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法院“牛”法官的那些事兒

柞水法院“牛”法官的那些事兒

他四十來歲,中等個子,在他身上看不到中年人的“啤酒肚”,身材保持的像法律條文一樣“規範”,衣著樸素,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斯文有禮。院裡與他年紀相仿的人都親切的叫他“牛”,剛到法院的時候,我以為大家叫的是他的小名,後來才知道,是他們相互之間的戲謔。儘管這個稱謂聽起來親切有趣,我們這些後生可不敢那麼叫他,我們還是恭敬的喊他陳法官或陳庭長。我這麼一說,你們知道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男主角是誰了吧?他就是柞水法院綜合審判庭的員額法官—陳忠鋒同志,我們的“牛”法官,今天我來跟大家嘮嘮“牛”法官的那些事兒。

柞水法院“牛”法官的那些事兒

他的同輩戲謔的叫他“牛”,這每一次的“叫”與“答”之間總帶著幾分俏皮,我反而覺得這個稱謂跟他身上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很貼切,在他身上我們總能看到“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能看到“牛”踏實肯幹的精神,能看到“牛”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精神。

柞水法院“牛”法官的那些事兒

法官們辦案需要大量的閱卷,寫各種法律文書,長期伏案工作是他們的常態,年復一年,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也纏上了他們,說它是多數法官們的職業病一點也不為過。陳法官到法院工作已有二十多年,長年累月的踏實苦幹,頸椎病也成了他不小的困擾。2019年3月,陳法官覺得手臂發麻,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頸椎神經壓迫,導致手臂發麻,如果不及時做手術,可能會導致癱瘓。他在領導、同事、家人的勸說下去醫院動了手術。術後回家休養,醫生建議是半年,我們的“牛”法官可倒好,在家裡休息了不到三個月,脖子上還戴著固定架就來上班了。至今,我對他恢復上班第一天來辦公室說的話記憶猶新,他說:“最近其他兩位法官手上的案件比較多,我現在開始恢復辦案,在分案子的時候記得給我分。"就這樣他戴著固定架恢復了工作。他就是這樣一位踏實肯幹的“牛”法官,永遠像老黃牛一樣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

作為他的法官助理,跟他在一個辦公室,我比他人更能看到一些背後不為人知的事情。陳法官辦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一方當事人三番五次向他“示好”。第一次將一張超市卡夾在材料裡送到辦公室,他發現之後,趕緊聯繫原告,給他退了回去。當事人不死心,又想辦法託人打電話勸說,陳法官在接到電話後,有些惱怒,義正言辭的告訴他們,我們法官辦案都是依法公正處理的,不會枉法裁判,請不要侮辱我們的職業,侮辱我們的人格。當事人這才消停。在這起案件辦理結束後,這位當事人對結果比較滿意,覺得陳法官辦案真的是不偏不倚,為了感激陳法官,他又買了件衣服放在一個店裡,給陳法官打電話讓他下班去店裡取,陳法官在接到電話時,對這位執著的當事人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十幾分鍾,才拒絕掉他的“好意”。這樣的事情,我見證了無數件,每一次陳法官都義正言辭的拒絕,教育當事人要相信法律,相信法官,相信法院。他就是這樣一位廉潔自律的好法官,一直用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單位他是敬業奉獻、廉潔自律的好法官,在家裡他是好丈夫、好爸爸,更是一位好女婿。陳法官的父母去世的早,跟他聊天,時常能聽出他“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所以對健在的岳父母,他十分珍惜,對兩位老人孝順有加。他的岳父獨自生活在鄉下,到了週末,總能聽說他要回鄉下去看老人。今年正月,他的岳父突發腦溢血住院,病情嚴重,住院期間他晝夜伺候在身邊,老人上了年紀,新病舊疾交加,住院期間一度大小便失禁,他不嫌髒不嫌苦,每天幫老人擦洗、換衣服,想各種辦法讓老人能早日恢復健康。老人住院十幾天,他整晚陪伴,白天回家休息一會兒又去替換妻子,將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老人出院回家,他擔心老人夜裡上廁所摔倒,睡在老人身邊,老人一有響動,他就立馬起身。一個多月下來,我們都說陳法官瘦了一圈。周圍的人總是感嘆,親生兒子也未必能做到像他那樣,可他總是淡淡的說,那都是他應該做的,孝順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更不想讓自己留下遺憾。

“牛”法官的那些事兒,當然還遠不止那些事兒,這一件件事不一定有多“牛”,但彰顯出了陳法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他是我們的“牛”法官,更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楷模,在這裡向“牛”法官致敬,也祝“牛”法官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