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198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密令截擊》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末期,日寇駐山西派遣軍司令白川中將正在部署新的屠殺計劃。這時,他接到急電,調他秘密返回日本。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八路軍獲悉這一情報後,命偵察隊長羅北嶽率部直插敵後偵察。他們在地下黨的協助下,機智勇敢地將掌握核心機密的保安處長山下活捉。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為防白川逃脫,羅北嶽率八路軍騎兵在通向軍用機場的路上,與敵進行殊死搏鬥。八路軍首先捉住了白川的女兒,羅北嶽為保護她而受傷。躲在附近的白川和妻子目睹了這一切,自知難以逃脫,從隱蔽處走出來舉手投降。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趙亨德

影片根據著名作家阮章競的中篇小說《清晨的凱歌》改編。原著取材於真實事件。羅北嶽的原型是八路軍太行二分區司令部武工隊大隊長、一級戰鬥英雄趙亨德,1945年1月,他率部在壽陽至芹泉正太鐵路段截擊日軍軍用列車,俘虜偽山西政府教育廳顧問鈴木川三郎等官員8人,震動了日本朝野。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鈴木川三郎與妻兒的合影

被俘的鈴木川三郎即是白川中將的原型,同時被抓的還有他的4個子女。鈴木川三郎只是一名少將,但卻是日本當時的天皇裕仁的外甥、現在的天皇明仁的表哥。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當中,中國軍隊經過浴血奮戰,擊斃了數十位日軍高級將領,但俘虜的日軍將領,卻只有鈴木川三郎一位。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鈴木川三郎被俘後得到了頗為優厚的待遇,毫髮未損的他被送到了延安。在延安,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民革命的現實,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並最終成為了一名反戰人士。雖然在那場戰鬥中,他的妻子和一個女兒被炸死在火車上,但鈴木川三郎在其回憶錄《一個“老八路”和日本俘虜的回憶》中這樣寫道:“當時,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非常出色,我認為這是因為:一方面是中共中央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另一方面是那些年輕的工作人員為了實現他們建設新中國的共同理想,不追求名譽地位和家庭幸福,埋頭於自己所擔負的政治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八路軍將鈴木川三郎及其家屬釋放回日本。鈴木川三郎一直沒有忘記中國人民對他的恩德,多次在日本報紙上撰文稱讚新中國,並充當了中日兩國友誼的橋樑。1998年,鈴木川三郎去世,這個曾經的侵華日軍將領告誡自己的子女,必須保持和中國人民的長久友誼。


這部電影的反派原型是抗戰期間被八路軍俘虜的唯一一名日本將軍

《密令截擊》一片主要在山西太原拍攝,其中我地下黨的秘密接頭地點是太原的崇善寺。崇善寺原是隋煬帝楊廣的行宮,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朱木岡為紀念其母后馬皇后,在原寺基礎上按照標準的宮殿式建築進行了擴建。清代同治3年,崇善寺毀於一場大火,現僅存大悲殿、山門、鐘樓、東西廂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