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歸漢”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文姬歸圉”

“文姬歸漢”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文姬歸圉”

“文姬歸漢”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這件事發生在漢末,屬三國的前夜,具體年份是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發生的那一年。由於事情與曹操有關,所以一般人把“文姬歸漢”理解為“三國故事”,其實嚴格來說它應該是“東漢故事”。也因為這個原因,《三國志》沒有提到它,主要記載在《後漢書》裡。

《後漢書》是南朝劉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所著,雖然記述的內容比三國早,但成書時間卻比《三國志》晚。在《後漢書·列女傳》中有“董祀妻”一條,文字較為簡單:“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與當時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相比,曹操將蔡文姬從南匈奴人那裡接回來這件事,並不是一件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就在這一年,除赤壁之戰外,郭嘉之死、曹操殺孔融甚至曹操的愛子曹衝之死似乎都比蔡文姬的歸來顯得更重要。所以蔡文姬的歸來更像一件獨立的事件,或者像是一件“私事”,故爾《後漢書》將其記載在相對次要一些的《列女傳》中。

“文姬歸漢”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文姬歸圉”

更重要的是,《後漢書》在寫到蔡文姬歸來時並沒有用“文姬歸漢”這件的說法,一直到宋朝之前,這樣的說法都不存在,儘管這個故事為許多人所知曉,但沒有“歸漢”這樣的標籤,直到宋朝,蔡文姬的歸來才被稱為“歸漢”。

宋朝誕生了一批以“漢姬歸漢”為主題的畫作,據 《宣和畫譜》記載,北宋時畫家李公麟畫過蔡文姬歸來的畫,只是沒有保存下來,畫裡的內容以及標題都不清楚。隨後,畫家李唐繪製了《文姬歸漢圖》冊頁,共18幅,基本遵循的是《胡笳十八拍》的詩意,描繪了蔡文姬被迫入胡中、在胡地思念漢土以及終於迴歸漢土的故事。這幅畫至今仍能看到,真跡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王鐸曾題此畫為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畫,但據清代學者胡敬在《胡氏書畫考三種》中考證,此畫實為李唐所畫。

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收藏有一幅《文姬歸漢圖》,畫上本無名款,清代學者考證認為是南宋畫家陳居中所作。畫作描繪了蔡文姬辭別左賢王以及兒子、隨漢使迴歸的情景,與李唐所畫不同,此畫非冊頁,只有一幅。但畫中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蔡文姬與左賢王及兒子告別,一是漢使的迎接隊伍。值得注意的是,

此畫中漢朝使者穿的是宋人服裝,匈奴人穿的則是金人的服裝,“借古說今”的意味十分明顯。此後,以蔡文姬“歸漢”為主題的畫作還有不少,如劉辰翁的《文姬歸漢圖》、張瑀的《文姬歸漢圖》等,“文姬歸漢”的故事主題逐漸形成並強化,影響到明清各代,並被小說、詩歌、戲曲等所一再演繹,在人們心中固化為一種文化符號。

“文姬歸漢”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文姬歸圉”

宋朝距蔡文姬迴歸已有數百年,為何到了宋朝蔡文姬迴歸突然成了“熱門故事”了呢?這與宋朝的“國際形勢”有關。“靖康之難”後,遼、西夏以及之後的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崛起,兩宋國力雖遠強於它們,卻在戰爭中連連敗北,社會情緒整體很低落。

這時人們想到了蔡文姬的故事,並將其定位為“歸漢”,其實這是對往日輝煌的一種懷念與留戀。所以,“歸漢”是後人加給蔡文姬故事的主題定位,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站在東漢末年的角度看,“歸漢”的定位卻未必成立。

把蔡文姬從南匈奴人那裡回來稱為“歸漢”,潛在含義是承認南匈奴與漢朝是對等關係,認為南匈奴人的地盤不是漢朝,這不符合歷史。東漢末年,匈奴分裂為北匈奴和南匈奴兩部,南匈奴親漢內附,北匈奴被打敗北走,北匈奴原有地盤被後來崛起的烏桓、鮮卑等部族瓜分。南匈奴沒有建立獨立政權,其部族首領接受漢朝冊封,無論南匈奴自己還是東漢朝廷,都認為南匈奴只是東漢政權的一部分。

“文姬歸漢”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文姬歸圉”

內附的南匈奴主要居住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河東郡平陽,即今天的山西臨汾附近;另一個是所謂“西河美稷”。後一個地方至今存在爭論,有人認為它是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也有人認為它在山西離石。南匈奴的首領稱單于,當時有呼廚泉、於扶羅等著名的單于,左賢王應該是他們手下的部族首領,叫什麼名字已不得而知,到底生活在平陽還是生活在“西河美稷”也無法推斷。

蔡文姬落於南匈奴人之手後,可能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也可能生活在今天的山西省北部,甚至生活在山西省西南部的臨汾一帶,而且後面兩種可能性更大,這與一般人印象中的情形會有所不同。但即便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在當時這裡也在東漢行政區劃之內,並不是“外國”。

所以,蔡文姬歸來不能稱為“歸國”,稱“歸漢”也不夠嚴謹,宋朝人之所以說成“歸漢”,是因為宋朝與遼、西夏、金的關係與漢朝與南匈奴的關係在性質上有所不同,宋朝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這件事的,站在歷史的角度就不能這樣看了。

那麼,應該怎樣定位蔡文姬由南匈奴迴歸這件事呢?蔡文姬的家鄉是“陳留圉”,即陳留郡圉縣,此地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圉鎮,該鎮目前建有“蔡邕蔡文姬紀念館”。蔡文姬迴歸後,沒有居住在曹操的大本營鄴城,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文姬歸漢”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文姬歸圉”

蔡文姬,一箇中原女兒,在命運驅使下,來到同是“本國領土”的內蒙古或山西生活了一段時間,最後又回到自己的家鄉圉縣,這個過程稱“文姬歸圉”似乎更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