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的一週!歐美股市大幅振盪 國際油價“一瀉千里”

本週可謂是“驚心動魄”的一週。國際市場波動劇烈,美股暴漲暴跌,歐亞市場持續低迷,原油暴跌10%……

超級事件接二連三。美聯儲宣佈緊急降息50個基點,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沙特央行、阿聯酋央行“扎堆”降息,全球開啟新一輪緊急降息潮。美國民主黨初選迎來“超級星期二”,前副總統拜登強勢迴歸,成為黨內初選的大贏家。OPEC與俄羅斯談崩,俄羅斯拒絕支持進一步減產以應對衛生事件的影響,OPEC決定取消對其自身產量的所有限制,油價罕見大幅暴跌,美國WTI原油期貨創2015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美國經濟數據方面,2月非農數據表現搶眼。

本週,在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作為“避風港”的國內股市走出了相對獨立的行情,國內商品市場表現也相對強勢。記者通過統計期貨市場的周漲跌數據發現,國內三大股指期貨周漲幅均超4%,商品市場中菜籽以近7%的漲幅領漲農產品,除此之外,菜粕、豆粕、大豆、棕櫚油等也表現搶眼。黑色系品種中,鐵礦石領漲,周漲幅近6%。能源化工類中,受國際油價拖累,原油繼續探底,PP領漲,周漲幅近5%。

揪心的一周!欧美股市大幅振荡 国际油价“一泻千里”

國內三大股指強勢上漲

“從本週市場走勢來看,與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相比,A股整體表現最為強勢。”一德期貨股指期貨分析師陳暢表示,從指數層面來看,上證綜指上漲5.35%、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79%、恆生指數上漲0.06%、歐洲STOXX50下跌1.46%、日經225指數下跌1.86%。股指期貨方面,IF2003、IH2003、IC2003合約周漲幅分別達到4.63%、4.81%和4.84%。

揪心的一周!欧美股市大幅振荡 国际油价“一泻千里”
揪心的一周!欧美股市大幅振荡 国际油价“一泻千里”揪心的一周!欧美股市大幅振荡 国际油价“一泻千里”

在國貿期貨上海研發中心FICC研究員許青辰看來,“從流動性來看,市場交投熱情高漲,成交量和融資餘額維持在較高水平,表明場外資金入場意願較強。此外,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基點,從時間節點上來看,超出市場預期,中美利差本就處於較高水平,美聯儲降息重燃市場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國債收益率也出現明顯下降。”許青辰說。

不過,陳暢表示,受海外市場影響,本週市場的波動明顯增強,增加了期指趨勢性交易的難度。在市場結構方面,主板和創業板出現輪番上漲,與2月科技成長股的脫穎而出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說明短期的市場風格更加趨向於均衡,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題材的持續性及市場的賺錢效應較2月出現減弱,因此也增加了期指跨品種套利的難度。

“總體來看,本週行情和風格變動較大,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國際金融市場隨著消息面不斷出現劇烈波動。在海外市場波動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國內投資者的心態也趨於謹慎,加上A股在2月積累了較大漲幅,獲利盤有兌現浮盈的需求,國內市場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隔夜外盤和消息面的影響。第二,進入3月,隨著我國復產復工的有序推進,逆週期調節政策逐漸落地,傳統週期板塊由此出現階段性的表現機會,資金也有從股票市場迴流到實體經濟中的趨勢。本週兩市成交額出現收縮,週五創業板指成交額較2月25日下降了44%,說明增量資金入市的步伐開始放緩,市場將重新回到存量博弈的階段。在此背景下,題材的持續性及市場的賺錢效應較前期出現減弱,市場風格更趨向於均衡。”陳暢表示。

陳暢認為,當下驅動市場的主要邏輯依然在流動性和政策面的寬鬆。事實上,與海外市場相比,國內貨幣政策的空間相對較大(目前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均為負值,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4%,而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2.64%)。雖然過去兩週海外市場給A股帶來了階段性的擾動,但陳暢認為,不需要過度擔心外盤對A股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為目前中美兩國所處的經濟週期不同,政策空間也不同。相對於美股而言,A股經濟基本面較好、估值較低、安全邊際較高、性價比較高,因此預計短期內A股依然會偏強運行。

油脂油料異軍突起

本週,農場品品種偏強運行,油脂油料“異軍突起”。其中,菜籽主力合約周漲幅達6.74%,菜粕主力合約周漲幅為4.20%,豆粕主力合約本週累計上漲3.86%,豆二主力合約一改前期疲態周漲幅達3.77%,豆一主力合約則持續強勢,周漲幅為3.43%,棕櫚油、豆油、菜油悉數收漲,主力合約分別上漲3.19%、2.01%、0.36%。

“具體來看,本週一豆粕、菜粕大幅上漲,菜粕主力05合約一度逼近漲停板,隨後粕類價格振盪回落。本週三、週四棕櫚油價格快速反彈,其中週四棕櫚油主力05合約一度逼近漲停板,豆油、菜油走勢相對弱於棕櫚油。”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劉佳偉說。

劉佳偉介紹說,本週一粕類價格大幅上漲,一是因為上週末“非洲豬瘟”疫苗研製成功的消息影響;二是阿根廷暫停農產品出口註冊,市場預期阿根廷將提高大豆、豆粕等出口關稅,而阿根廷提高豆類出口關稅,美豆將受益,美豆反彈提振國內豆粕市場;三是3月國內大豆到港量偏少、油廠檢修較多,豆粕供應壓力有所緩解,基差走強,隨著價格上漲,現貨成交放量。相較於豆粕,國內菜籽庫存水平較低,因此在週一的上漲過程中,菜粕走勢更強。隨後,美豆性價比不高導致出口較差,市場擔憂美豆出口以及價格上漲後下遊多持觀望心態,國內豆粕、菜粕現貨成交量下降等因素導致盤面振盪回落。

油脂反彈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宏觀氛圍有好轉的跡象,提振了國內油脂市場;其次,印度與馬來西亞關係改善,印度商務部下屬的調查機構DGTR不建議進一步延長對馬來西亞棕櫚油加徵5%的進口保障關稅,並且臨近齋月前的備貨時間點,市場預期產地棕櫚油出口將有所好轉,隨著國內棕櫚油進口利潤的好轉,本週我國也開始買貨,對產地的出口報價有所提振;再次,本週國內陸續復工復產,油脂需求有所好轉,尤其在近期豆棕價差擴大的背景下,棕櫚油消費有所改善,替代部分豆油需求,隨著價格的上漲,棕櫚油現貨成交放量,國內棕櫚油庫存見頂回落也對價格有一定的支撐。”劉佳偉說。

“從宏觀層面來看,週五晚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預計短期對商品市場仍有衝擊,油粕來看,粕類價格受宏觀面的影響相對較小,可能成為資金的‘避風港’,油脂價格受原油的影響較大,預計短期價格將受到拖累。”劉佳偉表示。

不過,劉佳偉認為,粕類價格上漲的兩個驅動——國內需求好轉和“天氣市”目前均沒有看到,預計短期受需求較差影響,粕類將以弱勢振盪走勢為主。“具體來說,國內生豬存欄恢復不及預期速度,禽料短期也有斷檔,水產需求目前處於淡季,需求端承壓。此外,從天氣來看,目前產地天氣基本正常。”劉佳偉說。

大豆方面,豆一主力合約在短暫盤整後繼續上行,本週內漲幅也較大。魯證經貿穀物部高級業務經理蔣博恆表示,大豆現貨價格堅挺提振期價。據瞭解,目前東北大豆餘糧已不足兩成,且道路管控下,產區貿易商收購困難,多在消耗庫存,貿易商出現挺價惜售現象,導致產區價格繼續上調。此外,目前東北地區大豆收購價格升水盤面,以齊齊哈爾為例,當地收購價格已經達到4200元/噸,而期貨05合約周初價格在4150元/噸左右,期貨貼水現貨50元/噸,考慮到地區貼水以及交割成本,盤面貼水大豆期貨倉單成本在100—140元/噸,期貨有上漲修復基差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豆一05合約開始,交易所調整了交割規則,更改了交割基準地,並提高了交割品質要求。增加了粗蛋白含量的指標,增設過篩指標,增設儲存品質技術要求。調整後的交割品質要求更高。目前市場普遍認為2019年產大豆優質率偏低,預計05可交割倉單偏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多近月價格。”蔣博恆說。

蔣博恆指出,豆類未來繼續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一方面,隨著未來鄉村道路管控的逐漸放開,市場賣糧主體將開始增多,供應也將增強,下游對高價大豆認可度並不高,採購意願較低,價格繼續上漲難度加大。另一方面,若東北地區大豆現貨價格維持在4200元/噸左右,那麼期貨05合約價格漲到4300元/噸時將給出期現交割套利機會,這一點也將限制期貨上漲空間。最後,目前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價差已經創出五年曆史最高位。以豆一05合約和豆二05合約為例,價差已經達到1160元/噸,該價差為近五年來最高,過高的內外大豆價差也將限制國產大豆漲幅。

值得一提的是,本週雞蛋主力合約先揚後抑,周漲幅達3.86%,在農產品板塊居前。“從現貨市場的表現來看,周內雞蛋現貨端價格穩中小幅回升,產銷區的價格區間約2.73—3.25元/斤左右,大部分產銷區報價較上週五相比均有大約0.1—0.3元/斤左右的上漲,但由於上週末兩天價格回落,本週價格高點整體同上周內持平,當前現貨存在一定的供應壓力,走貨緩慢,價格短期內上行壓力大,多跟隨貿易商庫存以及走貨情況,維持區間內波動走勢。”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霍雅文說。

值得注意的是,大商所發佈公告,自2020年3月9日交易時起,雞蛋2004合約和2005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標準由成交金額的萬分之1.5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3。

原油持續探底

“周度原油市場主要圍繞OPEC+減產會議這一核心來演繹,但結果再一次反預期而行。週五油價遭遇暴跌,WTI主力合約跌幅為10.07%,下跌4.62美元至41.28美元/桶,為2014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Brent主力合約跌幅為9.44%,下跌4.72美元至45.27美元/桶,為2008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OPEC+產量不減反增,與市場大致預期背道而馳,危機模式重演,油市遭遇供需的雙重打擊。”光大期貨能化研究總監鍾美燕表示。

揪心的一周!欧美股市大幅振荡 国际油价“一泻千里”

3月6日,OPEC+大會無果而終,歐佩克未能就進一步減產計劃達成協議,此前歐佩克曾發表聲明稱,OPEC成員國承擔減產份額中的100萬桶/日,而非OPEC國家承擔額外的50萬桶/日。“此次OPEC+會議可以稱為歷史性的拐點,意味著為期3年多的OPEC‘供給側改革’聯盟破裂。熊市下未能出現攜手,後續再聯合減產的難度將加大。因而歐佩克不打算在3月後單獨減產,有與俄解除同盟關係的意願,原則上目前成員國均可以做好各自的產量調整計劃,可不再執行減產,此舉引發市場對供應端的擔憂再進一步加劇。”鍾美燕說。

鍾美燕介紹道,事實上,市場本就處於供過於求的大矛盾之中。這是有兩方面因素造成,其一,簡單來說,國內既無內需,又難依賴進出口。需求是因,其佔影響因素比例在70%—80%。其二,美國產量步步新高,俄羅斯也維持高產量,即使在OPEC成員國遭遇地緣政治影響而大幅減產的背景下,油市的供需平衡仍出現了大幅過剩。而此時OPEC+不再靠減產來維繫油價,而是選擇了爭取市場份額。因而供需雙弱,油價將進一步下探生產成本線,從而進行新的行業洗牌。此因素佔比20%—30%。此外,即使這次OPEC+減產協議,油價的頹勢可能也將延續,直待需求的恢復,區別只是連續的急跌與緩慢的陰跌。

“對比2014年,原油的供需矛盾有相似之處。”鍾美燕說,回顧2014年油市面臨的基本面的情況,全球經濟在2014年除了美國之外,恢復的幅度實際都略低於預期,尤其歐洲和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速的放緩,導致了對大宗商品需求量的下降。另外,供給面的衝擊主要來自於兩點,一是美國頁岩油產量放量,二是傳統產油國如利比亞和伊拉克生產開始恢復。此外,原油的絕對價格太高,年中布倫特原油還站在115美元/桶之上。2014年布油連續下跌超過6個月,從最高點115.71美元/桶跌至46.4美元/桶,跌幅69.31美元,跌幅為60%。2015年5月在反彈至將近70美元/桶之後再迅速回落,跌至2016年1月的歷史低位27.1美元/桶。而目前布油自1月的高點71.75美元回落至最新的45.18美元/桶位置,跌幅26.57美元,跌幅為37%。

“因此,目前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幅度上來看,油價仍難言見底,這取決於新一輪行業變革的深度。危機來臨,供需雙弱下,油價尋底之路漫漫,需求以及油價的弱勢或將持續到6月份,而價格重心也將向2015年的低位靠攏。”鍾美燕說。

本週,PP主力合約以4.55% 的周漲幅領漲化工板塊。“本週國內各地PP市場價格振盪上行,幅度在50—250元/噸不等。從上漲的原因來看,第一,各地PP下游企業復工進度平穩,塑編、BOPP膜開工負荷已經回升至50%左右。物流運輸的暢通程度近期也出現明顯好轉,不過工人不能及時到崗的問題仍沒有完全解決,限制了生產負荷的進一步提高;第二,3月4日凌晨,韓國樂天化學大山工廠發生爆炸,位於大山工業園區的PP裝置目前已經停產,涉及兩條生產線,合計產能50萬噸,雖然從實際的供應量來看對我國影響不大,但從心態上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第三,在聚烯烴利潤被壓縮至極致時,成本端的變化對絕對價格的影響較為顯著。本週關於OPEC+會議的猜測較多,市場一度認為會達成更深程度的減產協議,油價在3月2日迎來難得的大漲。此外,3月丙烯裝置檢修較多,如3月初東華能源、衛星石化、浙江興興均已關閉丙烯生產裝置,寧波金髮、南京誠志、新浦化學烯烴裝置均降負至5—7成運行,導致丙烯價格近期大漲,其對聚丙烯的支撐作用比較明顯。”光大期貨能化分析師周遨說。

3月6日,OPEC與俄羅斯並未就減產達成新的協議,而且從4月份開始,OPEC+將不受此前減產協議的約束。消息一出,油價大幅下跌,布倫特和WTI原油收盤價也創下了近幾年來的低點。對於化工品的後市來說,周遨認為,在油價重挫之下,化工品成本支撐將大幅減弱。此外,雖然PP下游企業復工進度加快,但聚烯烴自身供需實際改善的拐點暫時還沒有出現,加之社會庫存仍然處於高位,短期聚烯烴向上驅動也不足。下週來看,在油價暴跌的情況下,短期內化工品難以獨善其身。雖然當下聚烯烴價格運行在歷史低位區間,但在需求端仍無明顯好轉,原油供應端變數較大的情況下,抄底仍需謹慎。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