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萬億損失,旅遊業或在2021年迎來恢復性增長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程超功)新冠肺炎疫情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國家層面對此次疫情規模和影響範圍的界定。

疫情的規模、傳播速度、影響範圍決定了其對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出行及休閒旅遊行業。整個疫情期間旅遊業的損失會有多大?疫情過後行業將如何復甦以及復甦的力度能有多大?這是筆者試圖分析的問題。

疫情造成的損失保守估計可能超萬億

2003年,中國旅遊總收入為4882億元,較2002年下降了684億元,降幅12.3%。如果沒有非典疫情,按當年的增長軌跡,2003年的旅遊總收入應該在6100億至6300億元之間,總收入實際減少了1300億元左右,損失率大約為20%。在此,我們保守估計,按照20%的損失率計算,2020年的旅遊總收入損失大約在1.4萬億左右。

復工潮和春運返程“堰塞湖”釋放成為短期復甦“引擎”

2月10日前後,除湖北外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由此產生了相對剛性的交通及差旅需求。

以住宿業為例,來自酒店PMS服務商住哲的數據顯示,進入2月份以來,全國酒店行業的營業率進入緩慢上升區間,尤其是2月18日之後的上升趨勢最為明顯,至2月底的營業率逼近50%,個別省份超過了70%。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1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在供給端逐漸復工的同時,消費端也在恢復中。筆者對主流OTA平臺1月份以來的酒店搜索量進行抽樣調查,可以看到消費端的活躍度已經走出了疫情初期的急速下跌陰霾,尤其是在2月16日之後出現了顯著的回升,已有觸底回升跡象。

同程藝龍2月23日的清明機票搜索量在一週內實現了138%的增長,飛豬、去哪兒等平臺的機票搜索量也出現了類似的增長。隨著防疫政策向防控與保增長並重轉變,各行各業紛紛開啟“極限生存”模式,逐漸形成了疫情下的特殊運行模式。

2月下旬以來,全國旅遊景點陸續開放,恢復開園的比例大約在40%左右,無一例外地採用了限流、現場防控、線上售票等措施。

住宿行業也在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後做了一系列適應性調整,攜程、美團點評、同程藝龍、飛豬等主流平臺及各大酒店集團相繼推出了安心取消保障、“安心房”、“放心住”、“安心住”等保障計劃,對供應鏈合作伙伴提出了嚴格的防疫防控要求,對於消除消費者的後顧之憂、提振消費信心很有幫助。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一度大範圍採取“封路”舉措,春運返程時間被大大拉長,儘管春運已經按原計劃結束,但依然有大量返程需求積壓形成返程“堰塞湖”。

交通運輸部公佈的2020年春運數據顯示,在為期40天的2020年春運裡,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14.76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

其中,鐵路發送旅客2.10億人次,下降47.3%;道路發送旅客12.11億人次,下降50.8%;水路發送旅客1689.1萬人次,下降58.6%;民航發送旅客3839萬人次,下降47.5%。

若不考慮非剛性出行需求,從2月下旬開始,將有10億至15億人次的客流量陸續出行(以春節滯留人員返程為主),週期最長預計可達1個月,即持續至3月下旬。

春運返程“堰塞湖”的釋放將在未來一個月內拉動民航客運的快速回升,4月份之後將由差旅和春遊客流逐漸接棒。

相比來看,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對於旅遊業的影響相對微弱,當年度2月份(2月初正處於春節黃金週)民航客運量僅僅是增幅下滑,直到4月份疫情形勢惡化後才出現了25.6%的大幅下滑,到當年度6月份開始反彈,7月份即出現了2.3%的增長,實現了一個“V”字型翻轉。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1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而根據鍾南山院士的預測,預計到今年4月底全國疫情將基本得到控制。因此,筆者預計2020年5月份,民航、鐵路、公路等客運部門的客運量將有明顯回升,6月份反彈趨勢進一步明朗,如無意外,7月份藉助暑期的出行出遊需求旺季,將有望實現正增長。

同時,需要持續關注中國之外的全球疫情的發展。從2月27日開始,除中國外的全球新增病例數已經超過中國,伊朗的病死率甚至遠超中國,韓國、意大利、日本的疫情也相當嚴峻。外圍疫情形勢的惡化也將會遲滯國內旅遊業的復甦進程。

疫情過後的行業復甦,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存在

隨著疫情形勢緩和,大家開始關注旅遊業中長期的復甦。筆者在此把非典時期的總體形勢與當前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以分析此次疫情過後旅遊業復甦的影響因素。

與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相比,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發展階段以及旅遊業發展情況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於疫情過後中長期的旅遊業恢復肯定會有影響。從全球範圍來看,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新景氣週期的底部,且正在貿易戰頻發、單邊主義盛行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艱難爬升,此時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可謂“雪上加霜”。

從國內經濟發展階段來看,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進入到中低速增長階段,受貿易戰等不利因素影響,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動能切換正處於關鍵時期。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1年迎来恢复性增长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1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對於旅遊業等服務業的恢復而言,當前最大的有利因素可能在於中國國力的提升,政府層面可以綜合採用大規模減稅降費以及配套金融政策等為旅遊企業提供支持和幫扶,這在十七年前是很難實現的。

從旅遊業發展階段的對比來看,當前我國旅遊業已經從高增長階段進入了高質量增長階段,而當年的非典疫情期間,國內旅遊業正處於高增長的早期階段,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增長存在較大的慣性和勢能。

這方面有利的因素主要在於,當前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水平與非典時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旅遊+互聯網”等已實現產業化發展,旅遊企業的騰挪空間大大提升,而且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後,大型企業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舉措空前嚴厲,初期幾乎所有的旅遊服務設施都停止運營,部分企業已經因此面臨破產或重組,造成部分領域的產業鏈受到衝擊,疫情過後的產業恢復速度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宏觀形勢和客觀因素有利有弊,剩下的就是信心問題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問題了。

增長階段切換,2021年旅遊業恢復性增長的可能性更大

對於此次疫情後旅遊業的復甦,是否會有當年非典過後的報復性增長可能是各方最為關注的。數據顯示,2003年的非典疫情造成了當年度旅遊總收入同比下降了12.3%,非典疫情結束後的第二年(2004),中國旅遊總收入實現了40.1%的報復性增長。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1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2003年的非典疫情過後報復性反彈的情況也出現在民航客運領域。2003年全年國內民航客運量僅增長了1.9%,但在來年(2004年)則實現了38.4%的報復性增長,反彈幅度將近40個百分點。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1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那麼,如果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得以完全控制,2021年能否再次出現如此力度的反彈呢?筆者認為,如果疫情能夠在2020年徹底結束,2021年必然會有反彈,但力度很可能不是報復性的,而是恢復性的,這是因為中國旅遊業的內外部條件都發生了變化。

首先從時間上看,非典疫情全面爆發的時間點出現在2003年的4月份,對1月份的春運及2月上旬的春節黃金週均沒有產生重大沖擊。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則發生在春運期間,隨之而來的全國一級響應則徹底摧毀了本年度的第一個“黃金週”。

因此,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交通旅遊住宿餐飲業的短期衝擊要遠遠大於非典。我們看到,這次疫情全面爆發以來,幾乎所有的旅遊景區、度假區、餐飲店、主題公園、民宿等全部停止營業,旅行社業務全部停擺,這是非典時期所沒有的。

空前嚴厲的防控措施,一切旅遊服務設施被按下“暫停鍵”,對旅遊業造成的短期及中長期衝擊無疑是巨大的,不僅體現在短期收入上,對整個產業鏈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業務一夜歸零,必然會有一批經營者因現金流問題被迫退出,產業鏈的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

綜合上述分析,筆者認為,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旅遊業復甦速度可能相對緩慢,而且也不太可能出現類似2004年的報復性反彈(超過50個百分點的反彈),復甦的總體基調很可能是恢復性增長,但2021年的增長速度依然有較大概率超過最近五年來的平均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