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老年人跌倒

我們生病住院期間,對於老年人或病重患者,醫護人員都會特別注意防跌倒教育,出院時用藥交代中藥物致跌倒這一注意事項卻往往容易被忽視。對於老年人,藥物致跌倒的危害很高,最嚴重的結果是導致生命的終結。

今年6月份醫療界中七家機構聯合發佈的《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中提到:

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因受傷到醫療機構就診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為跌倒。

老年人發生創傷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跌倒。

年齡越大,發生跌倒及因跌倒而受傷或死亡的風險越高。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關注老年人跌倒

在中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數據顯示:每3個65歲以上老年人就會有1個存在跌倒史。75歲以上老年人平均每3年跌倒一次,85歲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都會跌倒一次。

12%~42%發生跌倒的老年人常合併跌倒損傷,主要包括軟組織損傷、關節錯位、骨折和顱腦損傷等。而這些損傷輕度往往會導致臥床,對於老年人長期臥床後會有一系列的情況出現:肌肉萎縮、壓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了血液循環障礙,使局部的組織長期持續缺血、缺氧,導致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等情況。外加老年人本身存在的基礎疾病,會直接導致醫治、護理等難度的增加。所以預防老年人跌倒至關重要。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藥物致跌倒,往往被醫學認識缺乏的大眾而忽略。

藥物的種類、劑量、多種藥物聯用均可使其跌倒風險增加。藥物可引起意識、精神、視覺、步態、平衡等方面出現異常而導致跌倒。目前與跌倒發生顯著相關的藥物及因素包括:抗精神病藥、 抗抑鬱藥物(SSRI、TCA)、抗癲癇藥物、苯二氮䓬類藥物、髓袢利尿劑、強心苷類(洋 地黃、地高辛)、阿片類藥物以及多重用藥。 而多重用藥致跌倒的風險明顯高於單用一種藥物。

所以加強易致跌倒藥物管理以及採取積極措施預防跌倒事件發生,對降低跌倒發生率、減少傷害嚴重度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藥物相關性跌倒影響因素

措施有以下幾個方式:

一、調整藥物方案或服藥方式:

對於精神類藥物如抗抑鬱藥、鎮靜催眠藥等應優先考慮行為治療、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方法,減少精神類藥物的使用,確需使用時也應維持小劑量。老年人催眠藥物的品種可優先選擇非苯二氮䓬類。SSRI和抗癲癇藥物具有致骨質疏鬆和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風險,應定期監測骨密度。因第一代抗組胺藥中樞抑制作用較強,老年人罹患過敏性疾病時可優先選擇第二代抗組胺藥。

服藥方式也可有效的預防藥物性跌倒,如夜間慎用利尿劑,鎮靜藥待上床後再服用,前列腺增生藥晚上吃等。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緩慢起床

二、預防藥物致跌倒的不良反應方案,如:

1.體位性低血壓,是藥物誘發跌倒的重要不良反應。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常發生在藥物快速加量或劑量偏大時。降壓藥物所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常為開始服用時,繼續服用可能會有所改善。

為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對於服用可致體位性低血壓藥物的患者,在起床時,應緩慢下床或站立前先靜坐幾分鐘,便於血液迴流。同時,需注意儘量避免可減少靜脈迴流的動作,如長時間站立,尤其是在炎熱天氣下的長時間站立。同時可通過雙足背屈、蹲坐或彎腰等方式增加站立位的靜脈迴流,加快心率,達到升高血壓的效果。對於靜脈迴流差的人群可考慮加穿彈力襪等方式增加直立時靜脈迴流血量,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測血糖

2.胰島素、磺脲類和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均可引起低血糖,其中格列奈類降糖藥物致低血糖風險低於磺脲類藥物。其他類別的降糖藥單獨使用時一般不易導致低血糖。應用新型降糖藥(DPP-4 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和 SGLT2 抑制劑)的低血糖風險較小,但需要注意多種降糖藥物聯用時的低血糖風險。

糖尿病患者應常規隨身攜帶碳水化合物類食品,一旦出現低血糖可立即食用。而對於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者(阿卡波糖等藥)則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來糾正低血糖,因食用蔗糖或澱粉類食物效果較差。

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服用藥物是罪魁禍首之一

心依藥師的總結:

為有效預防藥物性跌倒,我們有必要檢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藥物,家中有老人的更應該諮詢醫生了解老人的整個藥物治療方案,按醫囑正確服藥,不要隨意亂用藥或更改劑量,瞭解藥物的不良反應,且注意用藥後的反應,服藥期間動作宜緩慢,不可著急,以預防跌倒的發生。


本文僅用於科普,非醫療建議,歡迎各位朋友關注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