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複試的專業課難度高不高?

AllenFree


您好,跨專業考研本身就是一種勇氣!另外,還是在職考研。時間上、精力上都是有限的。難度可想而知!能進複試很了不起。

研究生接受的是專業領域的高端培養,接受的師資更好,視野更開闊。對專業認識更深入,見解也會更深刻。但同時,對學生要求就更高,學術方面更加嚴格!

關於複試,在這裡給您提幾個建議:

1.抓緊時間,通過師兄師姐找來往年的複試真題,認真研讀。並向他們瞭解整個複試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2.複試之前,要請一段時間假,給自己充足的時間,認真準備。對大概率考到的重難點,強化記憶;(本人也經歷邊工作邊考研)

3.提前聯繫導師,多跟導師溝通,瞭解相關複試情況,說明自己的提升意願;

4.複試當天要穿著得體,說話禮貌。相關學習資料要帶著,開始之前看兩眼

再加一句,根據您說的學校實際情況,難度應該不是太大,祝您複試成功!


砥礪前行的蝸牛笨笨


你好,我是在職考研,也是學的管理學,對此有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必須明確考的是學術型還是專業型。

學術型是搞學術研究(理論研究)的,適合未來從事學術職業(高校教師等),如果將來還要考博的,選擇學術型為好。

專業型是搞應用實踐的,也就是說,對學術研究要求沒有學術型高,讀研期間對實踐具有較高要求。如果你將來不是讀博,或不打算以學術為職業的,可以選擇專業型。

因此,兩者因為培養目的不同,考研和培養的難度都是有區別的。

其次,學術型和專業型的難度區別。

學術型和專業型的考試科目是不同的。

前面說了,學術型是以學術培養為目標的,因此,它的考研難度相對較大,對你的理論基礎要求更高。當然,你複試的時候,導師的要求肯定也會高許多。所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肯定要表現得自己是經過大量準備的,對管理學的問題是有一定研究的,導師挑學生肯定是挑願意學習且有一定資質的,資質可以差點,但努力是必須的。

而專業型又有些不同,因為本身就是偏向應用實踐的,所以對理論基礎的標準相對較低,你基於自身實踐能把話給圓了,基本也就行了。(因為你說學校一般,那麼難度就不會很大)

因此,你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是學術型,那麼你一定要多花時間準備專業課。

最後,如何準備考研複試。

1.準備複試內容。複試,肯定不只是面試啊,還有各個學校自定的專業課考試、英語測試等。你要根據學校的要求備考,一般學校是有指定參考書籍的,你可以上官網找招生簡章瞭解下,有時間的話,把參考書多看幾遍。

除了專業課,英語也要多複習,口語也要試著練練,因為面試的時候還要交流。

因為我本身就是考的管理學(公共管理),所以面試時的問題除了專業知識(如什麼是新公共管理),多是關於時事政治的,比如當時的熱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醫聯體、社區治理之類的。如果是你也考公共管理,建議你多看黨報黨刊,時事熱點。

建議你從專業的角度來解答,如果真的不知道的話,那也要根據自己的想法,把它給表述出來。切記不能不回答,或者回答較簡單。

2.提前聯繫導師。雖然咱們是在職考研,但也要提早了解和聯繫導師,因為如果你聯繫的導師願意收留你,那麼你複試尤其是面試的時候,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而且提前聯繫導師,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自己選導師啊。如果沒有提前聯繫,可能就面臨著被選擇了。提前聯繫導師可以巧妙地避開碰到口碑不好的導師。

總結

在職考研複試的專業課難度高不高,是受報考類型和報考學校等因素決定的。學術型難度高於專業型,雙一流高於普通院校。但是不管難度如何,都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學校的複試要求準備好功課,最好就是提前聯繫好導師,增加一層保障(大大的保障)。


EE筆記流


1.時間分配

工作和學習這兩件事情本來都是需要耗費時間來完成的,如何平衡二者之間?那麼是需要去考慮的問題,如果工作特別忙的話,那麼肯定會急吖,學習的時間這樣學習的成績不高是必然的。

2.報考院校

還說報考的院校是屬於雙一流985國內知名高校,那麼它的競爭難度會相對來說比較大,還是建議辭去工作,專心複習這樣的話,一心一用,考上的可能性更大,不是考普通的學校,相對來說複習的時間會短,競爭壓力小的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在職。

3.自律程度

一個人的自律程度呢,關係到他學習的效率和工作的效率如果自律程度好,那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都非常高的情況下,是可以兩者兼備的,因此,這需要去考量自己的自律程度。


和兔子賽跑的白菜


以身邊的例子來看,在職考研的基本都是定向也就是保留工作,讓後去讀研的。少部分是完全脫產去讀的。一般來說在職的考的比普通考生考的簡單。

閣下是跨專業,那麼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