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喜歡全進全出的人是什麼心理?

欣榮950


首先買股票喜歡全進全出的人,資金在股市裡面,應該是屬於小資金類型,因為如果給你幾個億的資金,你全部買進一隻股票,估計都漲停了.

那像這種人,他們到底炒股是一種什麼心理呢?我以我個人的經驗來先說一下.

我本人炒股也是屬於股市裡的小散,從最開始炒股也就是三五萬塊錢,然後現在可能就是十來幾萬左右!操作上基本上都是滿倉進出,買入的股票基本上也就一支,有時候會是兩隻,很少有超過三隻的,操作的方法可能就是今天買進,明天就會賣出超短線,然後接著再去選另外的股票,繼續超短線,基本上不管第二天是輸是贏,都會選擇出場.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操作方法呢?因為最原始的想法就是來股市炒股,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然後通過短線的複利方式,使自己的資本快速的積累,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想法,實際上操作過程中,能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想說,所有來股市裡面炒股的人都是希望自己能賺到錢的,雖然有一種說法是十個裡面有七個虧,兩個平,一個賺,但大家都希望自己是賺的那一個.所以像我們這種小資金想要在股市賺到最多的錢,最快速的方法當然就是滿倉.

滿倉進出的人,可能在別人看來是不注重風險,但其實像我這種人是有一個嚴格的操作準則,也就是說自己買股票的標準.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是不會操作這支股票的,例如不能是業績虧損,不能是ST股票等等,所以從這部分來講,他已經過濾掉了一部分風險出來.當然還有從技術面分析例如像今天的強力新材,拓維信息只有強勢突破平臺,我才會關注!當然,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種選股標準我可能還會關注熱門板塊資金流向等等.

所以就我個人來說,買股票滿倉操作只是想在理論上實現資金利用最大化以及本金能夠快速增值的一種操作方法.

當然,我也知道有一些人喜歡滿倉進出,想在最短的時間,賺最多的錢畢竟在本金越大的情況下,漲幅相同利潤更大.有的人不惜融資融券,然後再加槓桿,這種人可能就是想一口吃個大胖子,他們的眼裡可能只是看到了股票上漲帶來的財富快速增加,忽略了股市下跌,可能使她爆倉,乃至血本無歸.

最後想說股市有風險,滿倉需謹慎!




荷包股起來


我有個表親就是喜歡全進全出一隻股票。我勸過他幾次,他也不聽勸。

因為他認為全進全出賺的錢多。

這點上我是無法否認的。我在年輕時也經常全進全出,確實是很刺激。只要買的股票大漲多少幅度,自己就基本純賺多少,一二週總資金賺20%以上是經常的事情。當時我感覺巴菲特都比不了我。

但是幾年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全進全出看似能高效賺錢,但是收益極不穩定。多年下來並沒有賺到多少錢。

為什麼賺不了多少錢呢?因為全進全出這種辦法風險太高了!只在一年中只要有一二次你遇到坑了,你就很難爬出來。以後所賺的錢基本就會被一二次大坑吞掉。

比如有一年我買的醫藥股,突然業績大降50%以上。我由於全倉持有這一隻股,所以公告利空後開盤就連續5個跌停板,馬上資金就損失50%!

要想賺回這些錢,在這一年中必須手中股票漲一倍才行。這個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一年中你通過操作使手中的資金漲了一倍,其實也不過是剛回本而已。這一年基本就是白忙了。

我年輕時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全進全出是賺不了多少錢的。因為盈利回吐太厲害了!

我現在人到中年後實際上也是全進全出。但是我的方法已改變了很多。我不再只買一隻股票,我是進行股票組合的。少則一次買三五隻,多則二三十隻股票。這樣我手中的股票就可以分散風險,可以進行對沖。而且這種對沖的結果必然是總體盈利的。因為盈利的股票由於本金越來越大,雪球會越滾越大。虧損的股票會由於本金越來越小,虧損的金額會越虧越小。完全符合賺錢的法則——大賺小虧。

雖然我現在每次交易收益已遠不少年時那種全倉一隻股。但是我現在的收益卻比那時穩多了。多年投資收益是穩步增長的。

我以自己年輕時的體驗知道喜歡全進全出的人其實是一種賭博心理。他們對風險普遍不太重視。這樣的人炒一輩子也賺不到錢的。


孟可的思想空間


反正我是喜歡滿倉乾的,進去股市就是個賭徒,既然去賭就痛快點。我是去年2019年五月份才開始炒股的,進去的第三天就開始滿倉幹,接近100萬本金,全部進去了。我同事朋友都說我膽子大的可以,因為完全沒有經驗K線圖是啥也不知道,到今年2月的虧了不少,有時一天虧損六七萬,持倉虧損一直在二十幾萬,反正就是邊炒邊學吧,這樣真金白銀的虧損才會有深刻的教訓和體會,錢是虧了,但是心態也練出來了,大漲大跌對我情緒影響不大了。疫情這段時間天天全職炒股,研究,十來天時間把以前虧的都賺回來了,還略賺一點。


老劉的網都別蹭


喜歡買股票全進全出的情況有兩種,剛好體現在我和另一個同事身上。


先說我自己,我買股票是分了4個賬戶,其中總倉位等於也分成了4份。但是買賣的時候,喜歡每個賬戶滿倉買入,要麼就是滿倉空著。對單個賬戶來說就是全進全出。首先我是個短線交易者,2018年以後,更是變成了超短線交易者,幾乎每天都會有進出交易,買賣的標的也是彈性大的題材股。但是我的反應非常快,往往是題材剛啟動的時候,就會做出判斷,然後滿倉買入,等待整個題材走完。而如果判斷錯誤,次日的9點24分,我一定會直接割肉毫不遲疑。然後等待下一個目標。所以對於快槍手來說,還要幾成倉幾成倉的判斷,就是貽誤時機。分倉的工作已經在分賬戶這步上完成了,滿倉進出的交易本質上就是拼手速。

好了,再來說我的同事,他賺錢可比我多多了,近10年來平均年化收益45%以上,非常驚人的。如今他基本已經財務自由了。他是長期持有藍籌股,拼命做差價。近10年來,他買過的股票只有幾隻,中國平安,格力電器,浦發銀行,上海機場……他做功課非常認真,會研究企業基本面和財報很久才下手。一直會等待企業股價很低的時候,全倉買入。然後就是每天做差價,他做差價也很奇特,就是滿倉出,滿倉進。甚至可以背的出股票的波動習慣。他的這種操作方法我也嘗試過,沒拿住五糧液。

所以說白了,操作風格和人的個性很有關係。


路易韭黃


我是老股民,在股市裡折騰了二十年,我大約就是大家說的賭徒心裡,股市本來就是賭嗎。一向全倉進,全倉出,小散資金少買的多,此長彼消嬴不到什麼錢。但是我的鐵律就是及時至損。所以我沒套的股。(全割了)比如昨天全倉追進華西,今天上午大跌馬上全割了損失一毛錢,如果不走,那就是四毛錢了。二十年股市浮沉感覺去年最難做,損失最大。總結二十年股市博奕,因為我資金少,但贏的倍數還可以。賺的全拿出來用了。目前股市資金不多,但也是嬴來的。


周榮貴625


股市滿倉梭哈,在每個階段都會有的情況,但是背後的邏輯不同,一種是瞎蒙型,一種是報復型,還有一種是實力自信型。

1,瞎蒙型:這種常見於股市新手,也就是股民口中的新韭菜,容易導致無知者無畏,一兩次的盈利,覺得股市就是提款機,滿倉梭哈賺的多,恨不得1元錢當作10元用,這種是盲目的,只要在市場交易,終究會被深深的上課的;

2,報復型:這種常見於有一定市場經驗的投資者,但是沒有固定方法,沒能晉升到二八法則中的少數派隊列,幾次的虧損,或者一兩次大虧,急於翻倍,忘記風險,就是常說的殺紅了眼,滿倉進出,容易惡性循環,很多時候結果是不盡人意的;

3,實力自信型:這種一般見於老手,有自己交易系統,風險控制來自於及時的截斷虧損,出手高概率見紅,是市場的少數派中的少數派,一般都會有倉位控制,所以滿倉擼在這個群裡真的是大神;

以上是常見的幾種心裡機制,也會有其他更復雜的各種心裡機制交織在一起,很微妙的,具體問題需要結合當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單純的看一種,綜合來看總結為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個人淺見,供參考!



三村人虛谷


我是宏姐說心理,我來解答這個問題,願以下內容,幫助你拔開迷霧,溫暖你的心。

買股票喜歡全進全出的人是什麼心理?

俗話說:股票玩的就是心態,心態不好,你就自己輸了。

全進全出的人,有小部分是菜鳥,不懂怎麼做,而有大部分人,是典型的“賭徒心理”,這類人具有以下特點:

(1)只想碰運氣發橫財,不願意勞動致富、創業致富;

(2)敢於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

(3)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另一面來說,這類人的性格中,都有比較“心狠“和”貪慾重“的一面,他們不給自己留餘地,期望一把就贏個盆滿缽滿的,當輸的時候全部”割肉“,內心中會有一種”老子不會讓你把我全吃掉“的偏執性人格,所以做事的目的性很強,規劃性很弱。

從心理層面上來說:

1、有賭徒心理的人,相對比較自私,心理成熟低較低,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感受為主,為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親朋好友都可以不認,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2、有賭徒心理的人,比較內向,心理較脆弱,人際交往能力較弱,朋友較少,小部分人有隱藏的抑鬱或躁鬱症,他們很少被人認可,從而想要通過全力做某件事,在想象中認為做成了,就可以獲得大家的關注與讚揚,但二八比例,帶著這樣心態做事,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

從行為層面上來說:

1、有賭徒心理的人,做事比如絕對化,不太能接受別人的建議,我行我素,即使知道錯了,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一錯到底;

2、有賭徒心理的人,做事容易走極端化,並有一定的暴力傾向,比如:家暴中男性,有一定比例的人,就有賭徒心理,他們在工作失敗,或是被上司訓斥,或是賭博輸掉錢後,喝點酒回家後就會打自己孩子與老婆,以釋放自己壓抑的情緒。

所以,不管是做股票還是期貨(本人以前做股票,現在做期貨),還是做人,都要給自己留點餘地,這樣不管盤面輸贏,自己的心態都不會崩,不然每次股票或期貨有大波動時,就有人跳樓自殺,就是因為太過自信,全倉買進,資金在崩掉時,心態也完全崩潰,那麼人生也就到頭了!

因此,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去做股票,在資金上給自己留點餘款,才是最好的玩家。

如果你控制不好自己的心態與資金風險,那麼說明你的心理出現問題,建議學習一些自我情緒調整的心理書籍或課程,當自我可以控制心態時,才能入市掙到錢,守住盈利,把浮盈變現錢!

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願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我是宏姐,國家二級心理師,擅長分析並療愈各類心理,與家庭教育、情感問題、職場困惑等,願成為你心路上的良人。

敬請關注【宏姐說心理】,一起用💕看懂這個世界。喜歡我的內容,請點贊,轉發,留言[比心]


宏姐說心理


筆者從07年開始專職炒股,最開始的時候對於滿倉操作也是十分崇信,只要稍微已有機會就滿倉進場,恨不得內褲都壓進去。剛開始小虧小賺, 後來徹底在滿倉上栽了跟頭,蟄伏的時間裡這才對滿倉操作的行為做出了反思。其實進行滿倉操作,有很大概率是因為這兩種心理作祟

一、盲目跟風

這種朋友其實就是喜歡跟風,看見別人滿倉操作賺得多之後,覺得有搞頭,便不管自己是否適合滿倉操作,就開始進行全進全出。殊不知,資金全進全出買股票,我們本身便沒有流動資金用於應急,一旦股票價格產生波動,我們便只能任憑股市宰割,沒有補倉沖淡虧損的機會。

二、滿倉對賭

反正就是不管自己口袋裡有多少錢,也不管自己的資金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反正就是多少錢就投多少進股市,一般這麼做的朋友大抵上是上頭了,要麼就是個實實在在的賭徒,把股市當做合法賭博的地方。滿倉操作成了賺,虧了可是要叫爺爺叫奶奶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股市當中滿倉操作的,一旦股票價格有所起伏,虧損將十分巨大。


股巢策略


其實,做股票全進全出的人,也就是所謂的不慫全倉梭哈,是風險意識不夠的做法。

本人也算是大半個老股民了,看過的書,學過的技術,以及吃過的虧,流過的淚,讓我深深的感到這個市場的血腥。喜歡全進全出的人,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像是看到了剛入市的我一樣,總想著滿倉漲停或是吃大肉,生怕買少了錯過大漲的機會。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就像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如果買的股票暴雷出個利空,一次就能大傷元氣,根本沒法控制回撤的風險,只看到好的一面,卻沒給自己留下後路,說白了就是貪,盲目自信,賭性太大。

就像華爾街經常說到的一句名言一樣:“這裡有老的交易員,也有勇敢的交易員,但是沒有勇敢的老交易員。”說的就是需要敬畏市場,不能忘乎所以,忽視了其中的風險。

所以很多的老股民,最看重的就是控回撤的能力,當然也不會有全進全出這樣的操作。大多是分倉試錯,即便失敗了幾個票,也無傷大雅,靠的是概率取勝。

最後,總結一下。

全進全出並不能夠提高整體的攻擊力,因為沒法控制回撤。同樣,分倉也不會降低攻擊力,因為倉位可以隨時提上去,但能很好的控制風險。所以,欲速則不達,一定記住細水長流,慢就是快,切勿全倉進出。

更多的技術經驗可以關注交流,共同進步。



九知財眼


有人喜歡重倉一兩隻股票,有人喜歡灑香水式投資,買十幾只股票分散投資。這些都是個人性格,沒有誰對誰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見過不少民間高手,從不屑於撒胡椒麵似的買一堆股票做組合,每次通過自己的判斷或者外部的消息,重倉一兩隻股票,看好就先一直拿著,到了賣點,或者有別的更好的品種,就一把清掉,重新選股,然後繼續。

做得好的,我見過十年一萬倍的。

當然了,我並不是鼓勵或者推崇這種做法。大開大合的股票操作方式,對於心裡承受能力、市場的敏銳度等都有較高的要求,不是一般投資者所具有的。集中持股,大進大出,股票賬戶動輒波動數個點,需要堅強的神經。

另外,大進大出的風格,說明操作人極其冷靜,敢下手,不戀戰。很多人買股票變成了談感情,明明一隻股票基本面出現了重大紕漏,卻因為“捨不得”,不肯剁光,留著一點點,甚至不斷補倉垃圾,最終雞毛倉變重倉,慘烈被套,然後裝死。這種散戶常犯的錯誤,在全進全出的人身上是不會看到的。一旦不看好,一字斷魂刀。

(晴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