超過500家上市公司自稱與區塊鏈概念有關。

Layla Dong說:“在區塊鏈熱度高昂的時刻,更應該保持冷靜,沉下心來專注技術研發,區塊鏈技術應該與實際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無論是大數據、AI人工智能,或者是任何一項新的技術,工程師在做技術研究的時候,要先評估未來技術用在哪個領域,要解決行業的某一個痛點,如何賦能整個產業。

區塊鏈也是如此。設計一條鏈,要想到它並不是一個底層的數據庫,還應該想到這個數據庫未來給誰用,服務於哪一個場景,場景的需求是什麼。

Layla Dong認為,作為一個技術服務公司,如果一條鏈是服務金融機構,但是工程師連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和工作流程都不清楚的話,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只有真正在產業場景中落地,才能體現區塊鏈的內在價值。

目前區塊鏈已經運用到智慧交通、醫療健康、產品溯源、股票交易等領域,也在向票據管理、存證取證、版權保護、數據共享、智能製造等諸多領域延伸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