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憑什麼被稱為全身是寶?

紫蘇是解表藥裡的一味藥,藥食同源,隨處可以買到,更被稱為渾身上下都是寶。那麼,紫蘇葉、紫蘇梗和紫蘇子,具體都有些什麼功效呢?

紫蘇,憑什麼被稱為全身是寶?

紫蘇味辛,性溫,可解表散寒,常用於治風寒,如風寒犯肺證表現為發冷發熱,怕風,鼻塞流清涕,咳嗽氣喘,痰稀清白,兼見頭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潤,中醫稱此證為風寒表證,即風寒感冒。治宜疏風宣肺,散寒邪,由於紫蘇發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較緩和,因此,對於風寒感冒症狀較明顯的患者需要與生薑、藿香等其他解表藥一同使用。

紫蘇發汗解表的同時,還能行氣和胃,因此胃腸型感冒的人尤其適合使用含有紫蘇的方子,紫蘇還可以治療妊娠嘔吐,胃脘不適吐得厲害的時候,就可以給孕婦將紫蘇葉做成熱菜吃。

紫蘇,憑什麼被稱為全身是寶?

《金匱要略》中記載“治食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之。”後來人們也發現解食魚、鱉中毒,可用紫蘇葉60克,煎濃汁當茶飲,或加薑汁十滴調服。所以下回吃螃蟹的時候,可以用紫蘇與螃蟹同蒸,或在食蟹後煮紫蘇水喝;吃刺身的時候,不妨用紫蘇葉裹著一起吃。

《神農本草經》載紫蘇葉“氣味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谷,除飲食,闢口臭,去邪毒,辟惡氣”,吃完東西后再吃紫蘇葉,還有清新口氣的功效呢。

蘇葉、蘇梗、蘇子功效大同小異卻各有側重,下面我們具體談談它們分別有哪些不同。

1.蘇葉

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等功效,它突出的作用在於解表之功。外感風寒邪氣,引起了發熱、怕冷、頭痛、咳嗽等外感表證時,就需要辛溫解表。而紫蘇能行能散,溫能散寒,因此用於普通的風寒感冒非常合適。如果是不小心吹了點風或者淋了雨,煮上一杯蘇葉水能起到預防的效果。

紫蘇,憑什麼被稱為全身是寶?


2.蘇梗

蘇梗整體功效與蘇葉是大同小異的,但是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較蘇葉更強。蘇梗可入脾經,如果出現了脾胃氣滯,不思飲食,腹脹腹滿等症狀,就可以使用紫蘇梗來行氣理氣,寬中醒脾。同時,如果是氣滯引起的孕婦噁心嘔吐、胎動不安,也可以使用蘇梗來緩解。

紫蘇,憑什麼被稱為全身是寶?


3.蘇子

蘇子比起蘇葉和蘇梗,功效略顯不同。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主要用於痰涎壅肺所引起的咳喘不止、痰多咯吐不爽等表現,是一味常用的止咳藥。同時蘇子含有豐富的脂肪油,因此還能潤腸通便,對於輕度便秘能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蘇,憑什麼被稱為全身是寶?

對於中藥的使用,其實是非常有“學問”的,如果想要精準用藥,就必須把握具體用藥中的每一個細節,關於紫蘇的使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