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酒席上,一般最後一道菜是什麼?

收藏大參考


吃,是一件可以很講究也可以很將就的事。河南的酒席最古老的又很有特色的,在黃河以北要數是三八席:八個涼菜先上,服務的小男生手舉托盤先上四個葷菜再回頭上四個素菜,素菜裡最後一個上的是青菜拌黃豆青豆或者花生米(俗稱:耐捯,總也吃不完的意思)。

大家點一點,嘗一嘗,相互認識,敬酒,酒過三巡開始上第二道八個熱菜,也是先上四個葷菜(也叫硬菜兒哈哈),再上四個素菜。這裡要說明第一個菜是魚,表示連年有餘吃不完。最後一個上的必定是青菜,想當年哪有那麼多青菜,能吃的也就是酸辣大白菜(河南俗稱攆席白菜,告訴你趕快吃趕快走)。

到了這裡整個酒席聊天,寒暄,吹捧,扯淡,喝酒的環節結束,主家管事的會很客氣的來問:吃好了嗎?菜怎樣?還和口嗎?酒要不要再倒點呢???這都是浮雲,其實就是問你可以上飯了嗎?因為河南規矩:前面兩個八道菜是“喝”後面八個碗是“吃”。所以上飯是要先把前面的撤掉,清理桌子,再上的。

八個碗:腐乳肉,黃燜雞,小酥肉,紅汁肉丸,酸辣肚絲湯,羊肉蘿蔔湯,山楂蘋果湯,最後一道是老式雞蛋湯(也叫滾蛋湯,,,哈哈見了蛋湯就算菜上齊了)到此,一頓大席才算結束,河南人說的“坐席”就是指的這一整套。

最後的流程是你起身,主家客氣的送到門口很真誠的問候:吃好了沒有呀?人多顧不上,也沒過去給你倒個酒,,,,您呀別當真,只管走您的就是了,,,回去泡個澡美美的睡一覺,醒酒去吧。





老席說食


一哥“美食與心之旅”之――

老式蛋湯待賓朋

中原大地,婚喪嫁娶,宴友待客,壓軸菜無疑是雞蛋湯,各地做法大致相同,品像味道卻有差異,密人農家廚藝傳承,老式雞蛋湯足以誘人。

熱油爆香蔥花,去皮西紅杮切丁入鍋炒汁,續水燒沸,雞湯更佳,漸入紅蘿蔔細絲、木耳細條、紅豆腐細絲各少許,紫菜蝦米增香,點少許生抽、白胡椒粉,鹽適量,雞蛋攪勻淋入,攪絲絮狀,水澱粉勾糊,出鍋淋明油,點綴芫荽段,觀之不沸不燙,食之爽滑清香、燙嘴熱舌。席間多有哄孩子們爭食燙了口舌的,滿院鬨堂、不失親情,然後譁然席散,多有人喊“滾蛋湯”。

如今鄉間宴席漸少,吃上一回農村老師的雞蛋湯要找對人家,技校學來的雞精味精調味香氣不實,不過興隆閣、鴻雁還保留了原始做法,育才街東口的燴麵館也不錯,只是多加了青菜,稍遮了味道,夜市上富偉炒麵做的也好,嶽村橋溝天府、平陌界河酒家待客多年,味道依舊。密人之於美食創新中的堅守,自有一番執著。





一哥於一


在大多數河南宴會中最後一道菜絕對是湯了,這道湯的名字倒是比較特別的叫滾蛋湯,俗稱蛋花湯,意思就是說喝完湯之後可以散夥了。這道湯口味是酸的,但很好喝而且解膩,大家吃了那麼多的大魚大肉喝點湯解膩還是有必要的。

但是,在我們這邊,最後一道菜是上一條魚,魚到意味著菜已經上完。可能每個地方都會有所不同吧。


奶茶技術


在河南的酒席上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湯,大家都戲稱它叫“滾蛋湯”,其實就是一道蛋花湯,有人做成鹹湯,因為在煮湯的時候,雞蛋花在鍋裡翻滾,於是就叫它“滾蛋湯”。一般情況下,這個雞蛋湯也是最後一道菜了,不會再上菜了,說的就是下面這個湯。大家看到這道湯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吃飽的就可以走了,沒吃飽的趕緊吃,吃完就該走了,搞笑一點的說法就是,用這道湯提示該“滾蛋”了,所以叫“滾蛋湯。



踏雪寒梅


在河南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其他各類大型活動,都會擺宴席,邀請親戚朋友來吃酒。

無論酒席規模有多大,冷菜涼菜有多少種,但到最後都會有一道必須的壓軸菜“滾蛋湯”。



愛是一道炚


大家看到這道湯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吃飽的就可以走了,沒吃飽的趕緊吃,吃完就該走了,搞笑一點的說法就是,用這道湯提示該“滾蛋”了,所以叫“滾蛋湯。有的網友說:這是要趕人啊,哈哈。其實這個算是一個風俗,因為是流水席,




蒲公英小英


不告訴你


難啵完


河南酒席最後上的基本上都是雞蛋湯,也叫滾蛋湯


翻鬥小屋


"滾蛋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