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九子巖:秀出九芙蓉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青陽九子巖,風光優美,主峰天華峰海拔 1084 米。人們都說,登其峰,九華無峰; 賞其景,九華無景。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九子巖風景區 圖源:九子巖風景區


風景區有裡有兩棵大樹,名叫九子古楓和九子古榆,枝繁葉茂,其中最大的九子古楓高約八丈,主幹圍二十二尺,需四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圍。


九子巖被稱為“清涼世界”, 年平均氣溫 13.4℃。巖東北為盆地谷口,山泉彙集成澗,“九子”觀泉聽聲,淅淅瀝瀝,如撥上弦,似拋珠瀉玉,清脆悅耳。每當大雨過後,水流激射,泉流飛鳴而下,一條瀑布輾轉為七折,似七匹白練垂空,群山如壁,萬壑奔流,山嶽歡騰,令人驚心動魄。“九翁端坐九芙蓉,子孫嬉戲碧巖中。泉流澤被蒼生客,聲徹雙溪萬壑通。”這就是九華舊十景之一“九子泉聲”。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九子泉聲 圖源:九子巖風景區


九子巖瀑布壯美。“聚過一番雨,鳴飛七布泉”,七布泉瀑布,如素雲垂練,故又名“垂雲澗”。夏秋季節每當雨水較多時,九子巖盆地山泉彙集而下,形成一股強大的激流,飛奔懸崖,撞擊在岩石上,輾轉七折,遠觀就像七匹白練,垂空當舞。南宋詩人陳巖讚美道:“飛瀑奔崖色皎然,飄空上下勢相連。看來不是天河水,盡是兜羅片片綿。”七布泉又如白雲垂落澗中,激起潭水,浪花四濺,如雪片紛飛,春雷作響,霧氣衝谷,寒風撲面,更別有一番景象。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七步泉瀑布 圖源:九子巖風景區


天籟之韻、丹崖雲峽、泉通海眼,這是後人刻在九子岩石壁上的詞句。來到這裡,細細品味,只會覺得意趣盎然。


堯渡河:靜美閒適有傳說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皖贛交界處有一座縣城叫東至縣,它地處皖江段南岸之首,長江傍境東流,因相傳舜帝躬耕於此,堯帝聞其賢德,千里來訪,素有“堯舜之鄉”的美譽。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東至縣 圖源:東至縣人民政府


堯渡河流淌在東至大地,河水清碧,漁排漂盪,鵝鴨嬉戲,魚蝦暢遊。風光秀麗,景色宜人。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堯渡河 胡海洋 攝


上游山高林深,河灣水急,水流潺潺,還有紫石塔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中下游青山疊翠,竹影婆娑,山花爛漫,碧水盪漾,神似煙雨灕江的景緻,乘竹筏漂流而下可直達長江。兩岸有名勝古蹟鐵佛寺、萬善橋、周馥墓、兆吉山許世英故居、唐山寺、石印洞、滴水巖、梅山寺、黃泥湖、陶公祠、東流雙塔、老街。這裡不僅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豐富,在堯渡河中下游區還有大面積重要溼地,水草茂盛、野花似錦,湖面上的天鵝、仙鶴、鴛鴦、野鴨等珍禽,或引吭歡歌,或淺灘覓食,好一幅綺麗的江南水鄉畫。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堯渡河上鳥飛翔


堯渡河不僅景色優美,而且文化底蘊深厚。相傳,遠古時期舜從北方的中原一路行來,到了江南的歷山,見這裡氣候適宜,風景秀麗,民風淳樸,且有大片的肥山沃地,於是便在歷山定居下來,舜先在山上開闢了第一塊耕地,又在山下諸馮畈上耕種了大片土地。他聰慧能幹,廣交農友,樂善好施,從此賢名遠播。堯聽說了舜,便親自渡黃河,過長江,從彭澤經香隅到至德,遇一山一河(堯渡河),乘船渡過,直上歷山。堯見舜氣宇軒昂,卓識遠見,3 年後,便正式將首領之職禪讓給了舜,開闢了“堯天舜地”之盛世。


山水人文看安徽之山水篇(十)

堯渡河 胡海洋 攝


春季萬物復甦的時候,堯渡河在江南的懷抱裡水溫慢慢地升高了,魚兒漸漸浮現,岸邊的一排垂柳也抽出了新枝。放眼望去,田野裡逐漸蔥綠,耕牛犁田,婦女栽秧、野鴨暢遊、花朵綻放……好一派靜美閒適、悠然和諧的村野美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