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這裡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無數的雪山,冰川,激流峽谷,使得青藏高原成為地球上最難以到達的地區之一。如此環境,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今天就跟大家解密一下。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第一,回顧歷史

歷史上,在雪山埡口間行進的犛牛隊,就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直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這片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連一條公路都沒有。

在西藏解放之初,所需的物資全部要用牲畜組成的龐大運輸隊完成,數千名戰士和駝工踏上了驚心動魄的遠征。死亡陰影始終與他們相伴,許多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高原上。

慕生忠將軍,當時就是進藏運輸隊的政治委員。他親眼目睹戰友們一個接一個倒在進藏的路上,僥倖活著的人,也被那條艱險的天路折磨的不成人形。中央從全國籌集的珍貴物資,運到西藏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半,這一切都讓慕生忠將軍下定決心,一定要修一條通往西藏的路。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慕生忠將軍帶領10名戰士,1200名駝工,憑著超凡的毅力,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修通了1300公里的青藏公路,世界現代築路史上,再沒有如此令人瞠目的記載。

然而,慕生忠將軍知道,公路並不能解決西藏的根本問題,而修建一條進藏鐵路才是他的夢想。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車的消息,傳到北京,一直關心西藏交通的毛主席高興得徹夜未眠。有了公路,那麼修鐵路也就不遠了。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毛主席將王震將軍召進中南海,讓他出任鐵道兵司令員。王震將軍立下軍令狀,一定把鐵路修到喜馬拉雅山下去。從那時起,讓鐵路攀上喜馬拉雅山,成為每一位鐵路建設者不滅的信念,永恆的目標。要修鐵路就先勘探路,其中之辛苦與困難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2006年10月的《環球人物》上,有這樣一篇採訪文章,《莊心丹首次探路與“叛匪”交火》,莊心丹是青藏鐵路勘探隊長,在文章裡,他回憶了當時的情景,勘測隊出工時,除了攜帶勘測設備,還要帶上槍支彈藥,這不只是為了防範野獸侵害,更主要的是為了對付西藏敵對勢力的襲擊。

白天,大家在高寒缺氧的情況下累了十幾個小時,夜裡還要輪流爬起來站崗守夜,叛匪對我們又恨又怕。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第二,攻克缺氧問題

由於青藏鐵路還有許多技術難題沒有攻克,又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這條青藏鐵路停工了幾次。

幾十年來,幾代設計師十次登上青藏高原,對高原上覆雜而多變的地質,水文,天氣情況進行實地勘測。為了能選擇一條最安全最科學的線路,這條鐵路的先行者們,在230萬平方公里的高原上用腳一步一步地量出了近十條不同方案的線路。最終,確定了青藏鐵路的線路。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其實早在1912年,孫中山先生就有通藏鐵路的夢想,只是當時的國情複雜,這個夢想並未成真。

而青藏鐵路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缺氧問題。在青藏高原上施工,氧氣稀薄,走路都是一個問題,應該如何處理這個難題的。

一開始,工人們揹負一個2.5公斤的氧氣瓶,一邊施工一邊吸氧,而工程裡粉塵大,氣壓低,工人體能下降,為此施工進度越來越慢。在缺氧的情況下,同時還引發了各種類型的高原病。所以,解決這個缺氧難題迫在眉睫。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這時候,一個叫況成明的指揮長髮現了一個好主意。他從一張名片,小型高原製氧機得到了靈感。

於是他找到這家名片的聯繫人,與對方溝通後,在況成明的啟發之下,經過無數次的實際測試和研製,終於在2002年6月,在風火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的高原製氧站,工人們終於擺脫了缺氧這個大難題。

隧道里開始24小時瀰漫式供氧,有了充足氧氣,施工速度也增加了好幾倍。除此之外,還在隧道內設置隧道氧吧車,保證工人可以隨時在隧道的任何位置吸到氧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