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安家》裡江奶奶的愛情感動到了嗎?你覺得我們該拒絕丁克嗎?

吃喝玩樂那些事


其實我想問,有誰會不羨慕《安家》中江奶奶的愛情呢?


這部劇播到現在,男主被戴綠帽子、闞太太婚姻不保、老公做國際期貨那對夫妻,明顯丈夫強勢、給孩子賣房換學校的那家,父親始終沒露面,都是媽媽操持全家。

迄今為止,只有江奶奶這對最讓人舒服,也最讓人羨慕了。

關於愛情

少來夫妻老來伴,這句話終於有了完美的詮釋。

當宋爺爺肝癌晚期時,江奶奶執意賣房救人。


試問各位,有幾個能做到伴侶已經病入膏肓,自己還願傾其所有去救?

有幾個能做到寧願伴侶是植物人,也不願意他病故?

又有幾個人會在另一半逝去後,自己也會心痛而亡?

這種愛情放在任何時代都是令人動容的,彌足珍貴的。

兩個人互為對方著想,一個要傾盡所有治病,一個要留下錢保障對方日後生活。

看看電視劇中其他夫妻,算計的、計較的、刻薄的;在看看自己身邊,同床異夢的、貌合神離的等等,不難發現江奶奶的愛情雖然不是轟轟烈烈,但是用情至深的平凡催人淚下。

如果要說不感動,我很難理解為什麼。畢竟我看這一段都忍不住倍速,因為怕難受。

關於丁克

提問者想問的應該是江奶奶當初想要賣房救老伴,卻被外甥算計,不願賣房,拖到宋爺爺病故,也沒有露面。

再加上之前說過江奶奶夫婦小時候對外甥就很好,因此外甥舉動讓人寒心、氣憤,認為不能丁克,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想問,大家是忘了老嚴夫婦了麼?

他倆倒不是丁克,一生積蓄給兒子買房,兒子又做了什麼?

新房沒給老嚴夫婦住一天、老嚴夫婦房子到期也不聞不問、老嚴夫婦搬家還是靠中介,這兒子倒是親的,可是還不如沒有這個兒子呢!至少不會氣得慌。

看著老嚴夫婦的眼淚,我相信他們一定也後悔、心酸吧。

所以,丁克與否是一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事,不能片面概括,也不要因為電視劇的情節,而匆忙下結論。

關注我的頭條號,和你一起分享娛樂、影視資訊。


夜闌靜聞


大概瞭解了故事的是始末,真的挺感動的。這展示的大概就是“少年夫妻老來伴”的愛情最美好模樣吧。

江奶奶想賣房給宋爺爺治病,宋爺爺想賣房給江奶奶買電梯房養老,但他們的願望都沒實現。

這種相互奉獻、相互扶持的老一輩愛情雖然沒有現在很多愛情看起來那麼轟轟烈烈而浪漫,也可能後面真的分不清愛情和親情了,但真的和美而幸福。老一輩人的愛情裡有些可能會有世俗的氣息,一輩子為了柴米油鹽而爭吵,但也有一些夫妻一輩子忙忙碌碌,也曾與苦難抗爭,終感受到細水長流愛情的美好。(我爺爺奶奶就是這樣一對完美演繹該死的愛情的夫妻❤️)

至於是否拒絕丁克,其實還是感覺看個人吧。雖然按普遍看法都是有自己的兒女好,但每一對夫妻的想法都不一樣,像江奶奶和宋爺爺到去世前也沒有執著在“是否生了自己的孩子”的點上。一個人能陪伴你最久的大概率是愛人,只要兩個人意見想法一致,丁不丁克其實也無所謂?還是尊重每一對夫妻的想法吧。各有各的精彩。


噓叫我鐵娃


江奶奶的愛情讓人淚崩,但我們看到了丁克家庭最心酸的一幕。


江奶奶和宋爺爺,相互扶持一生,到老了依然是愛情的模樣,這實屬難得。

江奶奶喊宋爺爺“宋老師”,在宋爺爺眼裡,江奶奶依然是幾十年前那個冒失可愛的小姑娘。宋爺爺得了絕症,江奶奶想賣了老洋房把所有的錢都拿去國外給宋爺爺治病,宋爺爺卻惦記著拿這錢換一間有電梯的住宅,剩下的給江奶奶養老。

垂暮之年,兩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這樣的愛情著實令人感動。

但是在賣房子的問題上,老兩口卻遇到外甥的刁難。老洋房有三層,除了江奶奶住的二層,其餘兩層是兩個外甥的,老洋房的產權交易,必須整棟一起賣。在賣房中,兩個外甥長了壞心眼,他們不想賣房,一心想等二老都過世以後,無兒無女的江奶奶的二層自然就歸他們繼承了,那可是1600多萬呢,每個人能多分800多萬。

宋爺爺在醫院奄奄一息,江奶奶急得直掉眼淚,把家裡的所有積蓄都拿出來交了醫藥費。最後,宋爺爺扛不住離開了。宋爺爺走了以後沒幾天,傷心的江奶奶也隨他而去了。傷心的江奶奶把自己的那一層捐給了國家!

看到這,從彈幕上可見,觀眾即為二老的愛情感動,又為兩個外甥的自私憤怒。可江奶奶和宋爺爺的結局或許就是一個丁克家庭最真實的寫照。很多人都覺得丁克家庭挺酷的,也有人疑問丁克家庭老了會怎麼樣。

丁克家庭老了,真的很難。

人老了,總會有病,總會面臨生老病死的一天。垂垂老矣,兩個老人有多少力量呢。

如果有個孩子,就算對方工作再忙,面對垂危的父親,他都不可能坐視不管。

但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誠然,在利益面前,只盯著遺產而不顧老人死活的也大有人在了。

那麼問題的重心,其實不在丁克,而在人性,因為人性根本經不起考驗。

其實問題的核心,歸根結底在錢上,做丁克可以,那麼首先要想到的是當丁克家庭到了老年,應該怎麼辦?有很多的辦法可以解決,比如丁克家庭要有足夠的存款,將來二老老了可以去老年公寓,在生活上有專人照顧。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就給自己買好保險,將來自己有任何傷病保險就直接可以救命。

其實不管是有孩子的家庭,還是丁克家庭,都得學會去理財,防患才能更無憂的生活。


閃亮的你


《安家》裡江奶奶宋爺爺的愛情確實感動人!

他們的愛情讓人不得不反思,愛情本來在大多數人眼裡是二十來歲的人才應該擁有的,甜蜜、火熱、激情,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對於老年人來說愛情已經更像親情,生活在一起三四十年的兩口子本應更像親人,更多的應是平淡。



可是現實卻成了,年輕人玩弄愛情,出軌婚外戀比比皆是,就像劇裡的徐姑姑和張乘乘,而宋爺爺和江奶奶的愛情裡,兩人的婚姻更像熱戀,在我們今天看來,宋爺爺和江奶奶就像男朋友把女朋友當閨女養,女朋友永遠長不大【宋爺爺臨終都不忘囑咐江奶奶出門要帶的東西】,江奶奶對宋爺爺也很依戀,精神依靠靈魂伴侶一樣的存在【江奶奶希望留住宋爺爺,哪怕他成了植物人,只要他還有口氣在身邊,江奶奶就不會感到孤單】。而在宋爺爺走後,江奶奶也精神支柱崩塌,隨後而去,這樣的愛情讓人落淚……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意識觀念的變化,丁克家庭在中國的數量日漸龐大,在中國談“丁克”不要孩子,大家首要考慮的主要矛盾其實就是“養老送終”的問題,畢竟中國人骨子裡的觀念都是以“多子多福”“養兒防老” 為中心的,而且還會有來自身邊周圍人的反對,所以真要成為丁克家庭可以說是要排除萬難,得過五關斬六將。所以在《安家》電視劇中,哪怕宋爺爺和江奶奶兩個人不管客服多少阻攔成了丁克家庭,一生不要孩子,但他們意識裡還是一直把自己的外甥當自己的孩子來帶,指望的還是希望他們來給自己養老送終。

雖然結局是那麼的“悽慘”,那麼矛盾點就來了,假如他們要是有自己的孩子,最後哪怕還是一樣,那這種心寒的心理也跟不要孩子的不一樣,因為如果自己的孩子像外甥一樣,起碼就怪自己教子無方養成了白眼狼,但外甥終究不是自己的孩子,沒有權利要求太多,結果就成了求人似的總是熱臉貼冷屁股。這麼看的話個人還是會拒絕丁克家庭。



俗話說“上有政策就下有對策”,既然“丁克”的觀念已經產生還被不少人接受,那就說明丁克有存在的道理,既然隨之而來的是養老送終的問題,那就針對養老送終想對策就可以了。

“養老送終”其實是“養老”和“送終”,也是可以拆開的兩個方面,這樣來看這個問題其實就簡單很多,一般來說,“丁克家族”多存在於經濟基礎不錯的人群,也就是說起碼不差錢,既然不差錢那麼金錢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某種程度上說,錢在某些方面比人靠譜。



“養老”的問題,也是國家大力扶持發展的一個產業,各大城市也有很多養老機構,而且不乏很多高端的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會員制),只要有錢真的不缺服務,確實可以擺脫依賴人的問題;那麼“送終”的問題呢,隨著殯葬行業的發展,尤其是美日等發達地區的殯葬行業也高度發達,在“送終”裡就有了“生前契約”這樣的服務存在,即自己還健在的時候就給自己安排好死後的事宜,比如說我想穿什麼衣服用什麼樣的方式告別,最後葬在哪裡等等,都以契約的形式體現,委託給專業的殯葬人員來做,這就解決了丁克家族送終的問題。聽著像個概念,其實在發達的國家這也已經成了一個現狀。



最後總結一下,其實我們不推崇丁克家庭的原因就是丁克家庭不利於長遠發展的和諧,因為丁克導致的可能就是個人主義、自私自利,而我們要的是“團結一致”,所以說這個“丁克”從政策上來說就跟我們有點離經叛道的感覺。


悼亡吟


江奶奶的愛情應該是我們見過的最美好的樣子吧!年輕時的濃情蜜意,垂暮之年的如膠似漆,他們的愛情成了我們所有人的典範。是否選擇丁克那也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考慮好了,我仍然認為做丁克也不錯,無論什麼樣的家庭,結果都是因人而異。

《安家》這部電視劇播出至今,話題持續不斷,就在最新的劇情裡,我們看到了新的社會問題。愛情和孩子,這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過程,餘生怎麼活著,你想好了嗎?


❥ 01

愛情自古以來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看不見,摸不著,只是兩個人相互吸引的一種情愫。

愛情是自私的,它只存在於兩個人之間。美好的愛情更是我們每個人精神生活中的一種追求,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只有一句,你願意我也願意。

劇中江奶奶和宋爺爺之間的愛情是一段師生情,兩人相差十多歲,在那個年代他們是經歷過多少挫折才走到了一起的呢?!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只知道他們在垂暮之年仍恩愛如初。生活中宋爺爺對江奶奶事無鉅細的關懷,那寵溺的眼神,關切的話語,到現在仍歷歷在目。

“坐個公交都能把方向坐反了”

“萬一被人騙了怎麼辦?”

“這樣你上下樓就方便多了”……

就連宋爺爺迴光返照嘴裡都不停的喊著江奶奶的名字

“美廷,美廷”

“出門不要忘記 身,手,鑰,錢”

前面有多美好,後面就有多心酸。
江奶奶對宋爺爺的感情也毫不遜色,生活中照顧的面面俱到,為了給宋爺爺治病甘願把住了一輩子的房子拿去賣掉。

“把錢花在他身上 我也安心了”

“糊弄糊弄他 別當真”

“花多少錢都值得”……

宋爺爺病情加重住進醫院以後,她與房似錦的對話讓我們淚目。

“我要他活著”

“他哪怕成為一個植物人”

“他躺在床上還有一口氣 我就有個伴”


一個為了對方能夠活著,一個為了對方能老有所依,他們完全為對方著想,這大概就是奉獻自己成全對方吧。

❥ 02

江奶奶和宋爺爺的結局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如果不是因為房子的產權問題,也許江奶奶不會緊隨宋爺爺而去,身後的財產也能留給兩個外甥一部分。

有人會說,假如他們有屬於自己的孩子結局就不會這樣。是這樣嗎?

我們誰都不敢保證真就到了無法醫治的那一步,自己孩子的取捨是怎樣的,也許順從江奶奶的意願把房子賣掉,這樣皆大歡喜。他們的子女就會像江奶奶一樣無私嗎?他們肯定也會想到江奶奶的身後事。孩子也有自己的家庭,宋爺爺肯定更不願牽連自己的子女,這誰又說的清?

單就兩外甥的做法,身為局外人的劇中人和我們都不會認同。他們在生命和金錢之間果斷的選擇金錢,這致親情於何地?他們兩個也都是江奶奶他們當做自己孩子來疼的,難道他們自己就不知嗎?
可以說江奶奶的死亡他們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老兩口都已經按照兩外甥的要求答應他們了,他們還是找盡各種藉口拖著不籤合同,真是讓人心寒。

“你姨夫他撐不了幾天了”

“我一天都等不及了”

“我一時半刻都等不及了”

江奶奶這一句句懇切的話語,連我們都動容不已,而她的外甥說出的話語真是鑽心的刺骨。
這樣何至於此呢?真心疼愛過的人又怎樣?!

❥ 03

關於丁克的問題,我不認為丁克與年老有所依存在必然的關係。

有些是被動丁克,有些是主動的。拋開被動的不說。

我身邊就有正直中年的丁克,夫妻兩個感情一直非常不錯,生活氛依仍然很溫馨,結婚十幾年一直沒想過要孩子。以後也不會要,他們養了很多寵物,平常也會去寵物收容所捐贈物資,可以說活的很愜意了。想做什麼就做,想去哪旅行說走就走,這是很多有了孩子的人不好奢侈的事。

他們有專門存下的養老資金,等老了或去養老院,或自己生活,隨遇而安。

我身邊也有沒有子女老有所依的例子,侄子為兩老口養老送終的。

更有一生有幾個孩子的老人,生病的時候都不願出錢出力,老大推老二,老二推老三,去世的時候身邊連個人都沒有。晚年淒涼的老人很多,你能說這樣生了孩子的人就好了嗎?

是否要孩子我覺得真的跟養老沒有關係,江奶奶的兩外甥做的那麼過分的也是個例。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丁克了呢?

這種社會現象也都不好評說,期盼每個人的晚年光景如自己所願。




郭傑827


01

《安家》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父母愛情》,江奶奶和宋爺爺,相互扶持一生,到老了依然是愛情的模樣,這實屬難得。

江奶奶喊宋爺爺“宋老師”,在宋爺爺眼裡,江奶奶依然是幾十年前那個冒失可愛的小姑娘。他總是擔心她忘記拿東西,照顧不好自己,於是時時陪伴。

家裡的老洋房,要賣掉,是一筆不小的錢。江奶奶想著拿著錢帶宋爺爺去國外治病,宋爺爺卻要把這錢留給江奶奶養老。

垂暮之年,兩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這樣的愛情著實令人感動。但是在賣房子的問題上,老兩口卻遇到外甥的刁難。

老洋房有三層,一三兩層是江奶奶兩個姐姐的,姐姐過世之後,房子就給她們的兒子繼承了。兩個外甥拖了多年,就是不想賣掉房子。

這一次,江奶奶堅決要賣,他們也不得不同意,但是有要求,一個說要多分百分之五,一個說公共區域屬於他,爭執不休,但江奶奶大氣,沒有跟他們計較,如此無理的要求也同意了。

江奶奶說,吃虧是福,等自己百年之後,這些財產都是留給外甥的。他們一輩子無兒無女,把兩個外甥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疼,沒那麼多芥蒂。

但兩個外甥不這麼想,他們想的是,江奶奶要把錢砸在宋爺爺治病上,到最後自然剩不了幾個錢了。於是,在最終賣房簽訂合同的時候,他們不願意籤。

宋爺爺在醫院奄奄一息,外甥們眼裡卻只有錢。最後,宋爺爺扛不住離開了。

不久,江奶奶也走了。她把自己的二層別墅捐贈給了國家,意味著那一棟老洋房是沒有辦法出售了。

惱羞成怒的兩個外甥直接到安家天下鬧事,認為是房似錦在操控這一切。

02

這個故事真的令人心寒,兩個老人互相扶持一輩子,那麼善良的人,最後卻落到這個結局。他們的離開,和兩個外甥有直接的關係。

宋爺爺的離開一方面是和沒有錢治病有關,當然也是病得嚴重了,但真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兩個外甥的貪婪,讓他感到絕望。

江奶奶的離開,是失去了宋爺爺這個精神支柱。

其實她本可以活下去的,但是看見了兩個外甥的醜惡嘴臉,讓她對這個世界再無留戀了。

很多人說,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人性最醜惡的一部分。

誠然,在利益面前,人性根本經不起考驗。但是我看到兩個老人互相攙扶的樣子,多希望他們有個一兒半女,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賣房子的問題上,他們也不至於孤立無援。

很多人都覺得丁克家庭挺酷的,也有人疑問丁克家庭老了會怎麼樣。江奶奶和宋爺爺的結局或許就是一個最真實的寫照。

丁克家庭老了,真的很難。

你無病無災還好,兩個人也能過著平淡的日子。如果家裡一旦出事了,垂垂老矣,你又有多少力量呢。

像宋爺爺身體不太好,身患絕症,江奶奶年紀也大了,還要忙前忙後的照顧他,對兩個老人來說都是一個負擔。

如果有個孩子,就算對方工作再忙,面對垂危的父親,他都不可能坐視不管。

看到兩個外甥如此欺負自己的父母,作為子女的肯定不會讓兩個老人衝在前面的。

古話說養兒防老,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這背後的意思,不僅僅是孩子可以給予你們生活上的照顧,還有孩子也是你的精神支柱。

老伴走了,你有孩子有孫子,你就還有活下去的意義。如果這個世界上,你連一點牽掛都沒有了,就只能離開了。江奶奶最後跟著宋爺爺離開,不就是這樣嗎?

03

以前,我總是認為丁克家庭沒什麼,這一輩子沒有養兒育女的幸苦,自己賺錢自己花,到老了大不了住養老院。

其實這些都是理想的狀態,但生活是無常和具體的,往往不會在你的計劃中進行。

你以為丁克家庭有錢就夠了嗎,說到底金錢只是給予你生存的保障,卻無法填補你空虛的內心。

《夫妻那些事》裡面有一個老人住院了,很多人都問,為什麼沒有孩子去陪伴他呢?這個老人說孩子在國外,工作忙回不來。大家紛紛指責他的孩子不夠孝順。

後來,老人的病治好了,他卻自殺了。他留下一封信,坦白自己的謊言,其實他根本就沒有孩子。病好了又如何,回去還不是要面臨空蕩蕩的家。

他有錢請保姆請護工,但是買不來心靈寄託。

裡面的主角唐鵬,他父親離開後,母親萬念俱灰,畢竟兩人恩愛了一輩子。

但母親沒有垮掉,因為他還有兒子兒媳,媳婦準備生孩子,孩子是希望,她整個人都活過來了。

我無意去抨擊丁克家庭的不好,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大家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真的要慎重。

你可曾想過,在自己垂垂老矣,動彈不得的時候,沒有人給你一聲問候,沒有人給你送一口水,那才是真的晚景淒涼。

《安家》江奶奶和宋爺爺的愛情給予我們感動,讓我們看到人性深處的光輝和醜陋,但也在啟示我們,丁克家庭老了,真的很心酸。

江奶奶和宋爺爺在上海有房,也有體面工作,算是條件不錯的丁克家庭了。就連這樣的丁克家庭,到老了都如此艱難。

何況是普通家庭呢?

曾經看過一對年過50歲的丁克夫妻表示:“我覺得最悲慘的就是我們這種工薪階層的丁克了,錢不多,養老院又住不起,身邊還沒子女照管。最後的晚年生活,我設想過,可能會比較糟心,萬一身邊人走了一個,那日子應該挺難過的。”

當然,生兒育女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們替我們養老,但是至少在這個世界,我們有個依靠,不至於一個人走了,另一個人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小魚影視雜談


講真的,我是感動的。誰不希望到老都有愛情呢?愛情是什麼呢?江奶奶的愛情就是,到老、到死都有把她看成是小女孩。過了一輩子,病床前也要拉著她的手說”也該長大了“

感慨之餘,我們會想,到底為什麼善良的江奶奶會陷入絕境。沒人養老不說,房產被外甥們惦記。僅僅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孩子嗎?

可江奶奶的遺憾並不是沒有生孩子。而是他們夫妻沒有規劃好晚年生活。早做好財產劃分,做好養老保險規劃。守著千萬的房產沒法變現,連治病都困難。一生教書育人,兩袖清風,臨終為了賣方確受此大辱。

是我們現實中又有多少父母一生為了孩子操勞,末了不養老的比比皆是。記得那個因為母親給的生活費不滿意,在機場就拿刀捅了媽媽的留學生嗎?

我們不要用極端的情況來概括所有的現象。

有很多丁克夫妻,一生瀟灑,無所顧忌走完一生。當然有更多的普通人兒孫繞膝,頤養天年。各有各的好處,沒法下定論。

人生一世,免不了的就是”後悔“二字,丁克的後悔沒要孩子,生了孩子的又後悔沒有丁克。

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種選擇,但是選擇的時候做好規劃,不要後悔就可以了。


娛樂鏘鏘起


感動,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人這一生,不知道會有幾次愛情,但能真正懂你,真正可以相濡以沫的卻少之又少,丁克家庭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偶式家庭,女人下班,收拾家務,洗衣服做飯帶孩子,男的什麼都不管,這種家庭,現在又層出不窮,婚姻需要經營,可感情穩定才是經營的基礎,女人這一輩子就跟曇花一現似的盛開,過了那個年紀,除了人老珠黃,還能得到什麼?最後想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頭偕老,恩愛到老[玫瑰]



甜甜懶豬


這樣的愛情很美很感人,相濡以沫又相互尊敬。

他們沒有兒女為了看病要賣房子,但是兩個外甥各懷鬼胎一直不配合,真的讓人挺氣氛的。

隨著江爺爺和江奶奶相繼離世,兩外甥他們想要去賣房子醜惡嘴臉顯露了出來,可是不如所願,江奶奶把房子捐獻給國家真的做的好,真的挺解氣的。

江奶奶在遺言裡說的,謝謝他的兩位外甥為她做後事,言語中還是原諒了他們,自己無兒無女到老了真的是遺憾,不太贊同丁克,沒有未來哪有希望,人走了連名字都不會留下。


大白知識分享


看了最近幾集《安家》,被江奶奶和宋爺爺的故事感動的稀里嘩啦。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傾盡所有的為對方著想,這就是愛情的樣子吧。不羨慕年輕人的濃情蜜意,只羨慕老年人的執手相依。

兩位老人沒有孩子,因為沒有足夠的錢給宋爺爺治病,最後兩人相繼去世。如果這兩位老人有自己的子女,不丁克,結局會不會不一樣?接下來,小編談談對丁克的看法。

  • 一、丁克是什麼?

丁克指的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結婚了不生孩子。分為兩種丁克的類型,一種是主動丁克,指的是夫妻雙方有生育能力,但自主選擇不生孩子;另一種是被動丁克,是指夫妻有一方或者雙方不具備生育能力,而沒有孩子。

  • 二、丁克的原因

為什麼有人願意做丁克?

1、夫妻雙方事業為重,不願意孩子來影響自己的工作。

2、生孩子、培養孩子必定會分散雙方注意力,夫妻不願讓孩子打擾二人世界,覺得兩個人挺好的。

3、現在生養孩子的經濟壓力巨大,夫妻雙方想更好的生活水平。

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家庭教育觀念矛盾的出現。

5、覺得無法承擔做父母的責任,怕自己做的不夠好。

  • 三、丁克的弊端

當然了,丁克的弊端也是很顯而易見的。

1、夫妻雙方會受到世俗的壓力。父母長輩、朋友同事等等,當中勢必有些人會投來偏見的眼光,議論紛紛。

2、年老時缺少子女的陪伴,容易孤獨。

3、年老時沒有經濟來源,缺少子女的經濟支持。

4、無法經歷生兒育女的酸甜苦辣。

5、 遺產沒有人繼承。

  • 四、總結

丁克雖然不被主流的價值觀所認同,但我們沒有否定它的權利,更不應該去指責丁克的人。丁克是一種人生的選擇,選擇有好有壞,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選擇。只要是自己深思熟慮,全面思考過,並且認真實行,也能承擔後果,那完全可以去做自己認同的事情。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