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劉雪兒
大約在一年半以前,有個知乎網友的提問被醫學大V丁香醫生評為對90後最殘忍的題目,沒有之一。這名網友想知道的是,“90後的老阿姨該做些什麼才能有效抗衰老?”
對於這個話題,丁香醫生、90後小花周冬雨都參與了熱烈討論,當然還有一大堆營銷文藉機夾帶私貨。
雖然最早一批90後已經邁過30歲的門檻,“老阿姨”的自嘲式定位還是足以讓80後、70後迷惑不解。這些個體對衰老的危機感究竟從何而來,是消費主義的裹挾、社交媒體上顏值即正義的壓力傳導,還是生活方式的代際變遷?
以初抗老的名義“搶跑”
第一次在咖啡店見到蘭葉,對面像坐著一個精緻的瓷娃娃:大眼睛、尖下巴、天庭飽滿。當天北京氣溫最低零下6度,她只穿了一字肩的白色連衣裙,半挽著毛茸茸的粉色披肩,白皙的肩膀和小腿裸露在外 。
她今年28歲,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為年輕。當事人自己很樂意將其歸結為防護到位。
作為醫美抗衰的忠粉,蘭葉自從2017年接觸第一個抗衰項目以來,平均每年在這些項目上花費六七萬元,累計下來三年花費超過20萬元。金錢換來的是密集的抗衰規劃:美白針一週一次,連續打10次;水光針每月3支,本月剛打完1號針;菲洛嘉,間隔兩個月,接下來該打眼周;還有白瓷娃娃、光電項目、去法令紋針……
抵抗衰老原本是中年人與時間的賽跑,如今90後卻早早上了賽道。這種“搶跑”有一個看似玄妙又充分的理由——“初抗老”。
CBNData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初抗老”的90後、95後已超越80後、85後,成為線上抗衰老第一大消費群體,雖然85後人均消費最高,但90後在消費升級下正加速趕超。
某醫美平臺發佈的大數據驗證了這一點:與70後、80後青睞眼霜不同,90後更相信醫學抗衰效果。2019年,非手術類面部年輕化項目增速達92.64%,成為增長黑馬。該平臺甚至預測未來十年隨著所有90後會跨入30歲,醫學抗衰可能大眾化,甚至替代掉部分高端化妝品和生活美容市場。
另一名關注抗衰問題的92年女生秋雲告訴AI財經社,當她在上大學時發現眼周圍出現第一個細紋,“當時整個人就炸了”。那天以後,她開始研究面霜和眼霜的抗衰成分。工作幾年後,她又意識到面部微微下垂,毫不猶豫去做了人生中第一次線雕。據稱這種微創手術能將膠原蛋白植入真皮層,刺激皮膚組織產生膠原蛋白。
“3小時做完,帶個繃帶,一週拆線,15天后感覺比較自然,臉小了三圈,自己感覺至少年輕了三五歲”。談論這次嘗試時,秋雲語調裡還是抑制不住的興奮。
傳統護膚廠商們似乎也不必為此焦慮。在護膚品和普通儀器抗衰上,90後的購物慾依然旺盛。2019年某電商平臺美容儀器銷量增速近100%,一家日本美容儀品牌TERA ROLLER的中國代理透露,日本用戶主要在35歲以上,而中國主力用戶集中在18-35歲。此外,抗衰界爆品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在2019年該平臺的雙11預售中,36分鐘預售40萬瓶,銷售額2億元。
一名80後的傳媒工作者悻悻地回憶,2019年12月初,當她在機場免稅店看到25歲的同事直奔雅詩蘭黛小棕瓶,還曾試探性問過對方:給家人買?結果人家說,自用,25歲就要抗衰了,準備多囤幾瓶。
她瞅了瞅自己購物框裡的小棕瓶,開始懷疑自己過去是不是太放飛,在抗衰老上是否應該升級加碼,更激進一些?
顏值也是生產力?
很難從單向維度總結,90後的危機感為什麼會如此強烈。多名受訪者都提到包括社交媒體內的發達資訊環境,對自己認知產生的影響。反過來,每一個獨立個體的決策匯聚到一起,又催生了顏值經濟時代的到來。
小紅書美妝博主“十三姨太”回憶,她對美的意識最早來自高中時期的時尚雜誌。不過當時只是一知半解。大三時去中國臺灣交換學習,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中國臺灣就像一個美容聖地”。
在中國臺灣學習期間,“十三姨太”習得了不少美妝品牌知識,並在分享給朋友的同時,開始自己做筆記,她說自己原來“很醜,臉上全是痘”,後來決定通過護膚和養生,慢慢讓自己變白、變好看。
2017末,“十三姨太”開始在小紅書上定期分享美妝護膚和抗衰經驗。她白天的角色是公務員,晚飯後開始化妝、拍照修圖,工作到兩三點。堅持半年後,她簽約了一家MCN機構,收穫10萬粉絲,此時兼職收入超過本職工作兩倍。她決定辭職,專職做美容分享。
截至2019年7月,小紅書用戶超3億中,有70%為90後。而像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社交平臺上,時尚護膚KOL也都相當活躍。可以說,移動互聯網讓信息進一步去中心化,與此同時圈層分化更為鮮明,更細分、更垂直的內容也有了容身陣地,為關注顏值和抗衰的人群提供了交流空間。
在部分個體之中,顏值被視作生產力。“我們這種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自己打拼,靠自己的內在和顏值。你變好看了,幹個直播、街拍都能賺到錢。”秋雲告訴AI財經社,她畢業後進入一家醫美平臺工作,結識了一些醫生朋友,這讓她在做抗衰老項目時,可以更短時間做出決策。比如非手術類的項目,一般考慮一兩個月,她就直接去做了。
醫美比普通護膚的效果來得更快,當然風險也更高。失敗案例及訴訟糾紛時常見諸報端,有人為美付出的代價也頗為沉重,有時甚至是生命。
蘭葉自己就很謹慎。一次她做脂肪填充項目,做完發現太陽穴有隆起的小包,看上去還比較明顯。沒辦法,她又補做了一次修復手術,才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她只敢做微整形類的抗衰項目。“每次都會在各個平臺之間比較很久,看用戶案例、琢磨每個醫生的審美和技術水平,再線下多做諮詢,最後再選擇去哪裡做什麼項目。”
醫學、科技手段擴寬了年輕人追求美的手段。80後時尚美妝博主林呵呵說,“我們媽媽那個年代的女性非常無助,只能看歲月在臉上劃上痕跡,頂多跑跑步、拉拉皮。”
當然社會價值觀也在轉變。林呵呵覺得,80後大多看重立業、解決生存問題,很少關注自己所置身的是不是一個看臉的時代,“90後生長環境相對富足、各類資訊發達,對衰老的覺醒越來越早。”
安全感
熱衷抗衰老,對很多人而言也是一種自我主張的表達。
比如妝容精緻的蘭葉,她說自己一直害怕失業,“在北京很沒有安全感”。她所在的公關廣告行業,長年996。雖然年收入能有30萬元,她還是逃不開焦慮。實際上兩三年前,她就曾計劃出國讀書,囿於現實種種羈絆,一直沒有進展。眼下她正在尋求某互聯網大廠的跳槽機會。
媽媽總勸她回湖南老家,考公務員,然後結婚,過安穩的生活。蘭葉總是搬出身邊人的經歷:同事父親突發癌症卻沒錢看病。“我回家拿3000元的工資,你們要是得重病了,我還能掏出錢來嗎?”這時候母親陷入沉默。
生活也是孤獨的。她說之前談的男朋友“太浪費時間和精力,和小姐妹約會還能聊聊賺錢法子,和行業認識還能打聽消息,而和男友約會遲到了還要哄,特別心累。”今年元旦前,受不了家人催婚,蘭葉買了某婚戀網站1.88萬元的會員,但幾天就後悔了,“感覺推薦的男生質量不高”。
被焦慮裹挾、為生活左奔右突,蘭葉發現,只有容貌是自己能掌控的。美貌讓她開心,整容使人上癮。每次做完項目,蘭葉都會問醫生,還有哪裡可以再調整一下。不少人建議隆鼻,她不同意,“五官都動的話,顯得太假了。有個不完美的塌鼻子會被認為是天然美女。” 每天照鏡子後,她發現能開開心心出門,尤其那個鼻子,能看到千里之外父母的影子。
“十三姨太”則沒有如此多的顧慮。她愛美,沉迷於研究如何變得更美。2018年夏天,她辭掉公務員,在成都做全職博主。她很快發現陷入了另一重困境:“沒人會督促你,每個月零零散散發些東西,收入不比同齡人高多少,久了就很倦怠。”有段時間,她吃了睡,睡了吃,甚至考慮要不要回老家,再考公務員,“起碼比一個人去規劃自己的人生要輕鬆。”
朋友建議她開個MCN機構,簽約新人、孵化新賬號,倒逼自己。朋友的一番話點醒了“十三姨太”:公司要麼活著,要麼倒閉。2019年夏天,“十三姨太”與朋友合夥創業,簽約了一批成都當地的大學生,並開設了多個美妝時尚賬號。
她希望找到能讓自己開心的生活方式,關注美、關注自我表達也是其中一部分。她看多了媽媽、奶奶一輩的女性,有太多在“服務”家人,很少照顧或者關注到自己,“首先表現在顏值上,有一部分人就對社會妥協了。我可以接受身體的衰老、靈魂的年輕,但當我知道自己在變老,一定會拼命讓我的身體和靈魂一樣,永遠比較年輕。”
秋雲則堅信,“你什麼時候開始抗衰,時間就停留在那個時候。”掐指一算,她的菲洛嘉週期又要開始了。
(文中秋雲、蘭葉為化名)
閱讀更多 AI財經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