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科學家認為金星在八百萬年前曾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是真的嗎?

紅色高地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和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最為相似的星球,地球的88%,質量是地球的80%,而且也有大氣層,因此又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在上世紀50~80年代的時候,它曾經是美蘇兩大航天大國熱衷探索的地方,我們今天關於金星的很多參數也大部分都是在那個時候得到的。



在對金星進行探索之前,天文學家們曾經高度懷疑金星上也有生命存在,因為這個星球和地球實在太像了,既然地球上有千千萬萬的生命物種存在,那麼金星上應該也有,為了搶佔先機,美蘇兩國都曾不遺餘力地執著於對金星的探索。


美國對金星的探索始於1962年7月,當時NASA啟動了“水手”計劃,但“水手1號”起飛後偏離了航線摧毀,同年12月,水手2號成功掠過金星,得到了關於金星的第1手資料,之後逐步加深對金星的探索,獲得了比較詳實的數據。

但相比較而言,前蘇聯在金星的探索上更加努力,前後有著10餘次探索,甚至有多架金星探測器降落到金星表面,因此以前常有一些消息稱前蘇聯發現關於金星探索的驚人信息,比如發現金星城市、金星金字塔、金星核爆炸等等,但後來都被驗證為假消息。



不過前蘇聯對金星的探索中有價值的信息也很多,比如在1982年3月的探索中,一架金星探測器在南半球著陸,在金星上工作了兩個多小時,共拍攝了22張照片,顯示了一個有火山岩的岩石表面,說明金星上也有活火山和熔岩流。


經過大量的探測研究發現,如今金星的表面並不適合生命存在,其表面有高達460攝氏度的溫度,大氣壓是地球表面的96倍,空氣中飄灑著硫酸雨,嚴酷的環境使得天文學家們稱金星為“地獄星球”,這樣的環境無論如何都不適合以地球生命模式為標準的生命存在。因此科學家們基本認定,如今的金星上沒有生命存在,即便是在數百上千萬年前,也基本是沒有生命存在的,因為金星演化到今天這個狀態,至少需要上億年的時間。

然而天文學家們卻認為遠古時期的金星是有生命存在的,而且金星上出現生命的時間很可能比地球上更早,因為早期的太陽熱輻射和光亮並不像如今這麼強,所以早期的金星其實位於太陽的宜居帶之中,而且比地球所受的光照條件更好,所以很可能更早的演化出生命。

美國NASA的科學家們曾以地球早期氣候變化模型模擬金星上的狀況,發現大約在近30億年前,金星上的氣候環境已經類似如今的地球,上面有適宜的溫度,所以很可能有液態水存在,直到距今7億年前,金星上的生態條件仍然允許生命生存,金星的表面溫度變得適合生命生存,不過是近幾億年的事情。首先是太陽光照變強烈,使得金星不再位於太陽的宜居帶中,而變成今天的樣子,又和遭受小行星撞擊或超級火山噴發有一定的關係,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金星產生了嚴重的溫室效應,其表面也成了個地獄般的世界。



人類的方向


蘇聯和美國競相探索金星

從50年代開始,美國與蘇聯就展開了一場太空競賽。蘇聯1957年人造衛星發射升空和美國1968年登月成功時,都震驚了全世界。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和蘇聯都開始關注金星。1962年7月,NASA啟動了“水手”計劃,“水手1號”起飛,但卻偏離了航線,最終被摧毀。1962年12月,NASA水手2號成功掠過金星。蘇聯也經歷了失敗,知道1967年Venera 4號成為第一個通過金星大氣層向地球傳遞信息的航天器,到1970年,Venera 7號太空探測器實際上降落在金星上,在被金星表面巨大的壓力和熱量摧毀之前,它傳輸了20多分鐘的信息。

1981年10月30日,Venera 13號(上圖)被派往金星採集樣本,於1982年3月1日在南半球著陸,共拍攝了22張照片,其中彩色照片14張,併發回地球,現場分析了鑽孔採集的土壤樣品。照片顯示了一個有火山岩的岩石表面,這證明了金星上有活火山和熔岩流。科學家們將探測器的壽命設定在20分鐘左右,但Venera13號卻只存活了兩個多小時。

俄羅斯科學家聲稱在研究Venera13拍攝的這些照片時發現了金星生命

在2012年,俄羅斯太空專家列昂尼德·克桑福瑪利蒂(Leonid Ksanfomaliti)聲稱,在分析了30年前降落在金星表面的Venera13探測器拍攝的照片後,發現了金星生命。Ksanfomaliti說,Venera13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蠍子形狀的物體、一個圓盤和一個黑色蓋子,而且當探測器的攝像頭記錄下這一場景時,黑色蓋子顯然在移動(如上圖),並大膽地提出這些物體的形態特徵說明它們是活著的生命。

NASA的照片分析專家迅速駁斥了他的說法,移動的圓盤實際上來自探測器,Venera 13有兩個攝像頭,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前攝像頭的鏡頭蓋,另一張顯示的是後攝像頭的鏡頭蓋,而兩個鏡頭蓋都沒有動過,而Ksanfomaliti看到的“蠍子”實際上是處理照片過程中產生的“噪音”,而原始圖像中沒有出現。

覆蓋金星表面的測繪圖像沒有顯示生命存在的記錄

金星的結構和大小與地球相似,但其厚厚的富含97%二氧化碳的大氣層導致溫室效應失控,表面溫度達480攝氏度,足夠熔化鉛。自從蘇聯探測器訪問這顆行星以來,NASA的探測器拍攝了更多關於火星表面的細節照片,其中沒有出現任何生物。NASA的麥哲倫號宇宙飛船於1989年5月4日發射,並於1990年8月10日抵達金星。在環繞金星的頭八個月的測繪週期中,麥哲倫收集了該行星84%表面的雷達圖像,分辨率是前蘇聯金星探測任務的10倍。從1991年5月15日到1992年9月14日,又進行了兩次測繪週期,覆蓋了金星98%的區域,如下圖,都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

科學家們還沒有排除金星上曾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目前科學家但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金星數十億年前是否存在海洋以及在溫室效應造成今天表面高溫之前是否存在生命。2016年《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金星可能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適宜居住了。NASA的科學家應用了用於預測地球上由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的模型模擬早期金星氣候,結果顯示在29億年前,金星可能擁有類似地球的溫和溫度,在11攝氏度左右;而對7.15億年前的金星進行了模擬,發現金星的溫度也只比早期升高了4攝氏度,如此溫度將使這顆行星上的海洋能夠存在數十億年。


科學閏土


八百萬年前的金星還是不存在文明。我們太陽系的一個嚴峻事實是,即使有8顆完美的行星,地球仍然是唯一擁有生命火花的星球。

但是科學家認為,火星曾經是一顆溫暖的、多水的行星,但直到無數的環境災難使它變得乾燥和寒冷。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認為,在長達20億年的時間裡,我們的宇宙鄰居可能一直是一個完全適宜生命生存的地方,那就是金星!

如果金星確實曾經適宜居住,你今天就不會知道去看它了。但是現在的金星,其表面溫度上升高達864ºF(462ºC)及其大氣完全是二氧化碳,導致失控的溫室效應。

然而,地球和金星是由同樣的原始雲團形成的,它們的大小几乎完全相同,而且至少距離太陽很近。如果我們有液態水,很有可能金星曾經也有液態水——美國太空探測器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證實了這一事實。

更重要的是,金星的表面也有隆起的陸塊和相對較淺的海洋盆地,就像地球一樣,這意味著金星表面的水有可能聚集在一起。

不過金星也有其它問題,首先,它離太陽更近,意味著它比地球多接收40%的熱和光。但在早期,這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的亮度要比現在暗30%,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的亮度和熱量都在增加。

更糟的是,金星的自轉極其緩慢,金星的一天大約需要117個地球日。如此緩慢的晝夜循環意味著金星會一直很熱。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研究人員將緩慢的自轉歸咎於厚厚的大氣層,太陽引力拉拽著厚重的空氣,產生了一種潮汐制動。但如果這就是金星自轉如此之慢的原因,那就意味著這顆行星一直擁有如此稠密的大氣層,如果它的大氣層一直很稠密,那麼它的溫度對生命來說就太熱了。

如果20億年前,金星存在著生命,那麼比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多兩倍。根據一些理論,隨著金星環境的惡化,微生物的生命可能已經遷移到這個星球更溫和的雲頂——類似於在地球上層大氣中經常發現的附著在微小顆粒上的細菌。

這在生物學上是不太可能的,而漂浮的微生物幾乎不是一種智能文明。儘管如此,這也說明金星以前存在著生命。


萬物未解之謎


村裡的前蘇聯科學家嗎?前蘇聯對金星進行過多次探測,也曾實現探測器登陸金星,雖然很快就失聯了。以探測結果為證據,並不能說明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甚至存在文明。

航天探測的發展是按於地球的距離為準的,最初就是在地球近地軌道,後來火箭的運載能力逐步提升後才有了月球、金星的探測。金星是太陽系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和地球質量相當,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軌道範圍內,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都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對金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測,前蘇聯還實現過探測器軟著陸金星,測量到金星大氣密度大概是地球的100倍,大氣中有大量二氧化碳,表面溫度達到450℃左右。嚴酷的環境使得探測器很快就失聯了,獲得的資料比較有限。

目前不管是金星在軌探測還是軟著陸探測,都沒有在金星上發現文明的跡象。網傳的圖片中倒是有不少,比如金星金字塔、金星古老城市等,毫無疑問都是P上去的或者就是找了一些外形相似的石頭硬說是文明建造的建築物。金星在過去曾經也擁有水,不過距離太陽比地球更近,溫室效應又失控了,水分逐漸從金星逸散了,現在的金星表面乾燥、風暴劇烈,時不時地颳起閃電風暴、下點濃硫酸雨,環境比地球惡劣得多,沒有生命的跡象,更不用提燦爛的文明。

前蘇聯科學家也不至於胡扯吧,既然進行過那麼多次探測,如果真的探測到金星八百萬年前曾有文明,不需要遮遮掩掩,就放出照片就行了,可網上並沒有可以充當證據的照片。


來看世界呀


不可能,出現地球生物是個特別難得的事情,概率相當低,人們為何一直糾結於太陽系這幾個小星星,肯定不會再有生命出現了,除非他們的生命形式完全脫離我們的理解,如果生命到處都有,那我們人類要對宇宙重新定義了,同時對人類也要重新定義


小黑子100


雖然前蘇聯是第一個實現人類探測器登陸金星的國家,但是問題所說的前蘇聯科學家認為金星曾經存在過燦爛輝煌的文明,而且還是在八百萬年以前是不靠譜的。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只有4050萬公里。因此在太空探測器登陸金星之前的年代,人們對天空上閃亮耀眼的金星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製造了不少八卦。人們認為金星上面存在著和地球熱帶雨林類似的生態環境,高大威猛的金星人在熱帶叢林中穿梭。

圖示:金星探測器拍到的金星“城市遺址”

不過這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幻想罷了。後來前蘇聯和美國陸續的向金星展開了多次探測任務,逐漸揭開了金星的神秘面紗。金星無論是從質量上還是從體積上看都和地球很相似。因此金星成了地球的姐妹星球。

但是地球的這顆姐妹星球跟地球卻是貌合神離的。金星的表面環境實在是太殘酷了。金星的環境殘酷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高溫,金星表面溫度高達500℃;高壓,金星表面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酸雨,金星上空有一層厚達幾十公里的硫酸雲層,經常會落下硫酸雨;無水缺氧。金星表面用“地獄”二字形容最恰當不過了。金星上生命難以存在。

圖示:金星地獄般的表面

現在的金星環境如此的殘酷,那問題中提到的八百萬年以前的金星是不是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曾經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呢?這是不可能的。即使金星有過和地球類似的環境,那也是幾億年以前的事情了。

通過探測器傳回來的數據表明,金星上火山遍佈。科學家估計金星上的火山多達10萬座甚至100萬座。金星上最古老的岩層只有8億年的歷史,而且大部分都是有火山岩漿冷卻後的玄武岩組成。這就意味著金星曾經發生過全球性的火山噴發活動。火山噴發出了大量的有害氣體,才使得金星大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和濃硫酸雲。

圖示:金星大氣層

我們不能否認金星在發生大規模火山活動之前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那就意味著金星曾經產生過文明嗎?並不能。回過頭來看看8億年前的地球就知道了。地球和金星在太陽系中基本上是同時產生的。那麼兩個星球具備生命演化條件的時間也差不了哪裡去。8億年前的地球上的生物還沒有踏上陸地,都還是比較原始的海洋生物。與此同時的金星如果也產生了生命的話,那麼也只能是一些海洋生物。這些原始海洋生物是創造不出什麼燦爛輝煌的文明的。

圖示:金星可能也有過海洋

因此,一個星球能夠產生生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中間稍有一絲細微變化就可能讓生命毀於一旦,更何況是產生能夠創造文明的生命了。金星這樣的星球沒有足夠的時間讓生命創造燦爛文明。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點評!


兔斯基聊科學


我國古代大作家吳承恩老先生的西遊記裡就已經說了,金星文明的代表是太白金星李長庚!


鵬飛九天2


先用「迷信」的話來說只要相信那就是真的,不相信就不是真的。

然後咱們再「科學」的來說,只要不能證明不存在,就不能否定存在的可能性。這個跟不能證明錯誤,那就不能否定正確的可能性,不是一定正確而是有正確的可能性是一樣的。

你說人這麼扯淡的都能存在,還有啥是不可能的呢!

再說了,用幾百年的科技來衡量數百億年的宇宙,這得多無知者無畏啊!

在千年前的人類看來我們就是神,各司其職的神,當我們在發展,從某一領域的神變成全能的神呢?那一定是我們想都不可能想到的地步吧。

所以可以用我們要用現今的科學做判斷,但不能用現今的科技來否定,我們的科技還沒有達到能夠否定一切的地步。


看世界的吃貨


肯定不是真的


空間學科


簡單敘述金星億萬年情況:首先星雲團誕生太陽系恆星~太陽和所有行星和它衛星差不多同一時期是46億年形成。但是太陽系最早出現動植形的行星是金星,早於地球誕生了動植物5億年。但是金星從誕生了動植物到後來金星發生溫室效應而導致金星上動植物滅亡,存在時間只有1億多年。早期金星運行軌道比現在金星所處運行軌道距離太陽比較遠,金星大氣層比現在地球大氣層還厚一點,有磁場類似地球,引力和現在差不多。金星含水量50%,淺層大海,海中有各種魚類等。金星大氣層成分主要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氧氣含量21%,造成植物~樹木高大草類非常茂盛。金星沒有衛星,沒有傾斜度,沒有潮夕變化。一年平均溫度30℃~40℃左右,最高溫度地區100℃左右,有生長著植物和少量動物等。早期金星自轉週期一天28小時,公轉週期225天,地球上誕生了高度文明智慧物種恐龍人,地球地表存在時間1億年~7000千年。恐龍人雖然文明社會發展很緩慢,但是經過若干萬年,地球地表恐龍人進入社會文明也及後來發展到準星際時代~生存期只有十幾萬年,並且在金星和火星天王星等地表上建立大量軍事防禦基地例如設置宇宙飛船,電磁炮,軌道炮,高能激光武器,高能量防禦網等。用來保護太陽系,防禦流竄小行星對地球等行星碰撞。太陽系太約7千萬年左右,遭遇仙女座高度文明智慧物種大規模入侵,宇宙飛船用特殊極端武器把金星打成火山大爆發成了火球,大氣層被破壞,大氣層中氧氣逃逸,水被蒸發,恐龍人設置金星基地全部被燒成灰燼,動植物全部死亡包括恐龍人都化為塵埃。金星被打反轉,金星運行軌道位置被打變化向前靠近太陽位置,也使金星逐漸減弱磁場。然後冷卻後,以後再發生溫室效應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以及金星核心內能不夠,不能維持高溫高壓,所以後來金星磁場逐漸減弱。成為現在金星只是一顆弱磁場的行星,表面溫度465℃~485℃,現在大氣層非常稀薄,含氧量極少的星球。首先金星自轉速度變慢,因為金星核心內能高溫高壓不夠,只剩下弱磁場,只要使金星自轉要達到一定速度,金星公轉根據金星自軌速度來調整,才能夠產生足夠強磁場。現在金星自轉週期243天,公轉週期224,7天,變成酷熱荒蕪的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