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三門峽市陝州區南陽村,位於陝州區東凡塬上。是遠近聞名的建築之鄉。

南陽之得名,是由於東凡塬古名安陽塬。南陽村位於塬之南,因此名南陽村。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南陽村是塬上的一個大村。其村民以水姓為主,兼有潘姓,辛姓等。分為南陽大村和小南陽。

水做為姓氏,據水氏族人所說。其先人乃是大禹治水時的水工以其後人,商朝時商君賜其水姓,後人遷與安陽塬,臨安陽溪而居。也算是不忘祖先之本,以水為鄰。憑著勤勞和智慧,水姓家族很快發展起來,在塬上買田置業。成為富甲一方的村落。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從商至今,水姓族人的血液中仍然流傳著先祖善於工程的優秀基因。改革開放之後一大批水姓族人走出去從事建築事業。多為家族式產業,借改革開放的春風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1995年左右市區的很多建築都有南陽村施工人員及設計人員的身影。由於從事建築業時間較早。也衍生出了很多從事建材銷售的人員,還有一大批施工監理預算人員。很多人因此而發家致富,成為了東凡塬上最富裕的村落。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長期的耳濡目染,一批批南陽村民走出去。還有的舉家遷到國外。也有的落根於大城市,我們這一屆有一位同學叫水偉厚,在上海世博會建設期間。由於他生在建築世家,再加上是專業畢業創造性的提出了一種新的地基建設方法,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立獻出東凡人的一份力量。為此水偉厚還被評為當年的上海市優秀青年。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作為南陽村的鄰村,我們村兒也算是借上了東風。也有很多人從事建築行業,老溫塘山風景區涼亭及建築工程就是由我們村的一位老者所設計建造的。

在南陽村的村口,屹立著一個雄偉的牌坊,威武的獅子有庇護一方的含義,也象徵著南陽村自古以來勇武的村風。不論風雨,守望在村頭,送出一批批優秀的子弟,也在翹首期盼,永遠為遠方的遊子打開回家的大門!

三門峽陝州區,建築之鄉南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