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曾經的中國第一大島——庫頁島


庫頁島為中國名稱,源於滿族語言,俄國稱為“薩哈林島”,日本稱其為“樺太”,位於黑龍江出海口的東部,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接壤,南北長達984公里,面積七萬六千四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臺灣的兩倍。擁有森林、石油、天然氣、煤等資源。圖為庫頁島茂密的原始森林。

庫頁島上的原住民是鮮卑族和赫哲人,以漁獵為生。明朝時,中國稱他們為“若夷”,把這座島稱為“若九島”,後來才轉音變為“庫頁島”。從金代開始,庫頁島即屬於中國管轄之下,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都是中國的領土。圖為1905年,日俄戰爭中進入庫頁島“亞歷山大夫斯克”城鎮的日軍。

1840年鴉片戰爭後,沙俄強迫中國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又以調停英法聯軍戰爭為藉口,強迫清廷簽訂《北京條約》,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共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俄國。因此,庫頁島由沙俄所強佔。圖為庫頁島上的一個俄羅斯家庭。許多貧窮的俄羅斯人由酷寒的西伯利亞移居至較暖和的庫頁島,以漁獵、伐木為生。


明治維新實行對外擴張政策後,日本即計劃佔有庫頁島,但以沙俄大軍南下,日本又以“徵韓”為優先政策,因此集中力量保衛北海道,1875年日俄簽訂《庫頁島—千島交換條約》,規定庫頁島全島屬俄國所有,千島群島即從佔守島到得撫島等十八個島嶼讓給日本。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進一步從沙俄手中取得庫頁島南部。圖為1905年,庫頁島上“亞歷山大夫斯克”小鎮的遠景。

日本於1909年向庫頁島南部進行移民,使得庫頁島形成俄人與日人雜居的情形。日俄戰爭後,庫頁島南部的俄羅斯人淪為日本殖民地下的屬民,日本政府將大量的日本和朝鮮貧民移至庫頁島墾殖。不過一戰結束後,蘇聯又取回庫頁島南部,日籍和朝鮮籍的移民遭到蘇聯當局的驅逐。圖為日俄戰爭結束,日俄雙方在庫頁島小鎮路易科夫教堂舉行停戰會議,執行雙方稍早在美國調停下達成的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