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貨幣有哪幾種類型?

民國時期貨幣有紙幣、銅元、銀元三種。

在民國時期(1913年—1949年),使用的貨幣有下面這幾種:  

一、銅元 

民國時期貨幣有哪幾種類型?

民國初期以銅元(俗稱“銅鐳”)代清末銅錢為輔幣,原來規定每個銅元可當銅錢10文(枚)用,10個銅元為1角,但以後1角只換得12個銅元。大約在1930年左右,竟貶值至1角只可換得32個銅元。  

二、銀元 

民國時期貨幣有哪幾種類型?

當時市面流通的銀毫大部分是清宣統年間的福建、廣東兩省鑄造的“龍毫”,有雙角(2角)、單角(1角)兩種,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鑄造的銀毫,在市區流通較少,甚至被拒絕使用。後來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鑄版,但只有雙角而無單角。   

1918年陳炯明率領粵軍入閩,建立“閩南護法區”以後,曾鑄造民國八年、民國九年兩種雙角銀毫,質量比“龍毫”差,比值亦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僅限於統轄地區。至1923年、1924年間,又鑄造“三面旗”銀毫,質量亦差,流通範圍亦不廣。同時廣東省鑄造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雙角銀毫,亦流通於漳屬一帶,但數量極少。由於各種銀毫的質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為銀元一元。   

1924年北洋軍閥張毅統治漳州以後,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邊大厝內,籌設造幣廠,鑄造民國十三年版的雙角銀毫,銀質極差,而且逐版降低質量。張毅持其割據地方的勢力,擅自規定以14角5分比值為銀幣1元,強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懾其淫威而不敢拒用。  

抗日戰爭期間,銀毫、銅元由國家銀行逐漸回收,並印發5角、2角、1角三種鈔票代替銀毫,另鑄造5分、2分、1分三種鎳幣代替銅元,作為輔幣流通。   我國自鑄的銀元極少,只有清光緒、宣統年間鑄造的1元(俗稱“大銀”)、5角的銀元,由於鑄造的數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國鑄造而輸入的銀元,通稱“大洋”。其中以日本的“龍銀”最多,還有墨西哥的“鷹銀”、英國的“執叉銀”、荷蘭的“婦女執花銀”等外國銀幣。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緒、宣統年間鑄造的銀元。約在民國七八年間,曾收回民國三年鑄造的袁世凱頭像版的銀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鑄造。   

1926年北伐後,國民政府建都於南京,由國家銀行改鑄了孫中山頭像版的銀元,其後又鑄出帆船版的銀元。   

三、紙幣

民國時期貨幣有哪幾種類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銀元逐漸由國家銀行回收,印發鈔票(法幣)。由於物價波動,鈔票一直貶值,起初市場上拒用1元以下的法幣,買賣以5元面額起碼算,不久以10元面額起碼算。到了1945年—1947年間,則以100元、500元、1000元面額起碼算,數字變化迅速驚人。1948年初,市場上拒用1000元法幣;不上一個月,1000元、1萬元的法幣也停止使用,交易以4萬元起碼算,法幣喪失幣值,人民對法幣失去信任,美鈔、黃金充斥市場。國民政府為了挽救財政,開始收集金銀、外幣,管制物價,企圖以政治壓力,使經濟免於崩潰,1948年8月間,當局宣佈發行“關金”,不久,又先後改用銀圓券、金圓券,但是不到兩個月,又告貶值,這兩種券幾乎等於廢紙。   

當時物價一日數變,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到了國民黨軍政撤離漳州後,金圓券終於完全失效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