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未來將設新的地級市(江漢市),是否是真的?

一枚一美


我是天門人,我來回答。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天門仙桃潛江孝感洪湖監理等和我們方言一樣生活習俗一樣,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十個漢川佬,比不上一個天門苕。這是個我們那裡的童謠,說的是湖北人愛經營。至於說江漢市我認為不成立,從我幼兒園一直到現在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拿出來說。有人說潛江佬有江漢石油比較有錢該設在潛江,有人說天門人傑地靈該設在天門,有人說仙桃佬經濟發展較快而且一些法院電信之類的部門都設在仙桃。下面我來論證我認為不會合並的原因。

第一:歷史原因。天門仙桃潛江都是從荊州地區劃分出來的,原因和重慶一樣地太大了。我曾經問過我外祖父(編輯天門地誌的時候編輯們多次造訪我外祖父一聊就是一整天)說這個地方遠古叫雲夢沼澤,到戰國時代這個地區因地處中原腹地,又是華中地區平原土地還是沙土,非常適合生產糧食,是歷史上最主要的產糧區之一,這個地區的糧食在全國來說無論往哪個地方運輸都會十分方便。當時的統治者們是不希望把這樣一個產糧地集中在某一個州府的,只有在後來的非常時期有過短暫同屬於一個州府的歷史一旦和平之後過不了多久就會分開。

第二:站在當時的角度上來說荊州必須拆分出天門仙桃潛江,荊州地方太大而且生活習俗等等各個方面都是一樣的,再加上水路發達,沙市又經濟非常發達。仙桃、潛江、天門、鍾祥、石首、洪湖加上沙市市。即使後面又有拆拆合合。大家可以去看下今天的荊州還管轄著多少地方,拆了都這麼大何況不拆。其次不拆的話華中地區的資源根本集中不起來。荊州和武漢過去一直在搶資源,所以荊州必拆。

第三:之後有過一些傳言也有過很多人搞過心思把這三個地區合起來。2000年達到最頂風,當時潛江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簽名報告《關於強烈要求市人大常委會立即向全國人大、國務院發傳真、打電報反映潛江人民堅決反對成立江漢市的議案》

朱總理:

  “新成立一個地區一級的市來管轄潛江、天門、仙桃三個縣級市,一不順天時,二不合地利,三不通人和。

  不順天時,指不符合當前全國正在進行的政府改革機構、精簡人員的大局。成立地區一級的江漢市,對發展經濟沒有半點好處,只能安排一批省級機關精減下來的幹部,極不符合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精簡行政機構的原則。

  不合地利,指建江漢市要佔用大量農田,有違國策。潛江、天門、仙桃三地不同水系,加之江漢油田基地在潛江,現行的行政執法管理體系十分順暢,沒有必要再在縣級市頭上加一個婆婆來管理。

  不通人和,指當前民心思富、民心思穩、建立江漢市所需十幾億乃至幾十億巨資,以及每年都要消耗上億政府日常支出資金,都要壓到3個小市承擔,不合民意。”

第四:現在三市是否還需要合併來支持發展,我認為不需要。其一無論是從交通、醫療、教育、經濟等各方面來說都不需要。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天門仙桃潛江都各自擁有較為完善的體系。例如:天門高鐵站天門仙桃公用。例如興隆大壩在天門市多寶鎮修建與潛江相連,兩市都有舉辦各自的沙灘節,天門這邊搞沙雕對岸就搞娛樂項目,這邊玩了沙灘之後去那邊玩娛樂項目。仙桃是雷軍的故鄉,雷軍在那邊搞的一些產業天門人都經常過去打工,包括我的一些老鄉都在說那邊不錯沒有隔閡。這充分說明了目前三市不存在交流合作不暢通的問題。

第五:國家戰略。其實政府一直的思路都是省管縣,而這些省直轄市都是良好的示範點。現在已經是信息化時代了,連軍隊都在扁平化改革,過去信息通路沒那麼快,現在信息科技這麼發達不存在省管縣管不過來的問題,那麼三市合併就沒有必要。

最後天門、潛江、仙桃歷史上包括現在誰都不服誰,都在暗中較勁,三市在各個方面都想把對方壓下去,這又更好的刺激了三市的發展,所以我說三市目前沒有合併的必要。

可能我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好,給天門人丟臉了。圖片是我老家鎮上的沙灘旅遊節,在旅遊節舉辦的時候路過天門或者沙洋的朋友可以來看看。河沙不同於海沙,或許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哦。


農民視角看世界


對於這個消息最開始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北省政府準備把江漢平原的天門仙桃潛江三地成立一個地級市,名字叫做江漢市。本來籌備工作都做好了,政府駐地設置在仙桃。但是由於但是潛江是江漢油田所在地,他們裡面的工人就很怕成立江漢市後,會導致他們的收入減少,因為多了一道政府行政結構。所以油田有很多領導跑國家民政部,最後這個事就被擱置了。所以湖北省政府就決定暫時擱置,這一擱置就是一二十年,而正是這樣的擱置,這三個地方的發展迅速,反而由於少了一道政府結構反而帶動了這些地方的快遞發展。所以一直到現在就一直維持著現狀。他們在行政級別上屬於副地級市,就是高於一般縣市區又低於地級市級別。被湖北省政府直轄,在財政上直接由省政府管理。所以現在,這三個地方的區號都是0728江漢 還有江漢中級人民法院也位於仙桃市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屬於當時想成立江漢市的遺留產物吧。但是短期之內這三個地方是不會再合併成江漢市的,因為他們的這種省直轄的方式反而給全國的行政結構改革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現在全國有很多省也設立了類似這樣的省直轄的縣級市或者省直轄縣。



完美137173131


從最近幾年全國各地的情況來看,行政區劃調整已經解凍了,周邊一些省份紛紛開始行動起來。這其中動作最大的莫過於安徽了,先是於2011年三分巢湖,而2016年又同時將安慶樅陽劃歸銅陵、六安壽縣劃歸淮南,動作之大,令人側目!由此看來,行政區劃解凍確有其事,而湖北調整行政區劃也是有可能的。


再說成立江漢市!其實關於江漢市的規劃早已有之,1994年天仙潛省直管,原本就是為了成立地級市江漢市而做鋪墊的,可惜後來三市看不到大局,爭強鬥勇,互不服輸,最後導致江漢市的規劃成了泡影。

但是近年來,單個城市在發展中暴露出的侷限性越來越明顯,成了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緊箍咒,於是區域合作就成了主流,各種城市圈、城市群紛紛提出了一體化發展的終極目標!古人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仙潛當初從荊州獨立出來,確實有利於當時的經濟發展,但是到現在,省直管的政策紅利早已消耗殆盡,又因為受資源的限制以及缺乏區域間的協調,天門發展明顯滯後於其他兩市,因此關於三市合併成立江漢市的呼聲卻越來越高了。

由此看來,於今成立地級江漢市可以說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但是,成立江漢市肯定不可能就天仙潛三市,給你名份和權力,你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未來的江漢市將包括天仙潛以及洪湖市和監利縣,這樣新成立的江漢市將有可能超越荊州、黃岡,成為湖北省僅次於武漢、襄陽、宜昌的第四大城市了。


由此看來,成立江漢市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到底成不成立?什麼時候成立?則要看父母官的智慧了。


麻城漫談


江漢市不倫不類。

不如叫江夏省或江漢省。

管轄東半個湖北省,併入河南的信陽市。

中國古代有個江夏郡與這個江漢省轄區基本上相當。

當時湖北西部地區叫南郡,北部地區叫南陽郡。

江漢省轄五六十個縣,規模已經夠大,可以實現省縣直轄。

剩下的半個湖北省,以襄陽為省會,加上河南的南陽市,組建新湖北省或荊襄省。

管轄四五十個縣的小省,是中國區劃改革的必然方向。


燭光一點


在天沔潛從荊州劃分出來時,省委省政府原本設想成立以仙桃市為政府所在地的地級江漢市來管理天沔潛三縣,以減少政府機構的重複設置。但由於天門、潛江的極力反對市級政府機構設在仙桃,所以形成了當前各自分家的局面。

在天沔潛三縣從荊州劃分之初,三縣的經濟規模、人口數量都差不多,所以在市級政府所在地設置問題上三縣都希望設在自己縣,市級政府所在地設在自己縣的各種好處不言而喻,省委省政府也經過多次協調,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不相讓。後來就按照原有行政區域各自分家成立省轄市,直屬於省委省政府領導。

從天沔潛高鐵站的設置問題上就可以看出三省轄市在利益的爭取上窺見一斑,原本鐵道部和省裡規劃只在天沔潛設置一座車站,但天沔潛三市都想把高鐵站設在自己的行政區域內,俗話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在省裡三市也是經歷過激烈的爭論,各有各的理由,在利益爭取上三市可謂是發揮到淋漓盡致。後來也就分別設置了天沔潛三站,但車站級別要比原本規劃的江漢站要小。

在高鐵站設置點還有一個小插曲,仙桃西站離天門市區較近,而天門南站直接緊挨著仙桃市區的,都給我們一種寧可損害自己也要方便他人的感覺。後來鐵路上就有一句笑話,到天門的乘客請到仙桃西站下車,到仙桃的乘客請到天門南下車。

但在派出機構的設置上只在仙桃設置了江漢中院、檢察院、海關等,而在民兵預備役等軍隊地方工作上三市還是歸荊州軍區領導。

所以說以天沔潛為基礎成立江漢市,目前看來困難較大,且三市都發展挺好,都是武漢城市圈成員。





超人愛學習


湖北成立新的地級市這個可能性,我認為還是蠻大的,從2017年湖北荊州江陵、公安兩縣啟動“撤縣設區”申報,來看,此次湖北省行政區劃調整已經在進行,其中湖北網友呼聲最高的莫過於,咸寧更名赤壁,然後仙桃、天門、潛江、洪湖組合成江漢市成立一個新的地級市。

我們認為最理想的就是把湖北省內漢川市(縣級市)和鄂州市(省直管城市)劃歸湖北省會武漢行政區劃,把湖北省黃岡市管轄的鄂東4縣市:湖北浠水縣,湖北蘄春縣,湖北黃梅縣,湖北武穴市,整體劃入湖北黃石市。

國家大力倡導中部崛起,正全力打造以湖北省會武漢市為中心的長江中部流域城市經濟圈,如果此次行政區域調整成功,那麼將促使武漢城市圈形成湖北乃至長江流域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預計在今後10年中,整個武漢城市圈的GDP平均增長速度將力爭達到10%以上。

中部崛起

目前國家有三個最強勁的經濟圈,那就是珠江三角洲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環勃海經濟圈。隨著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圈正在形成,這四個經濟圈構成一個大橢圓,橢圓的中心(中部崛起)就是武漢,它理所當然是一個分量極重的經濟圈。所以說,武漢的發展架勢是人口近1000萬的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城市的規劃要按這個層次進行,最終為完成“大武漢市”的框架結構,上升到中國重要的經濟協作體,為最終“大武漢市”成為中央直轄市創造條件和機遇。

長江進經濟帶

預計未來湖北行政區劃(不變區域4個,其他基本都會進行變動):

黃石市:市區+大冶、陽新、蘄春、武穴、黃梅、浠水。

武漢市:現武漢市+鄂州市+黃岡黃州區+團鳳+漢川。

麻城市:麻城市、紅安、大悟、羅田、英山。

赤壁市:原咸寧市區劃。

孝感市:原孝感市除大悟和安陸外。

江漢市:仙桃、天門、潛江、洪湖。

荊州市:原荊州市除洪湖外。

隨州市:廣水、安陸、曾都、洪山(恢復歷史建制)。

荊門市:維持現有區劃不變。

宜昌市:維持現有區劃不變。

恩施州:維持現有區劃不變。

襄陽市:維持現有區劃不變。

十堰市:維持現有區劃不變(鄖縣建議恢復鄖陽縣)

神農架林區


東子8338


“天仙潛合併”,傳聞很久了,雷聲大雨點小,目前不大可能。

從管理角度看,天門、仙桃、潛江如果合併,管理起來很不方便。這三市各自都很自信,相互不怎麼買賬,目前地位平行,而且三個市的中心城區之間相距很遙遠。到時候,如果合併了,主城區究竟設在哪個城市?另外兩個城市服不服?三個相隔好幾十公里的城區如何進行有效的市政建設一體化?諸如此類的麻煩事,可謂剪不斷理還亂。

我覺得,天門、仙桃、潛江保持目前的“各自獨立,並列為省轄縣級市,部分事務進行協作”,其實挺好的,完全沒必要生拉硬拽到一塊。


曉帆輕舟


成立江漢市七十八十年代,準備將五七油田與潛江合併,但後來省裡仙挑副省級領導反對,此事就永遠被揢置了!現在天仙潛是互不服氣,因而將市區設在仙挑的願望又落空了!

實際上,相當一段時間,這種現狀是不會改變的,天仙潛是三足鼎立,相互竟爭,會發展的更好!天仙潛佔了江漢平原三分之一,除天門有一部份丘陵地段外,其他兩市基本上是平原,發展空間廣闊,前程巨大,據我的推測與分析,不遠的將來,隨著大武漢和湖北的崛起,肯定可以說,鄂州,漢川,仙桃絕對是會被武漢招納門下的,這是中央和湖北省委的決定不可更改!

而天門與潛江會合併成立漢江市,這個擁有一百七十萬人囗的天門市和擁有近一百一十萬人口的潛江市合併後,將迸發出大發展大騰飛的格局,市區將天門城區與嶽口,鄭場,毛咀和潛江城區相結,這個城區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城市了,又一個實至名歸的中等城市就真正意義上誕生了!

近幾年,天門班子大團結大奮進,奮起直追,呈現發展較快的趨勢,而潛江和仙桃並沒有多大發展,特別是潛江,看起來好像人均擺在三市和全省的前面,其實這都是朱漢橋和劉雪榮在潛江打下的基礎,這二年顯現出來了,省委對潛江這二年對潛江是否發展的怎樣是一清二楚的,人民的眼晴是雪亮的,不過,湖北敢闖敢幹書記吳祖雲加盟潛江,我想潛江不發展不邁進都難,我前面的預測請大家試目以待吧!


中國雄雞王


感謝網友的提問!關於未來設立新的地級市“江漢市”這一問題,我的觀點僅供參考,如下:


①所謂的“江漢市”說法由來已久,如果能合併的話也不至於拖延到現在才設。儘管存在這種可能性,仙桃、天門、潛江三座城市也未必會積極爭取。雖然這三座城市在全國而言屬於縣級市範疇,但在湖北省內卻屬於獨特的“副地級城市”。試想合併天仙潛的難度有多大,他們在決策上是參照地級市來的,只是沒有地級市的名分而已。

②天仙潛三市劃入武漢的的可能性大於合併,這是建立在當地人文因素的基礎上,而且這三個地方都只服武漢,三者之間互不相讓,尤其是選誰做市中心的問題上面臨艱難抉擇。從多年前設置的火車站就能看出來。

③三市另外一個出路就是加快經濟發展,爭取升格為地級市。我國的袖珍城市並不少,並不是沒有前車之鑑。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將這三個城市就近劃屬給現有


的地級市,當然這種做法不亞於對三市的合併所產生的凡響。

通過成都“兼併”縣級市簡陽來看,下一步可能將地級資陽市整體納入。從這個事件可以讓武漢借鑑,將天門、潛江、仙桃、孝感一併納入副省級武漢市,這樣做對大家都不吃虧。


看鑑襄陽


僅以在仙桃市設立了諸如“江漢中院、江漢中檢、江漢海關、江漢消防支隊”等“地市級”職能機構就作為斷定成立地級的江漢市依據是不可取的;目前我國實行中央政府、省(直轄市、自治區)、地級市、縣級市(區)、街道(鎮)五級政權制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的行使政權級職的結果;1、從湖北省將荊門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從原荊州地區剔除直管以來,這些城市的發展速度最快、2、海南省建省一直是省政府直管各市、縣(其中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行政級別的地廳級,但沒有垂直管理的縣(市)按區域劃分範圍亦設立了海南第一中級和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海南第一和第二檢察院、海口關在三亞、儋州設有海關等地級市政權機構;從這兩個事例看地級市與縣(市)的設立具有重疊性,根據中央政府的改革力求精減機構、小政府大社會的原則來看:設立江漢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